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他就没有什么困难的。
遗憾的是,精神健康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听过一个段子,国内某精神病医院在递交上市招股书上写到,中国精神病人数量高达1.7亿,而且不乏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人。
一时引起轩然大波,大家纷纷感慨,原来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精神病。
递交这份招股书的,正是中国最早上市的民营精神病院温州康宁医院。而它的上市,让精神卫生的话题一夜之间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一直以来,温州康宁医院被视为整个民营精神卫生领域的标杆之一,创始人管伟立也被国内外公认是新型精神病院的开创者和传奇企业家,其“敬佑生命,谦卑服务”的理念,更是对国家领导人在2017年的健康大会上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最好领悟。
最近恰逢第六届康宁精神医学国际论坛,我就应邀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一起,亲自前往这个没有围墙、没有铁窗的精神病医院,说实话,感受很震撼。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参观完的真实感受和思考。
【还患者尊严,现地现物感受康宁的医者仁心】
实话说,哪怕走遍全球众多国家、也算是见多识广的我,以前对于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院,还真是不甚知之。
原因有很多,传统概念中精神病人的刻板印象,穿着病号服做一些奇怪的行为,新闻报道中如同监狱的治疗场所等等,这些都难免让人心生畏惧。
所以这次受到温州康宁医院的邀请,让我去参观一家没有围墙、没有铁窗,甚至已经在香港上市的精神病院还真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世界第一车企丰田集团有个著名的管理理论叫“现地现物”,日语原意是“现场是事情真正发生的地方”,简单说就是眼见为实。所以在10月14日,我就前往温州康宁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与集团董事长管伟立进行了一次深谈。
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温州康宁医院给我的整体感觉。
走进温州康宁医院门诊大厅,星级酒店式的大堂,三角钢琴弹奏出优美的乐曲,所有接待台都没有窗口阻隔,所有病区都看不到铁门铁窗,所有护士站都没有隔离设施,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温声细语,这就是「温州康宁」给人的第一印象。
△ 温州康宁医院门诊大厅
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众理解中行为失常的重度精神病(管伟立告诉我这只占精神患者的1%),其实抑郁、焦虑等轻度心理疾病也在精神卫生的范畴,目前温州康宁医院已经设置了普通精神科、精神康复科、老年精神科、行为医学科、心身障碍科、临床心理科、脑功能检测与治疗中心、睡眠医学中心、抑郁症诊疗中心、青少年儿童诊疗中心等齐全的精神医学科室。
这也就不难理解前面我们提到的段子了,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精神障碍患者。确实,现代人谁还没个焦虑、抑郁、失眠的时候。
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每个人必然会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压力,由此带来各种各样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也是情理之中。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遭受精神障碍困扰大约有两亿人。
如此庞大的群体、复杂的病症病因,既不能像过去对待重型精神病一样关起来锁起来,也不能因为不了解而对一些有可能恶化的初期心理障碍不闻不问,怎么办?
了解一点温州康宁医院的成长史,或许能给更好的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 央视采访温州康宁医院集团董事长管伟立
【医德+医术:得人心者得天下】
管伟立告诉我,之所以从公立医院离职创办了康宁,就是看到当时主流的精神病院对待患者,还是以关起来的方式进行封闭管理,还有更庞大的一部分精神病人被家人用铁链锁在猪圈、牛栏,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而他认为其中大部分病人都是可以医治的,所以才有了单干的想法。这还真有点“有想法就去干”的温州人作风。
很快,一个管伟立理想当中的精神病医院——温州康宁医院成立了。最开始只有20张床,渐渐口口相传,最终在97年建立了一个在当时中国非常超前的全开放式的精神病医院,一度成为业内参观取经的必备打卡场所。医院的使命也就此确认下来,就是“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有尊严的医疗照顾”。
这也是后来管伟立投入巨资将原有的医院小楼全面升级为一组现代化大楼的动因。他说,病人不仅需要控制病情得到治疗,更需要恢复社会功能以至康复,因此温州康宁医院必须配备设施齐全的社会功能康复区,例如艺术中心、烘焙教室、手工培训课堂、家庭模拟厅、影视厅、咖啡馆、游泳池、健身房、篮球场……
△ 温州康宁医院咖啡厅
有不少人问他全开放式医院病人跑了怎么办(惭愧,我之前也有过这样的疑惑),管伟立告诉我,不是所有的抑郁症病人都要自杀的,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要去异想天开干很多荒唐的事情的。
心理疾病分很多层级,所以病人一定是分级分类管理的,医生在第一时间接触的时候,就要给病人病情做相应的充分的了解和评估,把他安排到适合他病情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病房。
而且哪怕是最普通的病床,也要体现患者的一个就医体面和尊严,这就是康宁运营的核心理念。“病人在这里得到的照顾甚至比在家里都好,别的地方出现的病人逃出医院的情况在这里完全颠倒过来,病人发病之后还主动跑到康宁来”。
实话实说,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医疗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大众很容易在医院有不好的体验。但像康宁这样对待病患如沐春风、尊重为先的医院,不仅在精神病医院中实属罕见,在整个医疗大环境中都很令人敬佩。
△温州康宁医院 VIP 病房
除了在价值观层面的突破与创新,在精神疾病的治疗方面,康宁也区别于以往的“铁窗式疗法”,而是很注重新技术在治疗上的应用。
管伟立不断为康宁引入最新设备和高级人才,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康宁精神卫生研究所,拥有的核心专职研究员 14 名,博士 5 人,硕士 7 人,并且下设了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室、精神疾病模式动物实验室(含专属实验动物养殖系统)、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成瘾行为研究室等等前沿实验室,在SCI等国际前沿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
作为中国最早上市的民营精神专科医院,康宁一直坚持“尊重患者”的创业初心和引领世界的技术领先“两条腿走路”,仁心和医术,是康宁区别于其他精神类医院的核心优势。
【创造领先全球的百年基业,康宁凭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想要做好一个医院,仅凭医术、医德和环境好就够了吗?
