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魏则西事件让百度在欧洲失去了什么?

16.jpg

 

 文/Sophia Song

由于魏则西事件,在欧洲苦心经营多年、刚刚建立起来的百度信任正面临着欧洲市场最严厉的质疑,这是百度最大的损失。

利益唯上、没有社会责任与公德、中国政府严重的监管缺失,这是欧洲市场在百度事件爆发以来为其贴上的标签。

与此同时,百度最大的对手Google却持续赢得了欧洲市场的认同。2015年,Google共去除了7.8亿条违反其政策的广告,超过1250万和药品相关的广告被清除或者禁止投放。

而百度又删除了多少条违规广告?

真实的Google到底删除了多少违规广告外界不得而知,百度是否删除违规广告外界也不得而知。删与不删却是两者对社会、对消费者的一个态度问题。

因为态度,前者赢得了消费者的尊重和赞同。尤其是在全球可以使用Google搜索的地区,Google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百度或删除违规广告的力度小而又小,或从未有删除违规广告之举,因此,消费者对百度广告竞价排名的质疑和不满从未停止。因为利益诉求,所以,百度不想删除违规广告而非无法删除。

五一期间,因为魏则西之死,百度再次受到口诛笔伐。在资本市场上,消费者开始对百度用脚投票。事发之后,一天之内,百度股价下挫7.92%,市值缩水超过50亿美元。

百度最大的损失或许不是市值大缩水,也不是中国网民的集体抵制,而是百度的国际化受到信任危机。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一个没有社会责任、以商业利益为己任的企业,是不具可持续发展的。

欧洲对百度的信任下降

“百度不是没有违法广告,删除违法广告意味着商业利益的减少。在利益面前,中国一些企业还达不到欧洲企业的高度。有些企业口中的社会责任就是一纸空文。”曾经与百度有过深度业务合作的德国企业负责人对蓝科技说。

由于魏则西事件,在欧洲苦心经营多年、刚刚建立起来的百度信任正面临着欧洲市场最严厉的质疑,这是百度最大的损失。

蓝科技记者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采访时了解到,欧洲各大奢侈品牌以及互联网广告公司都纷纷与百度直接或间接建立了商务合作,试图在2016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疲软的背景下,指望百度能给他们带来惊喜。

百度在欧洲获取的信任,源于百度为欧洲消费者提供实用的服务。比如,百度旅游在欧洲受到追捧,原因是从百度旅游获取他们最实用的信息。欧洲消费者不知道携程、不了解途牛,但大多数都会了解百度旅游。

这是百度在欧洲获取口碑和信任的重要渠道之一。尽管欧洲人对搜索工具的使用更多依赖Google,但必须承认百度在欧洲已有良好的开端,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对百度有好感并且尝试使用百度。

魏则西之死,将百度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高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面对网民的咒语,有怎样的心境不得而知。但我们能看到来自于全球的媒体和网民,对百度掀起的口诛笔伐,几乎是百度史上最为严厉的一次。

欧洲媒体更是毫不留情。5月初,欧洲各大科技财经媒体史无前例的将最重要的位置留给了百度。他们除了质疑百度,还有中国的监管部门。站在国际化的角度看,百度无疑是这次事件中影响最大的。尽管浦田系是隐形“冠军”,但其站在国际化是无法拿到台面的,跟百度不具有可比性。

百度则不同。一个在全球有极高声誉的互联网企业,以缺少社会责任、为了利益而没有底线的作法,只能得到欧洲市场的唾弃或质疑。

欧洲对百度的理性分析

其实,欧洲媒体并没有嘲讽百度和李彦宏,他们更习惯用理性的对比法发现问题所在。

做为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Google在欧洲的欢迎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当魏则西事件爆发后,欧洲媒体和网民将Google与百度进行了对比。

由于欧美监管严厉,欧盟和Google也有这长达6年之久的拉锯战至今仍未了结。过去,就算面对欧盟的控告,Google的辩护每次都是底气十足,无论是被控告反垄断或是其业务侵犯到其他公司的利益。但今天的Google不会犯类似百度这种无底线的错误,因为他们有一支超过1000名员工的团队专注于通过人工和技术手段对广告进行审核。在整个2015年,Google共去除了7.8亿条违反其政策的广告,超过1250万和药品相关的广告被清除或者禁止投放。

