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专家论坛:开放式创新,大企业创新的出路

  专家论坛:开放式创新,大企业创新的出路

  演讲嘉宾:

  联合利华中国 数字与电商业务发展总监 李新源

  麦肯锡数字亚洲 高级合伙人 Alan Lau

  微软创投加速器CEO 高欣欣

  Twitter大中华区商务总监 Alan Lan

  动点科技记者 Cate Cadell(主持人)

 

  主持人:在业界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很多是走在很前面的公司了,昨天我们在做功课讨论的时候,说联合利华在做一个新的事情,他们把问题放在网站上,希望运用群众的智慧找到新的解答,公司运用资本来支持这些新的解答,这是一个跳脱传统科技创新的方法。包括麦肯锡,包括Twitter,微软也出加速器,3年当中成长的已经非常非常好了。我来自台湾,也有台湾的团队在使用微软的加速器而走的更远。接下来的对话我们找到的是Cate,找了几个传统的企业来谈创新的可能性。

  Cate Cadell:我们这里都是一些重量级的嘉宾,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大家好!我是来自微软创投加速器的高欣欣。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我们的创投加速器是在3年前的中国成立的,我们有一个半年期的孵化器,有一个成员的网络,每半年我们选择一批公司,有一千个公司申请,一般从中我们筛选出15到20家。我们也是有了一些比较好的成就,已经孵化了一千多家公司,所有的公司估值达到了36亿美元,这样的公司一开始可能只有2、3个人,2年以后他们有了10到15个人的团队,平均每个公司的估值是3500万美元。3年以来,有3个通过收购退出的案例,有一个IPO上市的退出。为什么这些公司的估值这么高,是因为他们能够吸引到很多的客户,比如吸引到5亿的个人用户或100亿的企业用户,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Alan Lau:大家好我是Alan Lau,我是负责麦肯锡数字亚洲的高级合伙人。我们部门的业务是为亚洲地区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传统公司的数字业务提供服务,不仅有普通的咨询的业务,此外我们也有很多写代码的程序员、数据科学家等。

  Cate Cadell:麦肯锡今年也是在创新上面做了很多的工作。

  李新源:大家好,我来自于联合利华中国数字与电商业务发展总监,我们负责联合利华在中国的项目,跟初创企业来合作,满足他们最具体的需求,为市场提供非常有创新力的方案。

  大家好,我也是Alan,我是Twitter大中华区的第一位雇员,来自于台湾。我知道这个行业年龄不重要,上次有人说过我是90后,其实不是,我很老了,我是78年生的。Twiiter的使命就是帮助我们使中国的业务走向全球,起到推动的作用。

  Cate Cadell:开放式创新这个模式是让大公司跟初创企业合作,为什么开放式创新来说在中国有一席之地。

  高欣欣:我觉得现在在中国做创新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借助初创企业来做开放式创新再好不过了。简单来说就是市场非常之大,看中国市场的成熟度,比如说智能手机,中国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爆发点,看技术成熟度,有很多初创企业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大数据、物联网、机械学习、AR、VR这些结合起来,都创造出了很多的机会。看初创公司的人才储备,今年就有200万个公司刚刚注册成立,有10万家企业是在TMT领域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初创的群体,政府又支持。有这么多好的创新,这么多好的企业,对我们这样的大公司来说,我们既然进入了中国的市场,我们就要贴近中国的市场,来满足中国市场的具体的需求。所以我们追求的是开放创新之路,我们寻找的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和创新的机会,共同的合作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Alan Lau(麦肯锡):开放创新对中国非常的重要,因为要实现开放创新需要很多的合作方,中国有许多潜在的合作者,有5亿人上网,小米也是很好的例子,他们通过社交网络改进产品、更新产品。还有在中国最热门的O2O,为什么O2O在中国增长的这么快,很多是BAT这种巨头的公司投资的,立刻就可以投入到5亿网民人群当中。所以市场的规模非常的重要,因为有这么多的客户和合作方。

  Cate Cadell:联合利华从去年开始做了一个大的转折,对开放创新的态度有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为什么选择开放创新,为什么现在在中国?

