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次创造融资奇迹的又是共享经济!
在Uber完成400亿美元估值的融资之后,紧接着WeWork也来了。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位于美国纽约的创业公司WeWork完成一笔3.5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5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本轮投资由上市资产管理公司T. RowePrice领投,前投资者JP摩根大通、哈佛资产管理公司、标杆资本跟投。
WeWork凭什么值50亿美元?
可能你会觉得,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圈内,这也算是稀松平常的事。不过首先需要弄明白,这个新公司是干嘛的。WeWork做的无外乎是向美国境内的创业团队们出租办公场所,说白了就是房地产中介。
所以对于WeWork而言,这轮融资真是一笔巨款,毕竟它又不造硬件也不卖软件,仅仅是“拉拉皮条罢了”。它首先需要感谢前辈Uber和Airbnb,是它们把共享经济带到了全新的高度,把传统的服务性行业,如租车服务和旅游租房与高科技紧密相联,提高了交通和旅游产业内的闲置资源利用率,后劲十足的潜力表现让投资者们纷纷着迷,帮助共享经济的市场份额远远超出传统的“实体经济”(出租车服务和酒店行业)。
WeWork亦是如此,这说明了它能做的远比用户看到的多:出租办公场地、为创业公司提供办公家具、协同工作以及衍生的福利性服务。目前WeWork手上拥有的房地产资源横跨了3个国家,囊括 8个城市,其中包括华盛顿、纽约等“宇宙中心”热门城市。必须要说明的是,WeWork特意都在城市的中心区域选择物业地产,比如说华盛顿特区的Shaw neighbor hood。
WeWork实现了办公场地的资源浪费,他们“见机行事”利用现时的折扣优惠价格租下整层写字楼,在拆分成独立的办公空间,出租给创业团队们。
而且它甚至还有专属app
而且WeWork现在简直时髦,最新发布了自己的社交应用WeWork Commons。它与LinkedIn很相像,均是基于“同事圈”的企业社交网络。但是WeWork Commons关注更多的是早期创业的商务人士。该服务会给会员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如办公空间信息、打折优惠以及最新的本地活动资讯。
WeWork的首席产品官Kakul Srivastava在接受科技媒体WIRED的专访时表示,团队推出WeWork Commons应用的初衷本是聚合所有正在排队等待WeWork协同办公空间的用户们,让他们的等待不再寂寞无聊。“我们发现,建造实体办公室的速度总是赶不上创业者们的热切需求,而在虚拟的网络中,WeWork可以尽可能的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联合创始人Adam Neumann表示,如果被视为一家传统的房地产企业,WeWork很难达到这样的估值。而且融资之后的公司更加的有钱了,可以开发更多全新的办公场所。“我们对房地产的‘饥渴’,就像是Uber需要出租车而Airbnb需要住宅。”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Neumann这样形象的表示。他希望WeWork可以让在同一办公空间上班的创业者们彼此碰撞思想,甚至可以共享办公区域和行政服务,逐步把WeWork发展成为初创团队们的“孵化温室”。
商业模式太冒险
但是负责任的说,同样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但WeWork采取的商业模式要比它的前辈们都更冒险。Uber和Airbnb更像是“集贸市场”一般,把私家车主和房主聚集在一起,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了交易平台,双方和谐的各取所需。而WeWork压下的赌注更大,公司自己便扮演了“房产中介”的角色。WeWork真应该感谢当下“轻松愉悦”的投资环境,投资人士对创业公司们都出手阔绰,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也有能力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支付WeWork的高昂租金。
借助此轮融资,WeWork将会继续拓张业务,办公场所的数量将会从现今的23个扩大至明年的60个。虽然说对于WeWork而言,这次真是“天降巨款”,但是我们的问题又来了:当这笔钱花完了之后,或者斗胆说一句,共享经济的泡沫破灭之时,WeWork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