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资本寒冬来袭,一些垂直类跨境App靠补贴、让利吸引用户的模式已经走到了死胡同。频频爆出的纸尿裤掺假事件,慢慢揭开了跨境电商上游供应链混乱无序的遮羞布。跨境电商,到了2016年,已经彻底成为高富帅的游戏。
天猫国际2015年年成交额,比去年同期大涨179%。2016年 2月2日,天猫国际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2015中国跨境进口消费报告》,截止2015年底,天猫国际共引进了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 5400个海外品牌,其中超八成海外品牌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在跨境电商这个大风口上,天猫国际到底有哪些杀器?
1、 时机恰好 尽享消费全球化红利
天猫国际大涨179%,首先来源于消费升级的红利,而具体到跨境电商领域,则表现为消费全球化的趋势。
此轮的跨境电商,青萍之末出现在2007年,第一批代购者悄然兴起,他们活跃于淘宝全球购等平台,不过区区三四百亿规模,而其真正的爆发还要等到组织化的跨境电商公司出现之后,商业力量让跨境电商规模呈现了指数化的增长,到了201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已经接近了5000亿。伴随着消费全球化红利期的到来,一系列扶持跨境电商的政策落地,2014年,海关总署正式确定跨境电商合法身份。
随后,跨境电商消费人群扩大,数据显示,天猫国际和淘宝全球购一起,将中国年轻妈妈海淘比例从2012年的2.4%有效拉升到2015年的20.1%。
而目前,这一红利期才刚刚起风,预计未来3-5年,跨境电商仍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
2,大品牌入华第一平台 5400品牌满足消费者需求
买跨境电商,追求的是生活品质,因此,产品的真伪和产品的丰富度,就是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依托于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化战略,天猫国际与美国、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各国政府展开合作,在2015年共开设13个国家馆,重点引进了水果、生鲜、牛奶等各国当地特色产业。
由于天猫国际是品牌自营的模式,对于商家来说诱惑力极大。
第一,天猫国际把在运营权交给品牌方,其天猫旗舰店不仅仅是其业绩奶牛,还成为打造品牌的金字招牌。第二,相比于线下开店,有着现成的活跃用户的电商平台,试错风险很小。
以Costco为例,这家谨慎的美国第二大零售商,曾对中国线下市场进行了长达15年考察,但经过5个月快速谈判就迅速入驻天猫国际,目前Costco已经成为天猫国际上销量排行前三的商家之一。借天猫国际上日趋剧增的销量,具体承担运营工作的Costco台湾已经开始赶超日本、韩国市场,成为亚太区第一市场,过去不被游离于中国主流消费人群之外的Costco,借助天猫国际,仅仅一年时间,就成为了中国电商用户人尽皆知的著名品牌,可见,天猫国际不仅能带来业绩,还能带来极大的品牌溢价。
相反,与平台化对应的则是自营跨境电商平台。相比于天猫国际的品牌入驻策略,自营跨境电商由于品牌方无法触达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采购渠道品牌方也无法保证,可能遭遇各种售后风险。比如,过去京东上销售的花王纸尿片导致孩子红屁股,而被消费者投诉,也给品牌商带来了困扰。。
为此,海外品牌方在入驻中国市场时,更愿意选择品牌方自己能把控的渠道如天猫国际作为唯一官方渠道,花王,costco等都对外多次宣布强调,在中国唯一官方旗舰店就在天猫和天猫国际。更决绝的,由于京东未获得授权,costco甚至单方面澄清并未和京东达成合作。
3,大用户,大生态
天猫国际的迅速崛起,还有一大因素,就是依托了阿里系的固有优势,大流量、大用户、大生态。
传统的天猫和淘宝用户,都可转化为天猫国际用户。而更多热衷于进口品牌的线下高端用户,通过天猫国际跨境O2O等方式,也可转移到天猫国际。另,随着移动端的崛起,年轻用户成为天猫国际的新用户。
借助阿里强大的生态体系,九成以上海外品牌通过天猫国际也首次与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有了亲密接触。数据显示,2015年消费者在天猫国际所产生的跨境进口消费中,除了北上广深杭等中国一线城市“死忠粉”外,新疆地区进口消费已比肩江浙沪,而宁夏、陕西、河南、四川、甘肃则成为中西部地区进口增长最快省份。
在天猫所公布的跨境消费热门城市的,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有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和鞍山等能源和矿产丰富的土豪城市,还有河池市、鞍山市、庆阳市这些三四线城市。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城市,奢侈品牌尚有线下实体店,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要购买进口奢商品,最快的办法就是网购。而因为品牌自营能够保真,又能配送到农村,还有充足选择空间的,就只有天猫国际了。
当然,其他跨境电商平台,就算有引进品牌方直接入驻的心思,但因为没有阿里整合生态体系所赋予的资源、流量、用户、运营能力,可能性也不大,因此,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采取赚取差价的平台自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