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界

为什么德国不关注乐视造车 而称其“富翁”?

 【蓝科技】宋扬

贾跃亭并未食言。

在2016年四月那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上,贾跃亭放出豪言,称LeSEE汽车的定位是“超高端的D级互联网智能无人驾驶电动汽车”,更重要的是,乐视汽车为百分之百自主研发,是中国汽车产业迈向世界前沿坚实的一步。

新年伊始,由乐视投资的美国初创公司Faraday Future举行发布会,这次他们真的拿出了一辆外形酷炫、性能全方位超越特斯拉的汽车——FF91。

FF91甫一亮相,有粉丝的尖叫也有市场的质疑,有人在关注乐视造车,也有人在关注如何融资圈钱。

德国这么看乐视造车

不管乐视会造出什么样的车,不论乐视是否以圈钱为目的,但至少你要承认,乐视每一次的动作都会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目光。

当FF91来自到舞台中央时,贾跃亭还在现场演示了新车的“自动泊车”功能,没想到按下“自动泊车”按钮之后,等了好久车依然没有动静,颇为尴尬。FF设计副总裁Richard Kim连忙打圆场说:“看来今晚这车有点懒,开始你的演讲吧。”

做为全球汽车行业最有话语权的德国,对乐视汽车的关注反而是从另一个层面,即德文媒体对这场发布会的关注纷纷集中在贾跃亭这一“来自中国的百万富翁”以及发布会现场发生的“小意外”上,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对乐视汽车梦的调侃。

来自德国的媒体或是民间,对乐视造车的怀疑是骨子里的,因为他们认为没有技术、基础和经验,仅凭外部资金就能造出与众不同的好车,这是不太可能的。

例如谷歌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离不开宏大的道路导航系统,苹果在医疗领域的探索离不开其多年来通过iphone追踪的健康信息,而横跨消费电子、专业电子、游戏、娱乐等领域的索尼,更是从五十年代起就是图形影像领域的霸主。

与这些经典案例不同的是,乐视似乎一直热衷于抢占市场,而忽视了产品本身。没有优秀的产品,就意味着没有成熟的研发、销售、售后服务体系,在环环相扣的市场运作中,还没有一次成功的经验。这样的乐视根基尚且不稳,汽车梦自然让人难以信服。相反假如今天奥迪宣布开发视频网站,相信并不会有太多的质疑。

事实上,自贾跃亭宣布进入汽车研发领域起,国内外媒体就一直对其持观望态度。即使是FF91这样一件“完美”的作品,也未能阻止外界对乐视汽车的质疑。

纵观乐视集团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乐视的业务范围之广,大多数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然而从乐视网到乐视移动、乐视影业、乐视体育、网酒网等,无论在哪个领域,乐视似乎都是浅尝辄止,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产品在某一领域拥有绝对优势。

乐视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正是在1995年至2001年互联网泡沫期间,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模式。这些互联网公司依赖于尽快地拓展客户群体,以长期净亏损为代价,营造出欣欣向荣的假象。

乐视造车速度超过宝马奔驰

在互联网泡沫消退后,仍然有一批公司,如Google、亚马逊、Netflix等凭借自身的价值存活下来,并且在市场肃清之后迎来了真正的繁荣。他们在病态的环境中依然冷静,他们证明了技术才是科技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换言之,是对技术的追求让他们在金融海啸中依然立于不败之地。

反观乐视,除了没有尖端技术,似乎也少了些对技术的敬畏。FF91经过了两年半的研发终于问世,而按照“全球整车开发流程”,一款车型的研发周期需要四年左右。相比奔驰、宝马等老牌汽车企业,以及被一拖再拖的苹果自动驾驶汽车,仅仅两年半就急于宣告成功的FF91,不免让人怀疑。

当发布会现场的自动泊车演示失败后,媒体便很快抓住这一痛点加以报道,似乎他们早有预料,这款产品并没有乐视宣传的那样完美。有评论甚至直言批评,FF91不过是另一场圈钱游戏。

对于很多科技公司而言,动辄四年的研发周期已经是难以想象了,快速融资带来的甜头更让他们对研发失去了耐心。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仅仅依靠一个点子就能融资的市场环境中,还有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做研究呢?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速放缓。全社会正在寻求经济发展“软着陆”。从过去二十年的经验看来,推动实业发展、技术进步才是实现软着陆的唯一方式。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问世,可见政府也早已意识到制造业对于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意义,希望像德国工业4.0看齐,追求经济健康发展。这份计划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意在根治当下资本驱动、快速为先、不可持续的毒瘤。

而在中国市场上,以科技行业为代表,急于追求资本的企业不在少数,年轻人创业热潮不减,但绝大部分创业都依赖于整合市场资源,鲜有技术创业者。长此以往我们必须思考,在资源高度整合之后,这些创业者该何去何从?

从乐视汽车梦到中国制造2025,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既是技术发展之路,更是摒弃功利心态的修行之路。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图片来源:界面。蓝科技(www.lankeji.com)文章可见微信公众号(chinalankeji)、新浪微博/博客(@中国蓝科技)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界面、钛媒体、一点资讯、麦媒、UC头条等十多家知名平台。商务合作、投稿邮箱:403546203@qq.com。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