  李新源:联合利华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快消公司,我们产洗发水、肥皂等等,是非常传统的一个企业,我们也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业绩研发中心本来是一个闭门的研发环境,过去几百年都是这样的,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觉得我们创新的方式太过于缓慢了。我们从来都不是最先采纳最新技术的,从来都不是先驱的企业,但是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特别是一些本地的公司他们的步子比我们迈的快得多,这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也是开始转向开放式创新,我们愿意与初创企业合作,哪怕是非常早期的一些概念,我们都可以去做一些孵化,把它转化成一些真正的对于联合利华来说非常关键的解决方案。所以,首先我们要在这方面领先竞争对手,打造我们的能力,然后在早期,在比较低投入的情况下去采纳一些新的技术。这是我们两个原则来采纳开放创新。

  Cate Cadell:你们在中国主要关注哪些类型的企业,有没有一些特定的挑战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新源: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们刚刚推出了我们的平台——创新+。我们也是预计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提出申请,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能力筛选评估他们的孵化申请。首先我们是想有针对性一些,在中国的平台上9月份刚刚发布了5个要求,比较具体的联合利华自己具体的商业需求,如果你在这5个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创新我们会很愿意跟你合作。第一个是冰淇淋的智能冷柜,可以更好的卖我们的和路雪这样的产品,也可以有防伪的功能,它必须是低价的,我们可以有几十亿台的订单,它是自动化的,同时又有实时的聊天的功能。如果你们有这方面的兴趣,我也是建议大家去看我们的创新+平台,看一下我们发布的这些要求,你们有相应的方案我们很愿意跟你们合作。

  Cate Cadell:你们目前在中国也面临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假冒伪劣的产品,能不能讲一讲这方面的需求。

  李新源:过去一些年比较高质的产品,比如说奢侈品、电子产品,他们都有高精尖的假冒伪劣的解决方案,对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了,因为我们的产品本身15块、10块的人民币,再加上一个防伪的解决方案,又使得消费者非常的方便,能够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不是假冒伪劣的产品,这个成本太高。所以很多的公司在这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初创的技术,我们相信在这方面能够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Cate Cadell:联合利华非常关注的产品,和你们关注的焦点有什么区别。

  高欣欣:我们不会选择特定的行业,如果初创企业真的有好的方案,能够满足真正的需求,都有可能成为10亿美元的公司,我们愿意跟他们做这个工作。所以我们不是看某一个特定的行业,我们主要是看三个标准。一个是他们能不能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有很好的想法,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服务一类特定的用户,能服务的非常好。我们首先看的是这些,这些需求又有大的市场潜力,我们第二是看他们的团队。这些人的背景确实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别人更强,那我们看重的第三点是技术。这个技术当然不一定完全能够成为一个壁垒,但是你的技术能够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这也是我们非常看重的。

  Cate Cadell:Alan在开放创新方面,Twitter在没有中国运营的情况下怎么在中国开展业务 。

  Alan Lau(Twiiter):我们是一个移动为先的企业,我们有这样的开源代码的产品,我们有最好的工程师团队,在开发上面可以提供很大的支持,你可以找到很多免费的工具。虽然说Twiiter亚太的总部设在新加坡,但是我们经常来北京,尤其可以听到这么多重量级嘉宾的发言,看到大家都非常有激情,谈到最酷的一些产品。我们支持所有中国的开发者,我们有属于我们的SDK,是一个完全免费的SDK,可以帮助你们的APP在全球很好的变现,生成免费的报告。所以我们支持全中国的开发人员,帮助你们走向全球。

  Cate Cadell:确实你们在中国其实有很大的客户群,哪怕Twiiter本身不在中国,但是你们跟清华也有合作,清华其实是你们在中国最大的客户。

  Alan Lau(Twiiter):是的,对于中国的企业,包括政府的官员,我们会经常的沟通。我们有一个客户——新华社,比如10月份国庆节,因为他是一家官方性质的媒体,我们会帮他做很多全球沟通的工作。包括很多全球的大公司也是通过Twiiter做工作。

  Cate Cadell:最近有很多的讨论是关于技术共享的,比如说IBM跟中国政府共享了他们的一些原代码,当然也有很多人提到了这方面的风险,Alan Lau能不能跟我们讲一讲关于创新方面有什么风险。

  Alan Lau(麦肯锡):10年前很多公司来到中国担心的是技术风险,实际上这种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飞利浦,想在某些领域变得更有竞争力,他们的方式是收购,或者大家联合起来,像亚马逊他们加入了阿里巴巴的平台,因为光靠自己的平台打开中国的市场是有难度的。所以大家是越来越分享、越来越开放式的合作,要么收购,要么加入他们。

  Cate Cadell:从微软、联合利华的角度来看你们的分享是怎么做的?

