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柳华芳
实话实说,今年老家的苹果滞销了,兄长不熟悉网络,最终一年下来没赚到钱,伤心总是难免的,回头还要想想解决之道。我给兄长买了笔记本电脑,让他好好学习电商,但是,让农民直接在网上卖农产品是不太靠谱,尤其是水果类农产品,中国无数农民都有这样的苦恼。
农村电商在最近两三年开始趋热,京东阿里也纷纷开始布局农村电商,好像一夜之间农村电商成了香饽饽,然而,事实上京东阿里对农村电商的贡献并不是最大的,由一群BAT前员工创立的一亩田才是这个领域里最接地气的公司。
伟大祖国的磅礴山河告诉我们农产品B2C模式只是看起来很美,要真正解决广大农村的现实问题,还需要更社会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深入田间地头的态度。农产品的保鲜问题带来了物流、冷链、价格等复杂产业链难题,没有一个B2C电商能够大范围解决农产品外销问题,一亩田采用的是B2B模式,已经覆盖到1945个县市,用资讯、交易、金融等方式正在成为一个不一样的农村电商。
一亩田,这个名字初次听到,你或许想到了陶渊明,想到了家乡的自留地,而他们也确实是为连接农村而来,他们把农产品种植者和全国商超连接了起来,打破了信息不对称,用电商模式改造了农产品供应链生态。
农产品领域的阿里巴巴
一亩田成立已经四年多,产品层层深入,专注解决城乡信息不对称,从最早期网站的供求资讯到深入到交易环节,从不起眼的小网站变成农产品电商领域的领军者,也颇有点当年马云创业的味道,而一亩田从模式上则可谓农产品领域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聚焦工业制成品的B2B平台,一亩田则是聚焦农产品交易的B2B平台。执行层面,一亩田也更艰辛一些,因为他们面对的农民群体是高度分散的,商超作为另一端的农产品需求方,同样也是投入巨大人力资源去开拓的,规模越大,农民数量越多,商超数量越多,一亩田的落地执行力就变得越重要。
在O2O盛行的今天,一亩田的线上技术运营能力、线下执行力更容易被接受,深入农村的线下执行力也成为一亩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虽然不需要自己去做物流运输,但农产品的特殊性要求一亩田的平台效率很高,并覆盖足够多的农产品类目,供需两端都是需要一亩田去强力推动普及和培养习惯。
一亩田的创始团队里有不少来自百度、阿里、腾讯的资深前员工,去做一个农产品领域的阿里巴巴,这是一个辛苦活儿,但是,农产品领域每年几万亿的市场规模足以给一亩田广阔天空。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互联网人要去改变农村品流通模式,创业之旅亦是造福农村之路,苦累之处,善莫大焉。
田间地头:弯下腰,才知使命大
农村电商有两种,一种是往农村卖货,一种是帮农民卖货,前者做的只是配送终端,后者则要做好农民信任、农产品丰收情况、农民教育等众多事情,一亩田做的是后一种。中国农村人口正在加速向城市转移,城市的农产品需求一直都在快速增长,而坚持在农村的农民和新兴种植园主们则往往更擅长地里的事儿,在还没有全面农场主化的中国农村经济现状下,一亩田的线下工作会格外辛苦。
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种植技术再好,也挡不住天气变化,旱涝保收是极其难的事情,一亩田的一线工作人员走入田间地头,和农民成为朋友,这样能够更快速地掌握一线的农产品舆情动态,也就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农产品行情了。不同于纯互联网电商的简单在线交易,一亩田要去掌握一线的数据,这样平台运营才会最大程度地帮助农民解决滞销等难题。
一线数据和信息的获取是很关键的,用户的痛点解决需要先找到痛点用户,一亩田上的农产品交易大部分订单额度都在10万以上,农产品采购人员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很高。就像一亩田刚推出的神农图实时数据平台,要实时展示滞销、畅销、上市的数据,精准的滞销、上市等数据是需要走进田间地头的亲密接触,弯下腰,知辛苦,才知使命大。
关键节点:县域合作,打通商超
