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加拿大抓捕任正非女儿,为什么这次舆论一边倒的倾向华为?


 

文:刘志刚

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加拿大政府应美国的要求在温哥华逮捕了华为公司副董事长、CFO孟晚舟。《环球邮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美国指控孟晚舟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值得一提的是,孟晚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长女。随后,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发言人表示,中国已经向美、加两国进行严正交涉,要求美加立刻恢复孟晚舟女士人身自由,而这也坐实了孟晚舟被捕消息的真实性。

消息传达国内,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虽说目前事情到底如何尚未盖棺定论,但广大网友已经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表达自己对这起事件的看法,舆论一边倒似的倾向华为。可以说,任何时候任何企业都希望社交声量场和公众舆论场能够偏向自己,此次事件刚刚发生,华为公关应该也还没来得及出动,广大网友为何愿意主动充当“自来水”为华为站台呢?

“污点裁判”实难服众:贸易战背景下的“阴谋论”盛行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于华为是否违反了美国对古巴、伊朗、苏丹和叙利亚的贸易管制,美国官员正在扩大调查。此次孟晚舟被捕事件目前还没有得到最终的结论,但这件事为何会引起舆论这么大的反应呢?

事实上,从【抓捕方】的角度来看,美国似乎并不是让人能够信服的【裁判】。而这主要依据于以下两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关于中美之间近段时间的关键词,贸易战是个不可能绕过的话题。美国单方面发起了贸易战,不少民族企业因此“躺枪”,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在广大民众心理产生极大地涟漪。

中兴事件的惨痛经历所有国人还历历在目,一家全球排行前列的通信设备企业一夜之间遭遇重创,这也深深地刺激了所有国人的危机感和自尊心。随后,作为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具备极高影响力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也“摊上事了”,但所有提出的证据都是一点一滴的放出,很多细节看起来就像是精心策划的一样,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起事件的背后是否另有文章。

一些列冲突的爆发这也让国内网民对美国方面的公信力和公正程度产生怀疑。通常情况下,执法者、裁判本身代表的应该是第三方,代表公正正义,但在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方面的一系列措施让人感觉似乎就像是一位处理中国企业问题的“污点裁判”

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上,发生了任正非长女被捕事件,这很难不让人与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进行联系,“阴谋论”成为公众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感觉。这不能说中国网民先入为主,要怪只能怪“裁判”缺乏信任基础。

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成为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发力的一个重要项目,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5G,但在这项顶尖技术的发展上,特朗普方面再次发挥了自己“污点裁判”的本色。

今年3月5日,美国CFIUS审查在一封致博通和高通律师的信函中这样写道。“高通长期竞争力和影响标准制定能力的下降将严重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是,高通的减弱将会扩大中国在5G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信件中说,“中国公司,包括华为,已经在扩大5G标准制定的影响力。比如说,华为增加了研发投入并拥有10%的5G核心专利。”美国方面对华为的敌意表露无遗。事实上,在华为近几年的国际化进程中,美国始终是其难以攻克的壁垒,原因无外乎从政府方面的排斥态度。而今年以来,关于美国方面打压华为通信设备、手机业务的报道也是不绝入耳。

可以说,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排斥和打压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一而再再而三,如今孟晚舟被捕自然很难让广大中国民众信服。

由此可见,从“裁判”的角度来看,在两方面“污点”的作用下,国内舆论站台华为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市。

“环境为力法则”发威:引爆用户的自传播机制

1947年,美国学者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和波斯特曼(Leo Postman提出一则关于谣言的传播公式:谣言的流通量=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Rumor=Importance×Ambiguous)。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谣言】上升一个维度到【某一事件】,这一理论其实依旧成立。

而孟晚舟被捕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舆论的关注和轰动,用这一传播公式来看也可以很好的进行解释。

虽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变得无比高效,可是每一次热点事件爆发,人们距离真相即便非常遥远,可以就不妨碍做出自己主观的判断。纵观当下所有在舆论上能够引起关注并且得到观点高度一致的事件,无一不是集中了人们的情绪,从而达到情感上的高度共鸣。此次孟晚舟被捕事件爆发的逻辑同样亦是如此,只不过这并不是企业主观的营销行为。

