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滴滴快的正式推出了定位于“共享出行”的“滴滴顺风车”产品,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该产品一直备受业界关注。顺风车产品的推出,也成为滴滴快的这一“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的重要一环。
顺风车产品也是滴滴快的两公司合并后,继“便捷出行”的快车产品后推出的第二款产品。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滴滴快的这一平台日订单接近600万,更是在上个周一取得了单天215万快车订单的强劲成绩,遥遥领先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的所有同行。易观数据显示,滴滴快的的专车市场份额已超过80%。
据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透露,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顺风车已经在全国招募到了超过100万愿意“共享出行”的爱心车主。据了解,本月内滴滴顺风车将在国内26个城市上线。目前北京已经上线,随着业务的推进,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天津、武汉、青岛、南京、成都、济南、沈阳、合肥、西安、大连、苏州、重庆、长沙、郑州、石家庄、厦门、宁波、无锡、常州、福州、哈尔滨的用户,也将在本月内陆续通过滴滴打车APP内嵌的“顺风车”实现拼车出行。
滴滴顺风车定位于城市“共享出行”,利用大数据算法和先进的匹配技术,一对一连接每一位愿意结伴同行的车主和乘客。车主可通过产品选项,预设好路线;乘客亦可APP输入自己上下车的地点;顺风车产品将会根据双方的路线自行匹配车主和乘客,从而实现顺路同行的目的。
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54亿辆,汽车驾驶人员超过2.46亿人。如此庞大的私家车数量,在上下班高峰期对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拥堵压力。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移动出行白皮书》调查显示,无论是专业的出租车司机还是私家车车主,都对拼车表现出了积极的意愿,更有85.5%的乘客表示在节约打车费、降低等候时间的前提下愿意通过打车软件进行拼车。
滴滴快的总裁柳青表示,“随着‘互联网+’出行平台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共享经济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到顺风车的用户。顺风车不但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绿色出行的方式,而且能让人们产生一种分享式的愉快体验,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可能也是未来环保理念落地的一种常态。滴滴快的希望通过这种模式,以及技术和运营的创新,使得人们的出行体验更加丰富和有趣。”
据滴滴顺风车官方预计,一个月内,顺风车订单量将达到10万单,年内将过100万单。艾瑞咨询研究院副院长金乃丽认为,随着汽车共享经济的愈发普及,滴滴顺风车很可能是一个每天产生几百万单,甚至过千万单的海量出行市场,其容量和潜力远大于目前的出租车和专车领域。
黄洁莉将滴滴顺风车的运营逻辑概括为“大规模连接出行人群,高精准匹配出行人群”。目前,滴滴快的平台经过这两年的运营,积累了庞大的数据和用户资源,有了出租车和专车积累的运营经验,滴滴顺风车会更为精确地为用户匹配最合适的合乘对象,也会调度尽可能多的车辆资源。
滴滴顺风车正是为了解决城市居民交通高峰期出行“痛点”,提倡绿色出行方式的公益性平台。据介绍,滴滴顺风车对于车主和乘客不收取任何费用,乘客所分摊的车费均归车主所有。根据每个城市当地的交通状况和车辆使用成本,滴滴顺风车为不同的城市车主制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起步价为5元到10元之间,里程的分摊费基本为每公里1元。据悉,上线后,滴滴顺风车还会在车主端和乘客端,推出各种大型活动,让更多的车主和用户一起参与。
黄洁莉表示,滴滴顺风车的理念就是“你我同行,遇见美好”。根据对前期车主的抽样访问和调查,与出租车、专车的驾驶者不同,滴滴顺风车车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出于共同分摊出行成本、以及社交等因素,绝大部分订单都是通勤出行性质。而丰富的社交元素也是滴滴顺风车的一大亮点:在行程结束后,每一位乘客和车主都可以在APP中互相为对方贴一个个性“标签”,而滴滴顺风车未来或也会根据车主和乘客的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用户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且,为了解决共乘的安全问题,滴滴顺风车对乘客开展了微信授权登录和和微信支付的验证,对车主有驾驶证行驶证的严格审核流程,同时为每一单购买了50万元的保险。
在上线当天,滴滴顺风车同时还与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共同发出绿色出行倡议,提倡大家积极采取、并喜爱上拼车这一出行方式,为节能减排出力。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顺风车的上线,也意味着滴滴快的综合性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转变棋到中局,正逐步建立起一个涵盖出租车、商务专车、代驾、合乘拼车和城市物流等综合性的城市交通服务平台。滴滴快的平台将通过连接起人、交通工具及服务等信息与资源,以及依托大数据为供需双方提供智能化的匹配方案,提高整个城市交通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