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无疑是中国制造节日最成功的人,活生生的把双11从“光棍节”制造成“购物节”,我这样的单身狗已经很可怜了,还要从我们身上赚钱,还有人性吗?!……
2015年的双11,仅仅用了12分28秒,天猫交易额突破100亿元,17分58秒,天猫移动端销售额过百亿。36分钟,京东双11下单量整体超过去年1400万的成单量。而与阿里结盟的苏宁则在零点开始后1小时内全网销售订单量同比增长389%
用马云的话来讲,“双11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天中国消费者释放出的消费欲望大的令人可怕,让国外媒体都为之侧目。而随着近些年中国互联网的进化,双11也不再是单纯的电商平台之战,而逐渐演化成为巨头生态链之间的对决。
2009年,他们都在忙什么?
2009年,双11作为“购物节”还未推出之前,阿里还在香港上市,市值徘徊在900亿港元左右,不足腾讯的一半,甚至还低于百度的市值。那时的阿里更多的人仅仅只是把它看作一个电商购物平台。
而当时的马云可不这么认为。在2009年5月,马云在一次演讲中称,“在未来十年,微软会成为我们的对手,谷歌会成为我们的对手,沃尔玛会成为我们的对手,传统的势力会成为我们的对手,怎么办?乐趣。”不久之后,阿里发布新的十年战略框架。
同样在2009年,随着中国移动、联通相继推出3G业务,移动互联网时代终于拉开了大幕。那一年中国联通正式引入iPhone,“卖肾”成为一个热门词汇。那一年,从金山引退的雷军感觉到互联网将会出现变化,手机工业将进一步出现互联网化,四个多月后,小米成立。
而那时候的刘强东也没有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不过对于2009年的刘强东而言,日子过得也并不轻松,在阿里的阴影下,京东完成了3C产品布局,并重点发展线下物流,逐渐形以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物流中心,这在后来也成为京东与阿里竞争的杀手锏。
在2009年吸引媒体的不是阿里与京东的猫狗大战,而是苏宁和国美的“美苏大战”。那时候的苏宁和国美正如日中天,就在前一年国美董事会主席黄光裕再度问鼎胡润百富榜之大陆首富,然而此时的国美却已陷入危机。
就在黄光裕问鼎大陆首富同一年末,黄光裕因商业犯罪被刑拘,09年1月辞去国美董事会主席职务。而在围绕着国美的控制权,陈晓和黄光裕又展开旷日持久的大厮杀。
曾经被国美压制的苏宁却迎来高速发展和扩张,2010年市值超过国美3倍。2009年,苏宁推出自家的电商平台“苏宁易购”,而直到2011年国美才上线自己的网上商城,在零售和电商领域,国美越来越边缘化。
双11,都带给他们什么?
2009年,作为阿里双11元年,这一年淘宝商城的单日交易额达到5000万元。2010年,双11单日销售额达到9.36亿,每秒超过2万元的交易。2011年双11,淘宝商城和淘宝网联合促销,创下52亿的记录。
2012年双11,天猫与淘宝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其中,天猫是132亿,淘宝是59亿。2013年,天猫双11总成交达到350.18亿元。2014年天猫继续在双11上狂奔,交易总额一举达到571.12亿元。
此时的阿里已经比肩世界互联网巨头,在2014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基本接近亚马逊和eBay的市值总和。曾经的BAT中百度已经掉队,而马云的身价一度也超过王健林,跃为内地首富,发扬土豪的任性,买、买、买,恨不得买下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在2009年的双11活动中,单店销售额最高的是杰克琼斯的500万。而在2013年,这组数据变为5.53亿,增长了100多倍,而创造这组数据的正是雷军的小米手机。在2013年的双11上,小米在天猫上销售手机34万台,成为手机品类电商销售的冠军。2014年双11,小米在天猫上销售手机116万台,销售额为15.6亿元,成功卫冕。
雷军的成功捧红了“互联网思维”和“风口上的猪”,而小米作为一条鲇鱼则激活了国产手机这个市场,引发了新一轮的互联网入口之战。这几年,凡是有小米出现的地方必有纷争,国产手机厂商一边模仿小米,一边痛斥小米,然而无论怎么痛斥,最后都走向通往“小米”之路。
而成功把自己塑造成阿里对手的京东在2010年也推出类似的“618店庆”,不过自High的成分过多,群众却大多不买账,于是2012年的时候京东把目光投向了双11,打着同样主意的还有国美在线、苏宁易购、当当、易迅等电商平台,后来更是发展成为几乎所有电商的促销盛会。
双11也京东也尝到了甜头,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京东在双11期间成交量超过680单,成交额高达35亿元,是2012年双11的3倍,而在2014年腾讯入股后,京东在双11当天的成交量超过1400万单,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双11带给阿里和京东不仅仅是成单量和销售额的暴增,还有自身品牌大面积、长时间的曝光和公关的需求,甚至以此为契机,成为互联网巨头生态链之间对决的练兵场。
