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商业上干不过马云,美国企业Euronet使损招狂黑蚂蚁金服

 

把一切商业政治化、阴谋化,中国的宋鸿兵也就能逞逞口舌之快,并没有机会实践。

而借助政治利益的名义,以口舌为剑,刺杀竞争对手,则是这家自称美国公司的Euronet的一步险旗。

在和中国的蚂蚁金服竞购美国公司速汇金(MoneyGram)的过程中,后来者Euronet并无优势,其CEO迈克尔·布朗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公开攻击对手蚂蚁金服,声称后者并购速汇金,意味着“让一家中国公司掌控美国人的个人财务信息”。

此次攻击,或许迈克尔·布朗的恐惧,速汇金和蚂蚁金服的两情相悦,没有给他后来者居上的机会,因此,基于谎言和诋毁的政治化解读和构陷,成为了这位资本杀手最后的砝码。

竞购难成,Euronet着急了

要理解Euronet CEO迈克尔的政治攻击,钥匙却在商业竞争上。

这场商业竞争,波及三个商业主体。

阿里系的蚂蚁金服,无需多言。

被竞购者速汇金,是1988年成立于美国的一家汇款机构,提供个人间的环球快速汇款业务。

中文企业名为嘉银通的Euronet,成立于1994年,全球范围内提供金融交易支付服务,199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而在美国市场上,嘉银通和被竞购者速汇金互为竞争对手。

故事要从今年1月说起。26日,蚂蚁金服与速汇金达成8.8亿美元的并购协议。蚂蚁金服计划在完全稀释的基础上以13.2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速汇金全部的普通股和优先股。收购完成后,速汇金将保留其品牌和团队,作为蚂蚁金服旗下的独立单元运作。

本来好事将成,却有突袭者入局。3月14日,Euronet突然向MoneyGram发出15.20美元/股的收购要约,比蚂蚁金服的收购价溢价15%。

尽管有了更好的收购价,速汇金却依然未改初心,表示将继续执行与蚂蚁金服达成的协议,同时也会考虑下Euronet的要约。

Euronet的搅局,对速汇金毕竟也有好处,在和蚂蚁金服对谈时,有了更好的砝码,因此,Euronet的示好,还是让速汇金暗自欢喜,其对外发声说,“根据速汇金之前和蚂蚁金服签订的协议,速汇金有权进一步考虑这一要约。”

这样“不拒绝、不接受”的态度,看似客套实则倾向明显,其实是告诉Euronet,“你的示好我看到了,但速汇金对蚂蚁金服初心未改”。

为何Euronet给出了更高的价格,却依然被视为备胎,原因可能是速汇金基于长远利益的考量。

早些时候,Euronet告知投资人,如果收购速汇金成功,将削减6000万美元开支成本,这样的初心,意味着Euronet一旦成功并购速汇金,很有可能会立即裁员。而蚂蚁金服则承诺,收购速汇金之后,不但不会裁员,还会加大投入,支持速汇金在移动端布局。

因此,不难理解,速汇金对于Euronet表面客套,实则警惕。

这样的态度,显然让“备胎”Euronet着急了,速汇金是其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如果速汇金联手蚂蚁金服,后者拥有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背靠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对于Euronet来说,在商业竞争上,注定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

既然,更高的收购价格等商业时段没有如期奏效,Euronet CEO只能铤而走险,从政治维度来解构商业竞争了,开始攻击蚂蚁金服和速汇金的联手后,“将让一家中国公司掌控美国人的个人财务信息”,“将无法有效保护美国军方人士个人信息能力”,将为美国国家安全方面带来风险。

但是,Euronet 的此番表态,能不能伤害竞争对手蚂蚁金服还是另说,却决绝的把速汇金推到了敌方阵营————Euronet在攻击蚂蚁金服务,同样也误伤了速汇金,给其扣上”罔顾国家利益”的罪名,因此速汇金CEO埃里克斯·霍尔姆斯(Alex Holmes)本周在接受《金融时报》表达了震怒之情,批评Euronet 针对蚂蚁金服的国家安全指控“完全不属实”。

速汇金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斯·霍尔姆斯反驳说:“对绝大部分客户,我们收集和传输的可精准识别用户的信息十分有限,这些信息储存在我们在美国的IT设备上,我们和蚂蚁金服的并购结束后,会继续这样(保护用户信息)。”

