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已经不行了,想做百度nani和阿里电流的达人快联系我吧!能赚一波是一波。”在一个因微视讨薪事件组建的达人群中,一位负责达人招募的公会负责人,正极力拉拢那些曾经的微视达人入驻其他短视频平台。
据悉,从7月5日开始,微视向公会下发今年5月份的补贴对账单之后,微视和公会的冲突随之爆发。有公会机构表示,目前他们已经与150家左右具有同样遭遇的MCN机构公司达成一致,将联合起来声讨腾讯微视这一擅自扣量扣费的行为,控诉腾讯微视拖欠达人及MCN机构公司的薪资。从告知函的内容来看,达人以及MCN和微视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对于结算数据的真实性存有异议。
整体上来看,微视这次欠薪跟之前的原因如出一辙,都是补贴机制成迷,官方和机构各执一词。这是微视在过去两个月遭遇的第二次“欠薪”风波,这次来的比上个月微视拖薪更为剧烈。
同时,多家公会也开始表达了对微视5月对账单的质疑。某公会负责人w先生表示,自己统计的金额在200万左右,但对账单上显示的金额只有不到二十万。Z女士也表示,5月对账单与自己统计的金额相比“直接少了一个0”。多家公会均表示自己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这让公会的实际收入和自我预期之间产生了巨大落差,甚至有公会表示,微视5月对账单的补贴金额只有自己统计金额的十分之一。而且“这一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且向腾讯申述时无任何反应。”
“我们5月在微视的达人已经超过500人,最后认定结算的S级内容只有几条。我们自己核算,对账单上所有B级内容都已经达到S级标准,从S级到B级是十倍的差距,还有大量视频没结算。”
有公会负责人表示:“第一次做一个项目赔钱,从来没赔过。我们机构1000多人,4个运营,结算30万。”他表示,官方说法是以他们的结算数据为准,但数据不能提供给机构,达人和机构没有数据,多少钱都是官方说了算。腾讯微视也能欠薪是之前完全没想到的,因为在以前,哪怕是小平台,欠薪事件也很少遇到,而腾讯是有着巨额补贴承诺的大平台,实在想不通为何它也会欠薪。
“欠薪”只是事情的导火索,关于微视运营存在的各种问题慢慢浮出水面。
除了不签合同、不给开票信息、不发补贴之后,微视在两天前突然告知部分公会机构的视频盗版,并给他们发布了一份文件:“麻烦达人删除一下盗版视频。”据截图显示,微视官方是这么回复的:“盗运视频也会存在误判,如果不是,麻烦把直接证明的材料发到群里才能帮你们处理。”在官方运营人员一再提醒群成员违反群规甚至将他们移出群的时候,机构们的情绪显得更加激动。而且,微视官方建了个“企鹅号微视小视频&CP通知群”,但在官方与机构的沟通过程中,双方摩擦不断。
在此前的“欠薪风波”中,微视官方给公会的回应是:一方面,机构和达人存在刷量行为,另一方面,微视主要看视频的有效VV。所谓有效VV是指一个视频播放时间超过5秒以上,而在微视平台上,用户刷到一个内容不打开也会增加一个浏览量,因此会有前台数据和后台数据的区别,而微视主要看后台数据。
公会机构的负责人们表示,视频的前台数据与后台数据有20%的偏差很正常,一些自行认定的S级内容(即播放量为10万),而微视认定这些内容为B级(即播放量为1000),两者相差100倍,这个差距过高。
虽然没有拿到钱,但部分公会已经和很多公会达人依据对账单结算了工资。“因为我们很多达人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不愿意等那么久,我们就已经结了。我们之前就在做直播公会,我们对达人非常了解,如果你没有及时给达人结算,达人会骂的很难听,即使我们都还没拿到钱。”
就在7月5日发放对账单的当天,企鹅号也更新了达人计划,推出了达人结算保护机制。在结算确认期间,达人可以针对异议问题向平台申诉,当月达人申诉占比超过机构结算月活跃达人总数20%或当月达人纠纷核实案例占比超过机构结算月活跃达人总数10%时,微视将冻结机构当月所有结算,协助达人获取补贴。
目前大多数公会都在计划带领旗下达人转战其他短视频,并表示其达人不会再在微视上更新作品了,“规则改变,我自然带达人去新平台。现在阿里、优酷、YY都在做短视频了。对达人来说,现在正是行业红利期。”
而一位MCN机构负责人看到微视新补贴政策出台后,已经转战百度Nani。“微视根本没流量,我现在已经对微视失望了。”
而对于微视欠薪目前公会主要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真的不干走人的,持这样的态度多是规模不大的小公会;第二种是通过官方渠道申诉,这是目前的主流;第三种是要把事情搞大,不惜在线下采取抗议行动。有公会负责人表示,自己现在两手准备,“如果有人带头去闹,我就在告知函上盖个章。但如果是我带头去闹,那可能我之后就没有和腾讯合作的机会了。把腾讯得罪了,之后赚钱的渠道就少了很多。说白了还是要保护自己,要合理的去解决。”
据《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显示,微视在6月份的日活达到347.3万,复合增长率为181.8%。近日,抖音最新公布的数据是日活突破1.5亿,双方仅日活就相差了50多倍。
面临如此险境,腾讯短视频这局棋下一步该怎么走?
在失去了大部分机构、口碑急剧下滑之后,留给微视的时间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