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生 11月17日消息,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乌镇举行,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小川在今日上午发表了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第三次退潮即将来临。
王小川认为,大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重要突破是在语音和文字方面,但图像、自然语音处理的发展是缓慢的。他提到,作为产品经理,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三个方向:识别、创造与判断,而其中有重要意义的是在判断。在过去,传统方式是将规则交给机器,而未来将要将目标交给机器,让它能深度学习。此前他特别好奇Alphago在下棋的第四局输掉了,但问过工程师后发现其实这不是程序有bug,而是深度学习的体系有瓶颈。
深度学习体系不靠谱之处
第一,语音识别靠谱吗?许多技术在安静环境下识别可以达到95%甚至到97%,但有噪音的情况下识别率就下降,“那么如果有两个人说话呢?无解。”王小川曾经咨询过学术界的人,发现这个人与机器在人工识别的差别在于如何解决问题,一位博士说,但凡两个人说话只要有一个人有差别人就能辨别出来,但机器不能。
第二,语义靠谱吗?在一款产品的测试中,机器的表现非常惊艳,但是有个环节是,如果你问是否需要停车位,回答我没车,机器是理解不来的。“今天机器在自然语音处理方面还远远不够。”王小川分析说。
第三,无人驾驶靠谱吗?无人驾驶对于见过的场景、使用过的场景表现非常优异,但使用的场景不止于五环路上,现阶段的无人驾驶还需要辅助驾驶。
人工智能热潮的退却
事实上,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历程中,除了自身内部技术的突破和革新,外部资本的推动作用同样不可或缺,而人工智能同样如此。2010年以来,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相对应地,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资本形成总额(GCF)在此期间也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这里两者的关系呈现正相关性。
在2014年到2015年之间,人工智能企业新增数量出现了增速放缓的阶段,与此同时GCF也出现了持平的状况。这说明2015年以后投资机构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增速已经有放缓迹象,不过,AI新增企业数量和投资金额依然维持在高位水平。
中国过去6年资本形成总额超过了之前30年的总和,过去两年中国新增加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在过去一年中,中国大陆在AI领域共涉及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202次的投资,规模很大。
最近两年来,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明显加快,不过平均每次交易额却没有明显增加。结合上述的数据结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GCF在近两年增速双双放缓“来看,是不是暗示人工智能的风口已经过去了?
国内投资机构参与融资的领域遍布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应用场景,包括计算机视觉、AI算法、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无人机、智能机器人,以及各种传感器、语音识别、激光雷达、计算芯片等硬件领域。
在中国来说,其实并非投资机构对AI不买账,而是令资本青睐的优质创业企业太少。相较于O2O、直播等领域,人工智能创业门槛极高,该领域的明星创业企业均有极强的技术背景,行业人才较为稀缺,一般人难以进入,这导致了行业创业公司的数量较为稀少。
在今年完成融资的企业中,天使轮企业仅有6家,占总数的26%,可见AI领域虽然红得发紫,但是新晋企业的数量不多,优质企业就更为稀缺,可供投资人选择的标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