2015年的双11,我们看什么?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2015年的双11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晚会看!马云简直是要把双11变成“春晚”的节奏,而京东也不甘示弱和央视合作也在同时间办了一场晚会,双方又是争夺大牌明星,又是发红包、抽奖,简直不要不要的。
然而抛开这些噱头,我们深入一下会发现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开启频繁的入股、收购、合并之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者的体量越来越大,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有:
腾讯战略入股京东,阿里入股微博、收购优土,阿里、苏宁相互持股,阿里入股魅族,苏宁与万达达成战略合作,京东入股永辉,阿里兴建菜鸟物流,投资收货宝,京东力推到家服务,阿里孵化出蚂蚁金融对决京东金融……
以京东现在的体量是无法对抗阿里的,所以京东做了一个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找了一个背后的男人——腾讯。从这些投资、入股、收购中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和京东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最初的入驻卖家争夺,延伸到物流、流量入口、线下布局、金融,甚至电视台办晚会等方面。
以物流为例,京东自建物流的模式初具成果,在一线城市中心区域基本可以做到当日到达。而阿里选择和收货宝合作,建立菜鸟驿站,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利用社区附近的便利店、小超市等实现收货、寄快递等业务,并且这个服务只有在淘宝、天猫购物收货是免费,如果是京东等其它电商平台,则需要付费。
在流量入口方面,今年最直观的表现就行,打开微博,你以为进了淘宝,打开朋友圈,都是京东的广告。腾讯入股京东,带给的不仅仅只有资本和入口的支持。腾讯在几年在互联网的布局不弱于阿里,在其它方面腾讯都给予京东支持,做不好电商的腾讯把希望都寄托在京东身上。
而阿里收购优土,入股微博,甚至有传言称要收购微博,一是为了流量和品牌宣传需求,二是,微博是微商天然的温床,三是为了弥补阿里在社交方面的缺失。阿里虽然也投资了陌陌,入股微博,但与腾讯之间仍然差距太大,为此阿里不惜把支付宝大改版,把“朋友”放到一级界面。
当然在2014年阿里还有一个大动作便是战略投资魅族。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是相互推动的,作为移动互联网主要的承载体,智能手机也会成为未来物联网的入口。小米的迅速庞大无疑让传统互联网巨头胆战心惊,正如QQ最初作为IM工具成就腾讯。
而京东显然没有这么财大气粗,只能把宝押在智能硬件的创业者身上,于是以老板娘命名的“京东智能奶茶店”开业了,主打的便是智能硬件孵化。
线下布局无疑会是阿里和京东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O2O必然的趋势。阿里选择和苏宁合作,对京东的伤害蛮大的,虽然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但是永辉的体量无法和苏宁对比,股价为此跌了不少。不过京东目前力推到家服务,并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也开始发力建立线下“帮服”店,虽然与阿里仍有差距,不过基本上把其它竞争者甩到身后。
互联网金融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竞争,也是阿里和京东未来的主要盈利方向。双方从理财、信贷、支付、基金、保险、众筹等领域展开厮杀,蚂蚁金服已经启动互联网推进器计划,计划在5年内助推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升级,而京东也不甘落后,在众筹、保险等方面做的风生水起。
具体到今年的双11大战中,蚂蚁花呗给女性用户派发“双11”消费额度,额度从200元-10000元不等,用户可以在支付宝钱包的蚂蚁花呗页面里直接领取。而京东白条则狂撒4亿元,除了会发3000万元的优惠券外,还大打免息牌,可谓猫狗打架,银行遭殃。
对于马云而言,电商平台只是帝国构建的基础部分,从这一方面来讲,阿里和京东不能算是同一体量的对手,阿里面对是腾讯和京东的联盟。如前文所讲,双11之战也不再是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而是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互联网巨头布局中最好的练兵战场。
放在数年之前,我们很难会想象互联网真的有一天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和影响力更是让我们感到一种不可思议。当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介入我们的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时,真的会如同马云所说,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张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