  高欣欣:微软加速器提供技术的支持,从初创企业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提供辅导培训的工作,目前我们对每一个公司都有专门的针对性的支持。比如说我们帮助他们招聘人才,帮助他们跟VC去对接,根据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寻找VC。因为我们已经帮他们匹配了100多个VC。帮他们做一些市场营销的活动,针对性的去推广,我们帮助这些创业家接触最早期的客户,我们并不是要拿他们的股份和股权,我们希望有一个开放式的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着眼于未来。

  李新源:从联合利华的角度来看,一些技术型的企业我们还是有支持和洞察的,我们知道客户的需求,我们知道渠道,我们知道环境,可能你们在技术方面比我们更有优势,但是和联合利华的合作是1+1大于2的模式。我们可以辅导帮助他们知道如何借用技术创造更大的价值。有一些企业找到我们,他们的技术非常有意思,他们塑造这样的技术或者开发这样的技术的模式,可能在现实的零售环境当中不太合适,所以我们就帮他们捋清这方面的思路,我们是非常愿意投资的。联合利华的确是愿意为初创的公司投资的,同样我们还希望能够成为孵化器,比如6个月的孵化,帮他们进行初始的试验等等。通过联合利华你接触市场的速度会更快,因为作为技术提供者,你一开始就技术,但是很难把技术推广到像沃尔玛这样更可视的环境当中,但是联合利华距离这样的市场非常的近,非常的有优势,这也是我们合作的基本。

  Cate Cadell:经济环境对于所有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大的推手,中国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未来几年有哪些创新技术可以帮助GDP增长。

  李新源: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非常的明显。之前大家一直在争论,中国到底足不足够创新,中国有没有创新精神,现在来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中国的企业家他们非常的创新,在医药领域可能还没有那么的创新,但是如果看一些顾客或者消费驱动型的创新,商业创新方面中国还是做的非常好,非常活跃的。看效率和流程创新,比如说在电子设备方面中国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所以在创新的领域我觉得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尤其是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Eric说到大疆无人机的公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可以把无人机做的更廉价,你可以有差异化的优势。同样的3D地图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开放式的创新才得以成功的。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的居民,你要去新加坡或者卢森堡,你要办签证,在信用积分方面如果足够高的话,你不需要有银行的帐单或者证明。百合也一样,你在百合上积分或者信用额度够高,你的搜索结果就比较靠前。平安也有一个类似的做法,他们有一个健康保险,他是跟一个可穿戴公司合作,看看你每天运动多少,如果运动足够多的话,买联合利华产品或者买我们的保险就会有一个折扣,这样他们的数据量会越来越大,通过可穿戴的设备进行跟踪也会激励人们更多的运动。这是中国的企业在创新方面所做的创举。

  Cate Cadell:联合利华和中国政府也有合作,因为联合利华和政府的合作是看重了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您觉得未来作为一个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政策环境下应该怎么合作?

  李新源:联合利华和EFG在合作,EFG是上海市政府出资建立的孵化器。政府的力量非常的大,中国的政府是大政府,各级政府都在推动创新、推动创业,所以他们对创新的承诺和支持是非常强的。比如说政府的公关资源或者在宣传方面都会给我们很多的支持。另外一点和政府合作的好处得到他们的支持之后,我们创想+的联合利华的计划,在获取融资方面,或者银行贷款方面都会方便 很多。我们的门槛也很多,所以对于加入创想+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联合利华跟政府合作另外一个优点是当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好的公司,以后要进行开发的时候政府也会支持我们所选的公司,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公司可以成为未来的初创企业的模板和范例。

  我来补充一下和政府合作的优势,创新就需要有很好的衡量点和衡量标准,现在的衡量标准主要是以美元,以经济的效益来衡量。中国和西方不一样,西方的政府可能会看社会、经济、就业、环境方面的指标,在中国可能更多的看重的是经济方面的效应。很多人都会问我中国版的硅谷在哪里,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北京、上海、深圳已经有这样的小硅谷出现了,硅谷在中国已经成型了。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态环境很重要,其他还有生活方式方面的,比如说交通、住房、空气污染等等方面还需要把硅谷或者是创新枢纽环境创造的更好,这也是政府可以帮忙做的事儿。

  过去10年5%的美国的初创公司都是移民创业家,这些人本来不是美国人,到了美国进行创业,在中国就不存在这样的环境,政府可以引进更多的人才来中国进行创新。

  高欣欣:微软和中关村政府合作的非常紧密,中国政府在推动创新和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李克强总理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的倡议,600亿人民币投入到TMT企业当中,所以政府也在出资出人帮助这些企业成长。除此之外,政府还在教育公众、教育社会各界人士来辅佐扶持初创企业方面,或者加入到这样的初创社区当中。作为企业我们也受到政府的鼓舞,愿意和主创的企业携手合作。