而且,埃里克斯还补充,将继续接受美国监管的检查和审计,数据收集将独立于蚂蚁之外来运作,完全不会被蚂蚁金服操控个人隐私数据。

为了打消美国政府和美国用户的鼓励,蚂蚁金服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道格拉斯·费根承诺,蚂蚁金服并不希望获得MoneyGram的美国用户数据。“速汇金目前如何对待用户数据,我们未来也将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用户数据。”他指出,速汇金用户的个人数据,例如地址和社会安全号码,经过加密保存在美国境内。

故事讲到这里,看着蚂蚁金服和速汇金的一唱一和,是不是有点心疼成为了孤家寡人的Euronet了,估计这么一撒泼,连“备胎”资格也被彻底取消了。

Euronet是谁

那么口口声声维护美国利益的Euronet,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在被Euronet公开攻击后,蚂蚁金服也开始了公开回击。

一份于北京时间4月12日发出的蚂蚁金服公开声明中,蚂蚁金服资深副总裁道格拉斯.费根嘲讽Euronet并非真正的美国公司。

他的理由似乎很充足:东欧是Euronet的发源地,也是目前业务重心所在, Euronet在美国的总部只有150名员工,有85%的资产都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此外,基本上所有Euronet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都位于美国以外的地方,该公司在美国只有2处数据中心。

根据Euronet的财报和Euronet向投资人公开披露的信息,以及媒体报道,Euronet实在留下了太多的漏洞,让蚂蚁金服在口实上取胜。

这家自称美国公司、以美国为总部的Euronet,其名字直译过来是“欧洲网络”。其实,这名字并非虚头,东欧才是Euronet的创立地,也是目前的业务重心所在。

再来看业务分布,也很难把Euronet定义为一家纯粹的美国公司。事实上,在官网上声称其业务布局在全球160个国家的Euronet,其主要业务、营收,以及85%的资产都在美国以外的地方。

具体到营收维度,根据Euronet的财报,它只有28%的营收来自美国,在美国缴纳的税务微乎其微。去年Euronet在美国交的税为零,在过去的十年里,公司整体缴纳的所有税款中,只有4%是在美国缴纳。另外,Euronet还披露了自己因为非法避税被税务机构惩罚的事实。而且,为了避开美国严苛的税收政策,就在今年3月,Euronet还宣布自己没有意图把收入转移到美国,因为在美国必须缴税。

再从员工数量上看,根据堪萨斯商业日报的报道,Euronet在美国的总部只有150名员工。而官网数据显示,Euronet在全球拥有员工5600多人,也就是说,所谓美国总部的员工人数,不到员工总数的2.8%。

再来看看Euronet一直强调的美国用户数据保护,事实上,Euronet存放用户数据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多数都位于美国以外的地方。在美国,Euronet只有两处数据中心,而其他7大数据中心则位于美国以外的欧洲、亚洲等等。

因此,自称美国公司的Euronet,其实是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所谓的维护美国利益,也不过是口舌之辩。

更让人乍舌的是,尽管Euronet以保护用户数据之名攻击对手蚂蚁金服,但是Euronet自己却因为数据保护不力而声名欠佳,最近,因为一起大规模的数据安全事件(造成200万信用卡账号信息泄露),Euronet刚被被监管机构开了数百万美元的罚单。

以上种种显示,Euronet对速汇金的收购出自商业利益,Eurone对蚂蚁金服并购的政治化解读,同样出自商业利益。

从本质上来说,Euronet是想将通过整合行业,来实现美国该行业从三家公司变成两家公司,减少竞争;而蚂蚁金服对速汇金的收购将维持三家竞争的态势,企业竞争,受益的自然是用户。

Euronet的这一险棋,或许是利用川普竞选时大力呼吁的孤立主义,希望借势发力,化解对手的商业优势于无形。

可以说,蚂蚁金服没有政治阴谋,Euronet却有商业阳谋。

不过,商业的归商业,政治的归政治,当政治成为了商业竞争、争权夺利的工具和砝码,政治和商业都没有好下场。这一点,连商人出身的川普估计也无疑义,这位依靠“民族牌”和孤立主义上位的美国总统,在上位之后反而理性不少,审时度势多次表示,要和中国“make a deal”。

 
正在生成海报, 请稍候
商业上干不过马云,美国企业Euronet使损招狂黑蚂蚁金服
2017-04-14 21:29:33
长按识别二维码
Techsir.com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