毕竟人是一种容易被煽动情绪的生物,这一点毋庸置疑。此次孟晚舟被捕事件的缘由到底如何,目前外界尚不知晓,但此次事件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其实正是准确击中了社会大众的情绪“奇点”,因为这在公众看来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1987年,营销教授Terence.Shimp和Sub.Sharma教授定义标度衡量消费者的“种族中心主义”程度。测量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种族中心主义表明,欧洲的消费者比美国的消费者更少种族中心主义,而美国的种族中心主义又比亚洲国家的消费者更少。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则在于【民族情节】的程度。

尤其是近几年,《战狼2》、《红海行动》等爱国主义、军旅情怀等题材的电影屡屡成为爆款,这其实得益于这一内容题材迎合当下国人不断高涨着的爱国主义情绪。而华为毫无疑问是一家具备【民族情节】的企业。

无论你喜不喜欢这一营销手段,一直主打的“爱国”牌的华为已经让“爱国”成为自己非常重要的标签,而且在此之前,又有传闻称华为具备军方背景等消息,虽然任正非已经多次出面否认,但这无形中也进一步提升了华为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从“人”的印象而言,任正非的公众形象自不用说,作为此次事件当事人的孟晚舟同样给人以正面形象。因而这起冲突发生过后,在公众潜意识里认为华为使美国为了攻击中国优质民族企业,舆论一边倒的站华为也是理所应当。

尤其是之前中兴惨痛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如今具备浓厚民族情节的华为从表上看起来又被针对,国内民众自然是无比愤慨,爱国情绪也再一次得到了点燃。这也成了点燃公众情绪的“引爆点”,于是乎,愤怒的网友们就像之前打砸日系车辆、中国大妈去肯德基堵门那样,情绪再一次超越了理性,整个互联网内容平台、社交媒体也都充斥着爱国主义情怀,铺天盖地的声讨声将这起事件推向了舆论的漩涡。

极高的关注度,加上尚未盖棺定论的事情,套用公式二者相乘就形成了大规模的信息流通量。

除此之外,自媒体行业没有发表各式各样的猜测和评论也是此次舆论意见统一的关键要素。

前不久,联想“投票门”事件的曝出,很多自媒体关于这一事件的批评声有,理性看待的也有,一些奇葩的观点也有,不同的KOL观点也一番了舆论的思考。而此次孟晚舟被捕事件发生,华为之所以拥有良好的自媒体环境主要归功于前不久对自媒体行业的整治。

自媒体也好,任何KOL也好,理应承担起媒体的功能和作用,理应承担起媒体传播咨询、传承文化、监督和纠正不良现象的责任。但不得不说的是,追求10万+“唯流量论”在很长时间内是自媒体行业的乱象,之后随着“二更食堂”等自媒体号问题的曝出也让对自媒体内容的整治的呼声愈演愈烈。

于是乎,先是《焦点访谈》栏目向人们聚焦了“自媒体”行业的乱象,随后中央网信办的负责人也在节目中发声,将加大对自媒体行业的乱象治理力度。因而此次孟晚舟被捕事件并没有谁为了吸引眼球,制造些另类的“观点”来博得关注。

除此之外,如果前一段关于联想“投票门”事件的讨论,在公众眼中是中国企业的内部矛盾问题。那么此次美国抓捕孟晚舟则牵扯到的是“敌我矛盾”问题。试问哪家自媒体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为了蹭热点而乱写呢?这样的后果只能是热点没凑成,名声却搞臭了。

纽约怪才《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的才华横溢之作《引爆点》,重点谈论流行潮的爆发也有三条法则,分别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而在这一起事件当中,贸易战、公众的爱国情绪、自媒体行业环境的肃清,拥有环境为力法则要素,具备成为“流行”的可能。因而此次孟晚舟被捕事件得以引起公众极大的关注,而且是一边倒的站台华为。

可以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目前人们对此次事情的关注度已经上升到了非常高的高度。那么事情最后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真相究竟是什么,让我们静候事情的发展。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