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何去何从?现在,它正拉SaaS做“搭档”

 

伴随两会的开幕,每年都有一批经济性“网红”横空出世。2015年是“双创”,2016年是“供给侧”,今年,换成了“人工智能”。

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短短半天时间,国内有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进军人工智能产业链。而此前,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这一领域跑马圈地,早已让这片新兴市场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人工智能究竟离人们的生活有多远?它将在哪些领域抢先开辟出自己一片天?根据当前几大巨头入手人工智能后打的“生意算盘”来看,AI极有可能和云计算(尤其是PaaS)组成最热CP,合力做大2B市场蛋糕。

电影世界外的人工智能

很多人对人工智能(即AI)的认识,源于《终结者》、《机械公敌》、《机器纪元》等科幻电影。带着现代人对高度发达的机械文明的深深隐忧,这群荧屏上的高智识人工造物,具有极强的进化能力和反叛意识。所以往往化身人类的假想敌,渲染出好莱坞大片特有的末世情结和英雄光环。

不过,影片终归是影片。

现实生活中的人工智能,虽然化身“siri小姐”,机智应对用户的刁钻提问;可以光凭语音,实现室内电子设备的遥控;能在一系列指令的触发下完成“卖萌”、“唱歌跳舞”等复杂性动作,还能和世界级大师对峙,依然和科幻大片相去甚远。

8d53a7750bd60f3cbd11d404df43637a.png

据笔者观测,目前这些看起来更聪明的人工智能,从本质上来讲,主要依靠两方面实现:一,基于海量社会经济、生活图谱,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度采集,从而匹配最佳应对方案。二,通过提前输入一些列指令,指引和触发智能硬件在不用的用户使用场景下完成有限的较为复杂的动作。

前者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海量数据产生连接,迎来了更大的窗口期。网络搜索、企业级应用、社交应用三大最容易接触大量数据的业务板块,还最早迎来爆发式增长。伴随着“深度学习”(Deep Learing,简称DL)的引入,被盘活的数据,慢慢觉醒了自己的神经。

后者随着智能硬件、芯片、机器学习(Machine Learing,简称ML)等的不断完善,逐渐伸展开了手足。比如机器人客服、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最先落脚的几个领域,都开始投入商用。

因为这层关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同台亮相。一来,三大概念存在一定的业务交叉;二来,商家还舍不得放弃这一抢手的概念营销牌。

概念之上,商用之下的人工智能

1996年蓝色巨人(Deep Blue)大战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2016年阿尔法狗大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2017年初Master转场横扫九位围棋冠军;

通过人机对弈,人工智能“刷足了存在感”。而经过围棋人机大战后,其他竞技类项目如桥牌、象棋、国际象棋、汽车驾驶甚至小说、文案创作等,也随之掀起轰轰烈烈的人工智能应用热潮。
人工智能,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为什么时隔数十年后才迎来爆发?除了砖家盘点的: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利好政策、算法和深度学习的演变、GPU、图像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微软、谷歌、亚马逊、苹果、IBM等巨头抢滩人工智能带来的领袖效应以及与生俱来的“生态意识”,为整个产业添了一把火。

ba14077636063a9253ee12f4746e0a8e.jpg

据爆料,2005年前后,一大批国际巨头布局人工智能。以谷歌为例,通过疯狂地买买买,谷歌收购了包括DeepMind、Jetpac等在内的近20家人工智能公司。微软在2016-2017年间,成功把Maluuba、Genee等新型人工智能公司收编旗下。其他如亚马逊,收购了Harvest.ai、Orbeus等AI新宠,并推出影像辨识、自然语言理解、文字转换音频、安全等服务。苹果公司不甘示弱,趁机拉拢了Turi、Emotient、Vocal IQ等人工智能公司。算上facebook,IBM,Twitter,几大明星公司都已经报到。

雅虎也有此打算,2016年甚至还公开了know-how及CaffeOnSpark人工智能源代码。可惜同年以48亿美元贱卖给了Veriaon,“出师未捷身先死”。

说到“开源”,其实它也是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推手,还提前为“AI生态”布好了局。

据不完全统计,一线的人工智能玩家在近两年都亮出了自己的开源招牌。比如2015年,谷歌对外开放深度学习神经系统TensorFlow,全球开发者可以通过官网访问其源代码,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引擎。Facebook在同年12月开放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源代码“Big Sur”,主要面向程序猿“散修”。微软和雅虎的开源AI,集中在深度学习架构。亚马逊,根据自身的业务优势,重点公开了智能搜索、推荐、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国内如百度,在2016年初,开源了关键人工智能(AI)软件Warp-CTC。

各玩家纷纷开源,把“曲高和寡”的人工智能整成了众乐乐的“下里巴人”。这为人工智能行业的野蛮生长创造了条件,不过也为“假的人工智能”搭建了温床。

大咖扎堆AI 玩家各怀心思

每天诞生的黑科技那么多,拥有万亿级市场体量的也不在少数。为何,AI这副单薄的身板,可以吸引到国际巨头的广泛关注?