在一亩田的公开报道里显示,一亩田的业务已经覆盖到了1945个县市,与63个市县达成战略合作,百度新闻搜索“一亩田”也经常看到县域合作的新闻报道,强化和县一级政府机构的合作是一亩田市场战略的一个重要亮点。一亩田能够重视这一点,说明团队很务实,因为习就是干过县长的,县一级才是中国农村经济的核心节点,农民对于县级政府的信任也是很高的,县域合作会加快一亩田的推进速度。
县域合作是加快速度、铺开市场的关键性策略,如果单靠一亩田线下工作人员去挨家挨户覆盖,那效率太低了,即便直接连接乡镇和村一级,效率也是比较低的,而且获取农民的信任也是需要时间的。县级策略之下,“村晖行动”再去覆盖自然村,就容易多了。打通农产品供方市场之外,一亩田才会更好地去对接好需求方-商超们,两端的规模和活跃度都比较高,一亩田的平台才能做大。
从公开数据来看,一亩田平台的累积交易额已经突破百亿,由于客单价很高,所以总的月订单数还不是特别大,换言之一亩田的发展空间是非常之大的。打通商超,开拓更广大的需求方市场是一亩田平台壮大的驱动力,总体而言,重要农产品都是大区域密集种植的,农产品足够多。一亩田做好连接器,连接全国商超采购是大挑战,也是大格局。
野心初露:先公益,后收益,立足格局
一亩田的交易模式是有买卖双方自行支付、一亩田平台支付两种支付模式,从平台信任层面,自然是选择一亩田的平台支付更安全可靠,而一亩田目前并不收取中介费用,而是要本着规模而去。一亩田对明年的交易额预期高达万亿,这个数字接近于天猫年交易额的两倍,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对于一亩田B2B大额订单型模式来说也是可以想象到的,不知不觉间,一个潜在巨头又要诞生了。
一亩田目前是高速增长期,也成为了农村电商的风口企业,小米雷军牵线了新希望战略合作,一亩田确实在规模之路上狂奔。农村金融成为一亩田的未来商业模式看点,一亩田平台上的交易行为成为一亩田农村金融的核心数据,正在逐步探索农民征信体系,这是过去金融市场的盲区,也是一亩田的未来想象空间。
在农村电商火热的当下,看到农业电商机会的人很多,包括阿里、京东、联想控股等等知名机构,这些机构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地涉足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但是,这些主要还是B2C模式的衍生模式,而一亩田却是连接农民和商超的B2B平台,这意味着一亩田的平台规模会做的更大。农村电商做起来不容易,但是做成了就有很高的市场壁垒,带着泥巴的生意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做,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做的来,一亩田已经走上快车道,要拿下自己的一片格局了。
未来挑战在供应链,滴滴模式或可借鉴
我不怀疑一亩田能够做大交易额,也不担心他们的未来,不过做过农产品电商的人都知道,供应链是难言之痛,一亩田B2B模式的供应链痛苦会少很多,较大量采购成本会更低。但是,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民水果滞销了,我们买的水果还是那么贵?
说到底供应链成本是难以降下来的,一方面是干线运输成本卡在那里,一方面则是入城后的分发体系成本,要真正解决果蔬的物价问题,排除房地产因素之外,能做的可能就是供需体系的就近消费。全国不同区域农产品的供应链水平是差异很大的,需求市场却是海量的,一亩田如何能找到这个解决之道,那么,邓锦宏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滴滴模式火爆之后,通过供应链和需求的实施大数据响应机制,让海量的大中小商超都可以来发出需求,然后根据物流路径进行成本自动计算,这样子,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是否可以在物流路径、物流网络最优化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同时,也能够让消费者大大受益。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理想状态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希望一亩田能够给农民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