尽管欧盟和Google的官司未了解,但这并不影响Google树立正面形象,这也是Google的聪明之处。Google会跟网民分享清除了多少违规广告,会让网民觉得其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处处为消费者着想的企业。而百度呢,面临在中国市场一次又一次的质疑,通常都是用公关的做法化解危机。

百度多次出现质疑和爆发各种危机后,一次又一次做出高姿态,比如整改,如对涉事相对人员进行处罚,这些表面功夫并没有对百度产生实质的任何影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助长了百度的利益至上,也成为百度全球信任质疑的导火索。百度并不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小公司,发展十六年就成为全球最知名的企业,能说明百度的创新和发展模式满足了市场需求。

但这并不应该成为百度无视社会责任的理由。在百度高速发展过程中,过份强调利益或是其最大的短板之一。其实,百度的对手Google也曾经面临类似的情形。

2009年曝出的“假药广告”事件让Google曾经也遇到了上市以来最大的公关挑战,最终在2011年以5亿美元的代价与监管机构达成和解。华尔街日报(WSJ)和连线(Wired)曾在2013年对这个事件做过详细报道。

但Google却能很快自我刮骨疗伤,这是百度无法达到的高度。“不作恶”的座右铭帮助Google建立了非常好的企业形象。

国内媒体撰写的《谷歌们和美国政府是如何打击虚假广告的?》一文中称,Google作为一家90%的收入都来自广告的公司,同样在搜索结果里为用户展示广告。广告主通常在后台设定自己的最高出价——按照点击、展示或者转化都可以,然后Google通过出价、质量得分和广告评级来决定广告的排名。

同样是竞价排名,但谷歌和百度的做法有天壤之别。谷歌的做法包括广告的点击率、跳转页面的制作质量、广告和搜索结果相关性等等若干要素。包含在质量得分的评价体系里,质量更高的广告主可以支付更低的费用得到一个优先的位置,所以不一定钱出的最多就能拍到第一位,而在百度钱就是广告排名的主要标准。

百度当然不希望发生魏则西事件。一是挡住了其挣钱的路径,二是要被迫迅速转变商业模式,三是莆田系作为百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一事件被迫让两者之间在合作方式上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四是百度来自全球的信任危机和商业模式之变或成为百度的分水岭。

把板子全部打在百度身上,显然也不公平

欧洲媒体除了报道了事情的起因也同时质疑为何中国有关部门对搜索监管是如此薄弱。

百度屡爆丑闻,虽然短期内用最快速的危机公关化解,但却埋下了隐患。短时间内似乎不会影响其国际业务,但长期因百度仍然没有特殊的格式来区分付费搜索以及自然搜索结果,这个因素绝对会导致国际合作伙伴和商户对其失去信心。

“百度事件会影响我们与其合作的战略规划。我们不希望让消费者认为我们是花钱买的高流量和假评价,所以未来的合作深度可能有变化。政府监管部门有很大的责任,为什么任由百度持续存在这种行为?这难道不是监管部门、医院的不作为导致百度事件发生的吗?”一位法国企业对蓝科技记者表示。

欧盟的监管方法,值得监管部门反思和学习。以欧盟为例,欧盟境内药品的上市、生产、流通和定价等都必须接受欧盟委员会及各成员国的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欧盟药品价格制定的原则是:透明、公开和非歧视。药品价格的制定与报销范围目前仍由欧盟各成员国自主制定。但是,处方药不能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宣传。

中国和欧盟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所以,指望百度做一个干净的企业,尤其是在医疗领域重新打造商业模式的前提,必须是中国的监管部门、药品生产和流通,以及医院等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监管规则。最重要的是,必须要严格执行。否则,没有完善的制度或执行不力,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百度。

如果再有第二个第三个百度出现魏则西事件,世界将会对中国整个国家产生信任危机,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这是更可怕的。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图片来源:百度图片,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关于蓝科技(www.lankeji.com)微信公众账号(chinalankeji)新浪微博(@中国蓝科技)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