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互联网里,泛出了一波又波浪口。比如成就了挂牌上市的行业翘楚,抑或脱颖而出的独角兽公司。
而作为这些相对成功的企业里的员工,若论吸金能力与指数,设计师已经在向前面的高手们,发起挑战。
如图所示,设计师的身价,就像北京的房价一样,攀升势头迅猛。当然,前提条件,你必须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何为优秀的设计师?
网络上的定义是:在某个特定的专门领域,创造或提供创意,并利用绘画或其它各种以视觉传达的方式,突显某种商业价值。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设计师,脑洞大开是基础,勇于尝试是习惯,标新立异是思想,解决问题是核心。
其实这些标签,也是很多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物色与考量设计师的标准。比如Facebook的设计总监Julie Zhuo曾坦言道,设计师就是要尝试最前沿的事儿,而不是用数十年的经验来精雕细琢。
如此这般优秀的设计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呢?
产品的颜值担当。以往的设计师只是那些技术大咖们的绿叶,在产品开发的终点站,修饰一番。现如今,设计师也要在舞台上扮演主角了。
比如,苹果公司的新款MacBook,单从芯片运行来看,它的速度是低于上一代MacBook与MacBook Air的,为何还会有那么多的果粉争先抢购呢?不就是它的工业设计(端口的简约性+浑然天成的便携性),令那些善男信女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么!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你的产品如果长得中规中矩,可能你的业绩也会中规中矩,甚至入不敷出。
把设计放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并非只有苹果这么干。耐克甚至还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属性的设计体系,据说他们家CEO马克·帕克就是设计师出身。
这么做,不仅仅是提升产品的颜值系数,更重要的是,科技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促使用户的痛点,转移到了对产品体验设计的重视。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不是每天捧着手机,沉浸在社交、资讯等模块的设计里,玩得不亦乐乎呢!
既然设计师这么受企业青睐,为啥我不去干设计呢?两个字,太难!
设计是一门(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学问。无论是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网页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就算你埋头苦学,领会了那些繁杂的专业知识,等到上手操作时,搬出再全面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如同金庸小说里所描述的,口诀+招式才能学得真本事,不然杨过也不会受赵志敬欺侮了。
前段时间我接触了一款叫“嘿设汇”的APP,是专为大学生与设计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设计的服务软件。
这款APP让投师无门的我,找到了学习设计技能的方法。线上查找一些入门的学习课程,以及官方认证的设计师培训机构,然后约定时间,到线下机构接受实际操作培训,等到学有所成,嘿设汇还提供相关职位推荐服务。不知不觉中,我享受到了O2O带来的便捷与愉悦。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过年休假时,大四的表弟,曾一脸茫然地问我:“学了四年的(土木)专业,临到毕业却发现这不是我的「真爱」,将来找工作可咋办啊?”
我反问他:“那你的「真爱」是啥啊?”
“我想干设计,做苹果产品那样的设计!”表弟像宣誓一般地说道。
这个小95后,是苹果产品的脑残粉,特别迷恋苹果产品的简约设计风格。听说这个寒假,把《乔布斯传》这本书研读了两边。
后来,我告诉他可以先去嘿设汇里看看,起码你得先入门,才能真正踏入设计师这个行业。
一周之后,表弟发微信说,他已经开始在培训班里,正式接受设计知识的洗礼了。还连发了三个得意的表情。
我问他:“培训班靠谱吗,不要去小机构,都是蒙人诈钱的”。
他答道:“靠谱,就是嘿设汇推荐的线下培训班。现在那些基本的操作,我都学会了。对了,他们还说等我学有所成后,还帮我推荐工作呢!”
说完,他给我发送了一个大红包,以表感激之情。
这段小故事,纯属我的生活场景,不含半句虚构成色。同时,这也反应O2O这种模式的应用场景,已然渗透到大学校园里了。据说,嘿设汇的创始人高辉,也是一名90后大学生,入校来就热衷于创业活动,最终以敏锐的洞察,在校园里窥探出一条商业机遇,即解决学生学设计的实际操作需求,并成立了一个设计培训机构。三年后,“互联网+”风潮涌来,高辉又进行创业升级,立志打造一个资源整合平台,也就是现在的嘿设汇。
虽然这个平台目前的受众用户还是以大学生居多(60多万),不过它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对于像我这样“半道出家”的设计爱好者,同样适用。比如,免费的设计视频课程、免费的10万套设计素材,以及丰富的社区互动等。如果以商业人的视角来看,这个平台的前景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也是为什么,嘿设汇在一年内就拿到了千万级的 Pre-A 轮融资。
所以,归根结底,一个人的才情,在于他内外兼修的模样,而一件事的价值,在于它整体创造的模式。诚如嘿设汇的一条龙O2O服务:线上以优质内容、免费服务获取用户,线下与设计机构、企业合作,打造设计师的在线学习、线下培训、精准就业完整链条。或许,这种整体的一条龙O2O模式,也会对其它行业有所启迪,并产出相应价值。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周愔(zhouyi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