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董明珠魏银仓撕逼大战升级:两败俱伤的秘密

作者:锦上花

来源:GPLP(ID:gplpcn)

当董明珠宣布All in银隆时,魏银仓一定是欣喜的。

他没有想到,最后竟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今年十一月,董明珠和魏银仓将对方双双告上法庭。

回想当初,2016年12月,由于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否决了收购银隆新能源的议案,指责部分股东“鼠目寸光”的董明珠决定自己入股银隆新能源。

据了解,格力电器向银隆新能源输出智能装备及大巴空调,银隆新能源则向格力电器提供新能源车辆及储能设备,看起来非常和睦。

在2017年一年时间内,银隆先后与天津、成都、兰州、南京、攀枝花、珠海、洛阳等多个城市签署新建11个产业园,总投资金额超过700亿元。在银隆快速扩张的同时,魏银仓甚至喊出了“银隆估值应该在8万亿、80万亿”的惊天言论。

彼时,魏银仓只看到了董明珠带来的流量和话题度,怎会想到两年后的反目成仇?

董明珠踢馆

在董明珠看来,银隆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不专业。为了规范银隆,2017年,董明珠开展了一场大换血运动,银隆源创始团队逐渐边缘化,而一大批格力出身的管理者在银隆内部担任起要职。

2017年11月,银隆创始人、原董事长魏银仓以身体健康为由辞职,不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银隆总裁孙国华兼任董事长。公司法人代表也由魏银仓变更为孙国华。2018年3月底,银隆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董事会,履职4个月的孙国华宣布辞去董事长、总裁职务。银隆第五大股东普润资本总经理卢春泉出任董事长,格力原高管赖信华出任总裁。4月4日,银隆法人代表由孙国华变更为卢春泉。但是,仅仅半个月之后,银隆法人代表又从卢春泉变更为赖信华。

至此,银隆6位副总裁中已有4位源自格力系,且多负责珠海银隆的实权部门,涉及车辆生产、研发、品质管控、供应链管理、财务等核心部门。仅存的老银隆人则主要负责公司的支持部门。

两年时间,银隆已经从魏银仓系变成了董明珠系。

管理层开始撕逼大战

但显然,魏银仓对权力转移是心怀怨恨的。

如果,控制权转移后没有出问题也就罢了,偏偏在权力转移后银隆的业绩非常难看。

其实,早在银隆2017年飞速扩张时就已经埋下了衰落的伏笔。2017年,银隆在全国各地迅速扩张,导致公司财务出现缺口,债台高筑。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银隆资产总额约315亿元,负债总额却达到237.67亿元。

2018年伊始,银隆新能源突然被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1月16日,供应商珠海思齐的30余名员工聚集在银隆门口,拉起横幅写着“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请银隆还钱!” 珠海思齐称银隆共拖欠其货款7600万元。

债台高筑,形容此时的银隆一点也不为过。有人甚至把银隆和乐视相提并论。因为缺钱,银隆的管理层也开始了撕逼大战。

11月13日,银隆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珠海市银隆投资控股集团可能通过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财产并损害公司利益,部分行为涉嫌构成刑事犯罪,公司创始人魏银仓、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过10亿元。

上述指控引起了魏银仓的不满,其在公告发布几个小时之后向媒体宣称,将对董明珠进行起诉。魏银仓还对媒体表示,当初董明珠入股银隆新能源的资金,是向魏银仓借贷所得,此后董明珠并未还钱,魏银仓不得已才在外借高利贷。

魏银仓还牵扯出权力转让的纠葛,称“大股东及公司创始人团队,对个别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明珠为打压公司估值、争夺控制权,置公司发展和全体股东利益于不顾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

然而,11月15日下午,银隆新能源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全名为《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岂容宵小跳梁?——银小编试着帮你拨开迷雾看银隆》。文中明确表示董明珠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确实,企查查数据显示,银隆新能源第一大股东为银隆集团持有银隆新能源25.99%的股份,而魏银仓持有银隆集团全部股份,是银隆的第一大股东。但董明珠则仅持有银隆新能源17.46%的股份,是银隆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

显然,魏银仓虽然为第一大股东,但管控能力却不如董明珠。

两人究竟谁是谁非,我们坐等大幕落下。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