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技术战争:70%的AR/VR智能设备企业将倒闭!

 
前      言
 
美国有一部深刻揭露资本的电影
 
《华尔街:金钱永眠》
 
这里面有众多的经典语句
 
Every dream has a price,The main thing about money, it makes you do things you don't wanna to.
 
每个梦想都要付出代价,钱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这是一种世界,也是一种游戏,终究或许还是一场梦。
 
 
如果说2016年最火的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词就是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有的单凭专利和概念视频从阿里、Google等巨头处融得巨额资金,比如Magic Leap;有的当做手机业务失利后的救命稻草,例如HTC和锤子;有的厚积薄发,凭借着HoloLens一战成名!
 
 
那么在2020年,AR/VR行业又会如何哪?
 
 
援引市场调查机构Digi-Capita做出的预估报告,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AR比重为90亿;VR比重为30亿)。毋庸置疑,VR/AR是继手机、平板之后摆在厂商面前的诱人蛋糕,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智能手环、手边、VR眼镜、VR购物、AR空间设计、VR影视……仿佛我们即将进入智能时代。
 
71d6995ad6ac15fc714aa336dd81944f.jpg
 
但,且慢,对于资本市场的微妙变化,创业企业感触最为灵敏。俗话说“以史为镜”、“前车之鉴”,在智能设备成为热潮之后,不妨泼盆冷水:高达70%的淘汰率、依靠巨头才能勉为其难支撑的企业,智能设备企业会是下一个倒闭潮吗?
 
 
目前看,99%的几率。
 
资本的热潮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如果你还有印象,一定不会忘了2015年的O2O大战,资本催热了很多创业企业,很多看似是用户需求的产品最后都只是一场泡沫。还曾记得在媒体、朋友圈流传着一份O2O的死亡名单,揭露了O2O创业风光背后“尸横遍野”的现状。16个领域的数千家O2O倒闭项目,其中外卖、洗车、教育、旅游等领域成为了倒闭的重灾区。
 
f6586cc884d342773cb8d3bda113e2ae.jpeg
 
那么,目前AR/VR的发展是如何呢?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前新浪联席总裁兼CTO许良杰表示,2014年中国共有200多家做VR头盔的公司,2015年只剩下60多家,2016年马上过去,这个数字已经到了40家左右了,高达70%的淘汰率也无疑证明了智能设备企业将是下一个倒闭的风口。
 
在肯定AR/VR业务在未来成长为科技中流砥柱的同时,大部分企业会在这场浪潮中折戟。究其原因固然有国内外互联网公司庞大体量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自身短板将极大的制约企业发展,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关门歇业。
 
 
智能设备企业有多少钱可烧?
 
竞争是AR/VR行业前行的驱动力,竞争同时也造就了AR/VR企业的英雄冢。诚然,今年智能硬件风,但是很多看上去很高端的技术,让人看上去眼前一亮,觉得很奇特的技术,但是细一想又不知道这个技术用来干啥,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产品也并没有做到最适合大众去用,还仅仅只是在概念展示阶段。这片新蓝海也源源不断的吸引大量企业涌入,可是行业框架已经基本成型。
 
 
阿里巴巴宣布成立VR实验室,首次对外透露集团VR战略,而之前阿里还领投AR增强现实企业Magic Leap的7.94亿融资。同时,淘宝未来的购物也将使用VR。腾讯则公布Tencent VR 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系统阐述腾讯在虚拟现实领域的规划。小米之前宣布成立探索实验室,第一个项目就是虚拟现实(VR)。
 
 
在面对来自科技巨头的竞争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来看,AR/VR企业的核心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铺设线下体验店。但这肯定是一场比O2O更为惨烈的烧钱比拼;其次构建硬件+算法+内容的生态圈,吸引开发者抢夺用户必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面对这样的资金洪流,又有多少初创企业可以“经历风雨得见彩虹”哪?门票过高吸引不了顾客;门票过低,亏本赚吆喝又能持续多久?
 
 
AR/VR的出路在哪里?
 
 
AR/VR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模糊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如果将AR/VR技术比作一个人,现在的TA只是蹒跚学步,TA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因此也存在无限可能。
 
 
但不可忽视的目前智能设备行业存在的问题:
 
 
“假风口,伪需求”产品研发技术与市场不匹配。目前很多硬件研发出来的产品还很难应用到市场,抱着等市场成熟的时候再去抢占,号称为风口,但是很多时候风口未到就死掉。
 
 
“贴牌无核技术难成长”:这很好理解,产品技术没有抓到核心:目前很多大企业在投资战略上也是从根上找投资,这就决定了其在发展战略上不会投资很多成长起来却没有核心的企业,这种企业在发展初期感觉发展迅猛,但是没什么核心技术,而现在这种类似于于小米的品牌贴牌战略很难成长起来,所以也会死掉。
 
 
“扎堆抄袭一窝蜂”:目前智能市场的火热和时机,资本等都有着关系,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户习惯也都形成,要想在下一个“风口”来临之前抓住大机会必须要是一个新的产业,人工智能被推上了舆论浪尖,有了资本的推动,市场就热,一热各种妖魔鬼怪就过来抢地盘,导致同质产品过于严重,未来必将会出现一波厮杀,死掉也是很多企业的无奈。
 

写在最后:
 
国内VR创业者有什么启示呢?首先要有立身之本的硬实力,将内容与硬件的双轨发展或许才是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其次,学会抱大腿,BAT等巨头的支持是可以烧钱,进而获得发展的契机。最后,AR/VR企业人次的储备是未来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毋庸置疑,VR/AR是继手机、平板之后摆在厂商面前的诱人蛋糕,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智能设备是肯定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但商业是不会以任何人的美好梦想发展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量级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厮杀倒掉。虽然说现在AR/VR的寒冬到来,但对于创业者来说,正好可以挤压泡沫使得更多的真正优质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投资,更好地成长。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