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那个打造了谷歌自动驾驶的人要做在线教育了

  或许你没有听说过Udacity的名字,但是你应该知道将彻底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Google无人车。它们的共同点就是,

  背后都站着一个叫做Sebastian Thrun的男人。

  Sebastian Thrun最早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教授,他后来加入Google创办了Google X实验室,领导了Google无人车、Google智能眼镜等多项“登月计划”;后来又决定全职投入到自己创办的在线教育网站Udacity中来,希望可以打破原来的教育方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用很低的成本变成“终身学习者”,推进职业化培训的发展。  

  而在今天,Udacity今天宣布:他们从贝塔斯曼、Google Ventures等手中新融了1.05亿美元,公司的估值达到了11亿美元,正式加入独角兽行列。

   那么Udacity究竟和其他在校教育网站,比如同是斯坦福教授吴恩达创办的Coursera,有什么不一样呢?

  最开始,Udacity也是和大学合作,把大学的课程录制好放到网站上来,让更多人可以远程参与到这些美国顶尖大学的课程中,但是,Thrun发现,很少人能够完成这些课程,而且即使“毕业”了,也难以得到真正得到公司认可。

  但Thrun毕竟是在Google搞了这么久的项目研发,他发现不止Google,整个硅谷对IT专业人员的需求都非常大,但高质量、低成本的培训机会非常少,于是他为Udacity找到了一条新的路:从大学的基础教育,转向职业培训平台。

  Udacity开始和硅谷的科技巨头们,比如Facebook、Google、微软等合作,推出了“纳米学位”(nanodegrees)。不仅有视频,还有自己的学习管理系统、编程接口、论坛和考核机制等等,只要学员们学完课程,并且通过第三方考核者的考核,就可以拿到“学位”。

  这个模式一下子促成了Udacity的爆发:

  一方面,这些公司会付费参与到课程设置中,提供教材、导师和资金,推出诸如“Android程序开发”、“数据分析入门”、“A/B测试”、“机器学习”等车程 ,甚至派出明星讲师教课,比如我们YouTube 创办人陈士骏等,以获得合格的员工;学员也乐于支付费用,因为他们不仅学到了技能,而且如果通过最终的审核,就可以获得这些公司承认的“学位”,有机会获得面试(据说已经有一些学员在Google找到了工作);而对于Udacity来说,不仅找到了盈利模式,收入每个月增长了30%开始盈利,而且学员的课程完成率暴增——在早期的大学课程里,只有2%的人会完成这些系列,但是有了“纳米学位”,后续的反馈、辅导和认证机制,完成度据说上了90%。

  现在Udacity的国际版课程是200美元一个月,一个课程通常会持续4-12个月不等,虽然时间灵活,但是一周最少要保证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它也想出了很多激励机制:有的课程,只要你可以在12个月内顺利毕业,它就会退回一半的学费。

  

  是不是马上就想打开来试试?不过,由于它的教学视频都托管在YouTube上,所以到了国内……你懂的。

 

  但根据PingWest品玩获得的消息:Udacity的上海团队已经在两个月前成立,正忙着公司注册和本地化服务,随着这轮资金的到账,或许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中国用户们就可以不翻墙地在Udacity上学习YouTube 创办人陈士骏、孵化器Y Combinator合伙人Aaron Harris和Kevin Hale等明星讲师开授的课程了。

  就在前不久的TechCrunch北京大会上,我们和Udacity的亚洲负责人沈昱聊了聊。沈昱透露,即使是在此前只能翻墙使用的情况下,中国仍然是Udacity学生数量排名前十的市场,所以他们越发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

  沈昱说,Udacity两个月前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团队,负责公司落地中国的一系列动作,包括公司在中国的注册、本地化服务的上线等等。总而言之,希望年底年初有可以完成课程在本地的上线,也就是说,

  “以后看Udacity不用再翻墙了。”

  沈昱说,整个Udacity的完整体验都会逐渐在中国落地,包括项目基础、Udacity特有的第三方“审核(Review)”机制等等,在中国,他们也会找有专业的人来担任“毕业考官” 。在她看来,Udacity并非要代替大学,而是对大学教育的一个很好补充和延伸。

  “在我看来,我们目前的传统大学是不会被代替的。在大学里学了很多不同的东西、见到不同的人,这部分不会改变。但是大学毕业后呢?教育是Lifelong的。

  而且,我们改变的部分是大学的‘强制性’,比如你一定要按照学期节奏来学习、即使不喜欢也得学完等等。如果你对专业完全没有兴趣,为什么不能早就改变?工作不是Straight Line,为什么学习就必须是呢?”(Vicky Xiao)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