市场热度?跟风攀比?满足炫酷的脑洞大开?他们都是促因。不过“不赚钱的生意都是耍流氓”,对于商人来说,商业利益依然摆在第一位。

就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硬件方面,比如迎宾机器人,智能客服、无人机、无人驾驶车、智能家居用品等,都已经慢慢摆脱概念产物,成为可推向市场、获得真金白银的产品,只不过成本、品牌、安全性、智能程度方面有待提升。

不过人工智能在软件方面的表现,显然令人大失所望。

2016年10月,企业级服务巨头Salesforce宣布推出Einstein——一个以天才头脑命名的AI平台,引发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障项目成功,Salesforce在过去几年,勒紧裤腰,先后收购了9家AI公司,还把核心技术和175名专家团一股脑儿全划拨过去。

半年过后,Einstein爆出首条动态:和IBM的Watson达成合作。期间,IBM会选用Salesforce的云服务,而Einstein用户利用IBM的认知能力可以从CRM之外的非结构化数据中获取价值,比如购物、天气和零售产业信息等服务。这种接近客户资源置换的合作模式,完全颠覆了大众对Einstein的期望。

AI、云计算组合CP?

Einstein被视为“用AI武装企业级服务”的样板,可惜表现平平。

好在,新兴的人工智能推动者,很多其实正是云计算领域的重磅玩家。不管是在云业务跑道上一路飙车的亚马逊、谷歌、微软、IBM,还是后来居上的BAT。近两年,他们都走上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双行道。

比如这两大领域炙手可热的谷歌,用平行发展AI和云计算告知了一种可能性:补短。

作为近年异军突起的云计算巨头,谷歌的业务重心向云计算倾斜,不过市场占有率和营收远远落后于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最新季报显示,亚马逊2016年Q4云计算的收入超过全球市场收入规模的1/3,折合微软、IBM、谷歌三家的总收入。)

随着科技界掀起人工智能这股飓风,谷歌灵机一动,将AI作为了追赶亚马逊、微软的法宝。“人工智能将成更高级的云计算!”在阿尔法狗和李石民对弈前,谷歌大脑负责人杰夫-迪恩以这样一句话,描述谷歌AI和云计算“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目前,两者结合带来的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不过,谷歌凭借两次围棋人机大战意外成了AI界的标杆,还得以陆续在智能机器人、家居、自动驾驶、医疗等领域开疆扩土。

当然,更多的玩家实行人工智能、云计算双管齐下,是出于强化现有业务或开拓新业务结构的目的。

以阿里为例。作为阿里的“第三节业务火箭”,云计算业务保持每年100%以上的增幅,2015年云营收近13.5亿,2016年财年收入突破30亿。2015年8月,阿里推出人工智能平台DTPAI,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将其作为“阿里云产品线上的一块重要拼图,把释放人脑智能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作为一种普适的计算能力。”(阿里巴巴ODPS和iDST产品经理韦啸)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本可以融合零售、广告、物流、金融、影视等领域的丰富数据。但目前DTPAI人工智能并没有利用这一优势。商用案例,有迹可循的只有自动化智能营销工具“阿里魔镜”和支付宝人脸识别。近期,阿里云AI专家陈一宁曝出“ ET 语音识别系统”和“Bot ET 问答平台”,不过并非公布更多细节。

至于腾讯,2016年初成立人工智能大平台AILab。除了短暂亮相,动态同样少得可怜。

对比之下,百度活跃得多。不仅成立了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深度学习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以及增强现实实验室等人工智能实验室。2017年初,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亮相《最强大脑》,还狠狠地玩了把营销。 

百度押注人工智能其实有深度原因。一来有掌门人李彦宏全力推动;二来,作为未来的业务增长点,人工智能是百度捍卫BAT地位的筹码。“输了云计算,赢了人工智能,也不算亏!”不少人早在等着看BAT的又一场撕逼。

就目前而言,虽然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物联网等一样都是创投热点,在市场体量、份额、产品品类、商业模式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对比之下,云计算发展日臻成熟,加上双方的配合度非常高,业内关于“AI和云平台将成为标准的组合”的说法越来越普遍。

今年3月,人工智能被写进报告,不少实力派赛手跃跃欲试。据透露,目前包括理才网daydao、Ucloud等在内的企业云服务商都有投资建设人工智能的打算。优化用户体验?深度分析用户行为,以精准推送服务,促成交易?不管是哪种,理由都很充分。 

“概念之上”到“商用之下”,人工智能的进化史,还在书写。

据业内的分析来看,对于还处在发展早期的AI,媒体的期望和指责同时强烈。2016年,国际金融时报IBTimes曾质疑“最强人工智能比不上婴儿大脑”。即使是早期的人工智能创业者,也坦言“现在的AI才两岁半,基本没有智商可言”(iPIN创始人杨洋)。对此,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推算出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能的4阶段:

2022年,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慧水平的10%。

2040年,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慧水平的50%。

2075年,人工智能达到人类智慧水平的90%。

照此进度,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弱的可以。或因为这一点,每每史蒂芬•霍金发布人工智能“危机论”,总被视为“杞人忧天”。对于人工智能的天然警觉,是否出于科学家的“过敏体质”?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既然不是好莱坞大片的脑残粉,霍金先生也就没有为他们的科幻脑洞背书的理由。也许只因为,他的思维走得比一般人快了一点。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