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不会继续在巴西发布新手机,至少短期之内不会。
2015年7月时,小米正式进军巴西市场。并在巴西设立了官方分支机构。
和印度一样,巴西智能手机市场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手机市场之一,每年的销量都要增长50%。小米踌躇满志。2015年进入巴西市场之后,小米官方在巴西推出了2款手机:红米2和红米2 Pro,但是巴西市场的激烈竞争让小米巴西战略出现了180度大转弯。
小米暂时不会在巴西发布新手机,团队也将会返回中国。对此雨果·巴拉的解释是:“在巴西,生产规章、在线销售的税收政策不断变化,我们决定短期之内不会在巴西发布新产品。虽然粉丝期待我们推出新产品,但是根据目前的状况,我们觉得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原本小米计划在巴西当地生产智能手机,现在看策略也完全被打乱。巴拉称:“我们会根据不同的产品做出决定,看看它们应该进口还是在巴西当地生产。如果当地生产相比进口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就会在巴西生产。”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国际化的道路又并不平坦。小米的国际化道路应该如何走呢?华为可以为师。
一、真实世界
中国的企业家基本都是在中国社会中成长,习惯了政府大包大揽的中国社会。他们对国外的了解,大多也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什么民主,法制,规矩,合同……。
清洁的自来水是理所应当的,稳定的供电的理所应当的,公路是理所应当的,铁路是理所应当的,治安是理所应当的,基础设施是理所应当的,统一的市场是理所应当的……。
而在真实世界中,这些理所应当是不存在的。中国,美国,日本,西欧的理所应当。到了拉美,印度,东南亚,非洲就没有那么理所应当。
在一些落后国家,走在大街上被抢劫枪杀是理所应当的,政府命令不出首都是理所应当的,饮用水里面漂尸体是理所应当的,经常停电是理所应当的,公路划地收费是理所应当的,铁路晚点超过24小时是理所应当的。税收各自为政是理所应当的。
在中国一些根本就不用考虑的问题,到了一些国家就成了致命的问题。本土化生产,当地的工会会要了企业的命。在当地销售,仅仅是物流成本就远远超乎想象。
一些市场只是理论上看到的,但是想吃到,远不是物美价廉就行的,这才是真实世界。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把其他国家当成中国,碰点钉子就难免了。
二、华为的巴西是怎么干的?
小米这次撤出巴西,其实华为也很重视巴西的业务。早在华为进军手机之前,华为就已经在巴西耕耘了10年了。
华为用高薪,把中国员工派驻到巴西,从市场销售,渠道建立,到本土化生产,中国的理念与当地的具体情况不断碰撞,华为也在不断调整。
通过年复一年的派驻,年复一年的雇佣巴西本土员工,年复一年的吃亏,应对巴西的税收法律,应对巴西的具体国情。华为开始一点一点的找到门道。
华为在巴西整整赔了10年钱,但是这10年的巨额亏损让华为交足了学费。经历了长期的碰撞之后,华为终于在巴西站住脚,开始盈利。
而巴西只是一个缩影,华为在全球都是这么干的。条件更恶劣的非洲,中东,甚至战乱地区都有华为员工的身影。
在阿富汗,恐怖分子因为信号不好,甚至威胁要炸基站。
长时间的投入,派驻,了解,碰撞,调整,才能吃透当地的情况,取得商业成功。
小米一年就撤,或者是对困难预想不足,或者是太急功近利了。
三、国际化没有近路,华为可以为师傅
目前,小米手机已经遇到瓶颈,小米米家虽然势头不错,但是还弥补不了手机的销售额。很长一段时间,小米都离不开手机。
而手机国际化,去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是必须的出路。小米曾经想把小米中国的成功复制到全球,以为物美价廉就能成功。
而事实上,国际市场的水没有那么浅。小米要国际化,就必须一个堡垒一个堡垒的啃骨头,长期的投入融合才会有市场。
华为全球投资,小米也许比不了,但是针对印度,印尼,巴西等几个人口较多,增长较快的市场写一些功夫还是很有必要的。
华为能赔10年,小米能不能坚持5年,浅尝辄止恐怕在哪里都不行。
小米要国际化,华为可以为师。
作者:maomaobear | 来源:iDoNews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