农历新年伊始,中国旅游业掀起了关于“厕所”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联想到近日来大批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马桶盖事件,不免让人唏嘘。
据了解,在“全国旅游厕所工作现场会”上,国家旅游局长李金早宣布,中国将从今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开展旅游厕所建设管理行动,国家旅游局协调各地新建旅游厕所3.3万座、改扩建2.4万座,到2017年实现旅游厕所全部达标。在2015年中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提出未来三年中国旅游“515”展战略中,“旅游厕所革命”位居“十大行动”第四位。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更表示,“厕所代表的是一种生活品质,拉撒关乎体面,更关乎健康,任性不得。”看来中国人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不管是不是因为被马桶盖事件刺激到,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没有“厕所文化”,而日本却有。
在中国历史上,谈论厕所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厕所这个主题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有关中国厕所的论著也很少见到,因此,也使得中国在公厕文明的教育上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俗话说,人有“三急”,内急为首,只是由于“拉撒”的不雅,让厕所显得晦暗没有光辉。
“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就是中国的厕所。有专家很形象地用五个字总结当时游客上厕所的囧态——捂、堵、吐、笑、叫、跳。蝇蛆满地,污水横流,太脏,捂眼睛;臭气熏天,令人窒息,太臭,堵鼻子;不堪入目,令人作呕,想吐;暴露隐私又不得不仓促解决,苦笑;遭遇蚊虫、老鼠,吓得惊叫;踩着粪便污渍中的垫脚石、砖头来回跳跃。甚至外国女性游客,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是天晴下雨,都有随身携带一把雨伞,以便紧急时刻用以入厕遮丑。相信在旅途中,再美的旅游体验也抵不过如此滑稽而又尴尬的“厕所惊魂”。
“厕所问题本身,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谁能够回避厕所?”李金早意识到了中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于是,誓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
相较于中国,日本则有自己的“厕所文化”。就连一个小小的马桶盖都有令人惊奇的功能,引得无数中国人掏腰包,大抢购。据说该马桶盖有除菌、瞬间加温、调节水流等功能,便捷、实用、环保。同时,这也引起质疑,认为中国制造还处在低端组装加工阶段、缺乏人性设计,也有一些声音指出中国已有相关产品,只是市场关注度不高。其实,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中国缺少“精细恭”的精神。
新华网就此发文称,与其漂洋过海背马桶盖,贪恋高精尖的日本电器技术,以管窥豹,不如学习下他们的“厕所文化”:干净、整洁、以人为本。
所谓“厕所文化”的背后,其实是日本制造的“精细恭”精神,和日本人将干净、整洁融入基因的特性。照相机、精密手表、陶瓷刀都是海外游客赴日旅游的必买品,“made in Japan”代表着高品质,一个小小马桶具备多重功能,满足甚至超过内急者的各种期待,正是以顾客为本、人性化的产品思维在支撑。
而把厕所整理得干干净净,让人们的心与身同时得到放松,则是追求洁净的文化使然。日本人很注重仪表,的士司机都穿西装打领带,道路干净、河流清澈,厕所也当然不能例外。日本有一个与刷马桶有关、广为人知的小故事,主人公是日本前邮政大臣野田圣子。野田踏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刷马桶,工作要求必须刷得光洁如新,这位一开始对着马桶几欲呕吐的女子,后来刷完后可以接满满一杯马桶水一饮而尽,这是对自己工作成绩的何等自信。
古代日本以中国为师,遣唐使回去后开启大化革新;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如李大钊、鲁迅等也曾东渡扶桑带来先进的思想、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别人优秀的东西不妨沉下心来学习,这跟妄自菲薄无关;如果“拿来主义”只是表象的市场覆盖,仅在意产品比肩而无视背后的精神内核,则如买椟还珠。
与其飘洋过海去买只马桶盖,不如从学习其清理厕所的精神开始,真正将以人为本和追求品质的理念熔铸进产品内,推动“中国制造”进入整体升华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