这些是必要条件,但显然不够,在业界标杆、服务称雄、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等等众多光鲜背后,康宁其实有着深厚的底气。
其中精细管理体系、独树一帜的的发展模式和长远的人才培养机制,构成了康宁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
△ 温州康宁医院护士站
“护城河”是股神巴菲特的著名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有相对同行业公司的竞争优势、能够轻松获得利润;并且最重要的是,“护城河”可以抵挡同行业其他对手的竞争。作为一个已经上市的机构,如果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向投资者交出满意的答卷,显然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
管伟立告诉我,民营医院想要活得好,一定不能在病人身上盘剥,而应该注重自身内部的管理,要在效率和成本控制上下功夫。“我们按照浙江省规定的三甲医院收费标准经营,仍然有高于公立医院的经营业绩”。
一方面,康宁引入了6S等系列精细化服务管理体系,聘请台湾医院管理专家长期指导医院服务管理,建立了一整套合规合法的规范运营体系,连续三年通过德国莱茵TUV-SQS国际服务品质认证。
2018年更是通过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认证,成为“艾力彼”全国首家五星级精神专科医院。
另一方面,康宁不断在各地发展壮大。从2010年开始,康宁就以自建、托管、收购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等多种模式发展,将“康宁模式”向全国推广,“立足温州、精耕浙江、辐射全国”。
△ 温州康宁医院游戏治疗室
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康宁尤为重视加快人才的培养,和温州医科大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并创办了浙江省首家精神医学学院--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通过双薪双岗等待遇吸引全国优秀人才的加盟,力争成为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黄埔军校”。
在组织扩展与人才增加的双重推力下,截至2018年底,康宁集团已经有了41家体系医院,床位八千多张。伴随着康宁的进一步加速,想必会有更多遭受心理、精神问题困扰的人因此获益。
凭借独特的发展模式,康宁已经被正式收录到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库,这也是中国首例被哈佛收录的精神专科医院案例。
管伟立说,他要打造的是一个基业长青的“百年康宁”。行胜于言,目前康宁正在筹划办一个世界顶级的精神医学交流平台,让中国的精神卫生水平引领全球。
这是一个扎实行医的机构,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很多有轻度精神或心理问题的患者更追求去改善生活质量,追求更加愉悦的心理健康,康宁的全面增长这才刚刚开始。
【结束语】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普通人来说,精神病人和精神病院的生活,一直是神秘而有距离感的。但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温州康宁医院、和管伟立及团队交流,感受到了康宁以及中国精神卫生事业的实力,我深有感触。
我曾多次考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听过一句在医学界流传极广的话,是美国医生特鲁多的铭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在中国,医疗体验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管伟立则用了八个字“敬佑生命,谦卑服务”,这正是带有中国哲学色彩的医德精髓,也被多次在最高级别的国家健康会议上强调,是精神病医疗、现代医患关系走向人文关怀的一个强有力的佐证。
正是之前二十多年苦哈哈布局、俯下身来做服务、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才有了今天康宁在精神卫生领域的领先地位,They deserve it——他们配得上这个胜利。
作为标杆的康宁,正在开启新的想象空间:凭借自己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专业化标准化,赋能更多的相关机构,使更多的精神卫生机构提升效率,为患者服务,势必会进一步满足中国人对于健康愉悦的美好生活的需求。
这是领头羊的能力和责任,也是属于它的荣光。
为温州康宁喝彩!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