  Cate Cadell:Alan对你来说,和中国境内境外的一些企业合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Alan Lau(Twiiter):我在日本、台湾、新加坡都有工作过,我也看到过不同国家初创企业发展的模式。我注意到中国欣欣向荣的创业创新还是非常鼓舞人的,对于这些想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比如说世界500强的公司他们都是本土的企业,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都是立足于本国市场的,走出中国市场的时候你要有国际的战略,你的产品是不是有国际的认可度和接受度,Twiiter在这方面就可以帮助大家。80%的世界500强公司的CEO都在Twiiter上面,所以你有我们的Twiiter,也可以跟世界500强的领袖们进行交流。

  Cate Cadell:很多年轻的初创的企业他们也融入到了BAT的生态系统当中,您觉得在中国未来开放式创新的环境到底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在帮助他们这些初创的年轻的企业建立他自己的身份认可度,还是融合在大的框架之下。

  李新源:联合利华和BAT都有合作,我们是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和BAT都有这样一个开放式创新的平台,一般是以周期性的模式进行运作的。从联合利华的角度来说,周期性创新的做法还不够。从BAT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进行创新的时候已经成型了,已经有了一个定向的目标和方向了。对他们来说方向会比较固定,联合利华要参与进来的话很难进行一个方向性的改变,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战略目标已经既定了,他们就一条道走到黑了,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无法扭转他们的趋势,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技术和自己的洞察。

  我们有两个优势,第一,我们可以帮助他进行改造。也就是说帮BAT来调整他们的一些解决方案,更适合联合利华的需求。同样我们还会有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可以测试一些新的初创式的企业的解决方案的想法,可能比BAT门槛要更低一点。

  高欣欣:BAT也在做开放式的创新,他们也在帮初创企业做大做强,他们也想把开放式的创新这个生态系统做好。微信也是,微信希望吸纳一些新的点子,吸纳新的初创企业的技术。阿里巴巴也是,阿里巴巴使得杭州成为了新技术的聚集地。在未来的10—20年,我认为会有很多像BAT一样的公司,今天来看还非常小的一些初创的公司,在未来做的非常的大,非常的成功,在每个行业都有他们自己的脚印和足迹留下。一个大的独立性的公司他们也愿意加入到BAT这样的生态系统当中,他们未来可不可以有自己的增长的空间和保持他自己的独立性和自己的身份。

  Alan Lau(麦肯锡):经常会有公司问我说我和BAT竞争怎么办,看看这两年来并没有发生这样的红海竞争或者你死我活。这些初创企业加入到BAT的系统当中,BAT注资投资他们,是帮他们把产品和技术孵化,使其成熟起来。所以BAT其实是在拥抱开放式创新,并不只是复制,而是在扶持和培养这些初创企业。

  Cate Cadell:未来10—15年中国的创新局势会是什么样的?

  高欣欣:我觉得会有很多十亿、百亿的大企业,也会有很多世界级的创新是来源于中国的。这是我非常肯定的一点,中国的初创企业不仅仅会聚焦于中国市场,而且还会 着眼于全球,走出去。

  Alan Lau(麦肯锡):我非常同意这一点,因为这儿的用户群是最大的,对于创新来说是好消息,这儿的创新企业不仅仅着眼于中国市场,而是着眼于全球的。过去几年美国很多大的VC来到中国看一看这儿发生了什么,你会发现想法、技术、创新的流动越来越没有障碍,没有界限。

  李新源:从联合利华的角度来看,未来10年—15年开放式的创新,我们希望50%的联合利华的创新是能够来自于一些创新的企业的。其实我们是把来自于中国的创新理念出口到联合利华的各个角落,这是中国创新走向全球的一个最好的想法。

  Cate Cadell:像外国的一些社交媒体进入到中国的前景是什么?

  Alan Lau(Twiiter):目前我们还是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中国已经发生了非常好的变化,5—10年前还不可能想象有这么大的创新规模。5—10年前很多中国企业只是做了微创新,只是借鉴于硅谷的那些创新想法做一些微创新,但是中国现在开始有一些自己好的想法,在全球都能得到移植或复制。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去,而且要告诉世界我们有一些非常酷的想法,我们有一些非常酷的产品。这是Twiiter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点。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