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MMM社区被点名,骗子也搞去中心化

17.jpg

 

   在传入中国不到一年时间里,通过高息和拉人头方式疯狂蔓延的“MMM金融互助社区”,其风险性再度引发监管层关注。

  在银监会、央行等先后3次对其提出风险预警后,27日,央行官网再度发布《防范‘MMM金融互助社区’ 风险,谨防利益受损》的公告,对这种所谓“金融互助”模式进行预警,并明确其具有传销和非法集资性质。相较此前三次对金融互助类理财的警示,这一次 “MMM”被直接点名。

  一个传销金融产品能够四次让银监会和央行发警告,还真是不太多见,为何多次警告不能组织MMM的传播,这件事情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一、 老骗局的进化

  查尔斯·庞兹(Charles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子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

  然后,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在中国,从改革以后,所谓的非法集资案都是这种骗局。80年代,这种骗局比较原始,就是简单的给予高利率回报,不断借新债还旧债支付高额利息,资金链断裂,组织者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90年代以后,这种骗局发展为实体掩护,搞出来一个看似实业的东西,而且有高额利润回报,其本质依然是借新债还旧债和高额利息诱惑,到资金链断裂为止;2000年后,这种骗局演化为确有实业确有盈利,但是其利润率远不足以支付其融资所需的高利率。本质上依然是借新债还旧债,资金链断裂跑路。

  现在跑路的自设资金池或者自融的P2P,是这种骗局的互联网进化,本质上还是高收益,借新债换旧债,最后跑路。

  而当借新债换旧债的骗局再进化,MMM这种去中心化的骗局就粉墨登场。

  二、 MMM的骗局去中心化

  前面我们列出来自80年代至今的庞氏骗局进化,但是无论哪一种进化,都是有一个明显的受益人与发起人。就是一个骗子头目,无论是个人、实体公司还是P2P公司,大家的钱都是给他的,跑路的也是他。无论通过什么模式,都可以找到责任人进行打击。

  互联网的出现,让发起人可以在异国他乡遥控,但是银行账户是可以监控的。所以这类骗局只要政府下决心还是可以打击的。

  而MMM的骗局完全不同,它虽然有发起者,但是钱并不是打给发起人,而在用户之间转来转去。后台系统匹配,只要后来的人足够多,提现的人足够少,这个资金链就可以维持下去。

  而发起人可以伪装成僵尸用户,把自己隐藏在千百个正常用户之中,从中骗取巨额财富,而有意思的是MMM的正常加入者在资金链断裂之前也是可以牟利的,拿不到后台数据,很难区分正常的牟利者与僵尸用户。要追查账户,就要把所有参与者的账户都追查,这显示无法办到的。

  诈骗隐藏在大量的正常业务之中,服务器在国外,监管难度极大,除了阻止用户加入,监管部门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进行遏制,所以银监会和央行要连发四次警告。而面对高利息诱惑,大量金融知识缺乏的用户根本就不会理睬什么警告。

  三、 去中心化给监管带来的挑战

  去中心化金融,大家都熟悉是比特币。理论上比特币没有价值,类似于Q币,在没有人接受支付的情况下甚至不如Q币。

  但是,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在监管之外提供了洗钱与地下交易的绝佳渠道。比特币是全球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只能阻止自己国家银行与比特币直接的联系,而无法关闭全球比特币的交易市场。

  于是本来没有价值的比特币,因为其逃避监管的作用而有了价值。

  没有一个比特币发行银行,也就无法关闭这种银行来封杀比特币。

  而比特币或者类似去中心化货币的制造者可以通过预挖预留的方法来给自己保留一些虚拟货币。

  这种牟利隐藏在大量正常的交易之中,监管也无法找出隐藏的获利者。

  当互联网把整个世界拉平之后,监管却无法超越国界与法律,这就给了去中心化机会,而骗子也就有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作者:maomaobear | 来源:iDoNews专栏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