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P2P项目绝对是VC、PE眼中的香饽饽。可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物极必反”。在2013年经历爆发式的增长后,P2P从去年冬季开始降温,而最近又迎来了“降温潮”。
消息称,P2P没有标准的高估值已经吓跑众多投资机构。相比A轮融资的火爆,P2P平台的B轮和C轮融资就显得落寞许多。
据格上理财不完全统计,在A轮、天使轮获得投资的P2P平台多达25家,而获得B轮融资的企业仅为6家,数量仅为A轮的25%。这也意味着愿意接盘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少。
无疑,P2P降温潮真的来了。
其实,早在去年P2P平台的降温就已经出现端倪。因此,P2P降温潮的来临并非一日之寒,这其中有监管政策的逼近,更有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监管政策越发明晰
央行相关人士曾不止一次重申:“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事实上,央行的上述指导意见已酝酿多时。从最早的“喊话”到强调P2P要回归平台中介本质,不得搞资金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
在监管政策方面,仅2014年就出台了三项国家层面的监管意见:2014年4月提出P2P网贷平台经营的四条红线;2014年9月提出网贷行业监管的十大原则;2015年1月提出互联网金融监管八大建议。
在经历野蛮生长后,网贷行业的监管方向越来越明确,细节越来越丰富。即使在具体的监管条例尚未出台的今天,上述的监管意见也已为P2P平台划出了大致的方向与底线,这意味着任何不合规的平台将根本不具备“入场”的基本资格。
很明显,自2015年开始P2P行业将不再无门槛,草根创业者进入冰河期。
负面问题层出不穷
据权威数据统计,目前累计问题平台数量已达到367家。其中,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为2013年的3.6倍。2014年1-7月,每月平均有9.3家问题平台出现,而2014年8月后,问题平台数量显著增多,其中12月问题平台数量高达92家,超过2013年全年问题平台数量。
据了解,出现问题平台主要涉及的问题是跑路、提现困难,占比分别为46%和44%。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比较严重的情况,P2P平台坏账、逾期的现象也是家常便饭。
现如今,P2P网贷平台已经在中国历经近8年的发展,但是由于一直缺失规范的监管,行业的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尽管“跑路”已经是P2P的重要“灾害”,但业内分析人士称,这种跑路潮将会在2015年和2016年迎来高峰期。
如此发展前景,如果再不降温,后果不堪设想。
专业性拉低收益率
目前,我国P2P网贷行业正在逐步趋向专业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国企、基金、银行等涉足了P2P网贷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的2000余家平台,获得风投青睐的平台有近40家。目前,已有鹏金所等2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P2P平台,同时还出现了如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这样一批“银行系”背景的P2P平台。
各行业大鳄扎堆进军P2P领域,从而大幅度提升了P2P行业的专业性。极好的公信力和资金保障安全机制,致使预期收益率普遍低于10%,进一步拉低了P2P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水平。
业内人士坦言,P2P平台收益率降低是一种健康状态,只有这样行业才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一个P2P平台提供年化40%的利息,这不是一种好的状态,相反它是“跑路”前兆。
据业内人士推测,未来P2P借贷利率或将降至12%左右,牵动行业回归理性生态。
“降温”意味着“新生”
降温不等于回缩或限制发展,在降温的过程中,P2P应该注意内在的补充优化,韬光养晦,加强平台优化及创新,从而获得“新生”再次出发。
从长远来看,降温利于提高行业门槛。只有具备一定的行业门槛,P2P企业才能更好的分析、筛选信息,为投资者一共参考性的信用分析,从而保证顺利开展风险控制、IT建设、资金托管等各项工作。
从短期来看,降温有利于刺激政策的出台。P2P网贷平台之所以忽冷忽热,没有主心骨,关键还是缺少权威的监管政策。目前,只有零星的几条监管红线,规定了P2P不能做什么。比如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不得搞资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从P2P平台的定位、到行业准入门槛是备案制、牌照,还是负面清单监管,再到是否应去担保等仍争议不断。
无可厚非,P2P的降温潮来了。可是它是积极的,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唯有回归理性,方能久逢甘露。
===============================================
央广国际连线嘉宾,江苏电视台财经评论嘉宾,互联网玉石品牌“随玉而安”创始人,糖爹中国创始人,河豚面膜高级代理,微博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117821818,公众号jrxwzx、qiaozhong1206,欢迎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