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盈利破百亿VS亏出新天际  2018寿险公司冰火两重天

作者:丹青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资本市场上,保险可谓是最重要的机构投资力量之一。春节前,银保监会还专门发文支持保险机构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但是在2018年低迷的资本市场下,保险公司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在严监管的政策下,寿险行业结束了10多年的黄金时期。2018年,寿险原保费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原保险保费收入2.07万亿元,同比下降3.41%。

与原保险保费收入下滑对应的是盈利的下滑,随着各险企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出炉,一年到头始终笼罩着寿险行业的亏损乌云也逐渐清晰起来。

经GPLP犀牛财经整理2018年四个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得出,共70家纳入统计的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盈利185亿元,同比2017年203亿元下降9%。其中38家公司盈利,净利润327亿元,32家公司亏损,净亏损142亿元。

各家公司情况相去甚远,甚至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泰康人寿净利润突破百亿

非上市寿险公司盈利前三甲分别为:①泰康人寿 ②阳光人寿 ③华夏人寿。前三甲合计185.66亿元,占38家公司净利润总额的56.78%。

其中泰康人寿,在2018年净利润突破百亿,合计118.59亿元,同比2017年增加33.45亿元,同比增加近40%。作为“老六家”之一的泰康,盈利能力依旧强劲,不亚于“老三家”,再次蝉联非上市寿险公司冠军。

排名第二的阳光人寿,在四季度亏损1.8亿元的情况下,依然在2018年度实现盈利35.7亿元。在总体业绩规模与投资收益上表现不俗。

排名第三的华夏人寿,2018年度实现盈利31.37亿元。有趣的是主要净利润来自第一季度,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2.49亿元,另外三个季度净利润,或微盈、或亏损,但依旧排在盈利榜第三。

在非上市寿险十强中,除华夏人寿、前海人寿外,8家净利润正增长,前十家净利润合计增加57.42亿元,马太效应还在继续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寿险公司——天安人寿虽然没有跻身盈利前10,但在2018年实现惊天逆转,在四季度普遍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单季度净利润赚取了19.98亿元,一举覆盖掉前了前三季度亏损的17.62亿元,实现全年由亏转盈。

另外还有信泰人寿,富德生命、中荷人寿、中融人寿、陆家嘴国泰、瑞泰人寿、光大永明等7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关注的是,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传统寿险经营”的老牌合资保险公司展现了强劲、稳健的盈利能力。如招商信诺、中美联泰、中信保诚等老字号合资寿险公司,无论是保费规模还是净利润均表现不错,净利润过10亿元。中英人寿、中意人寿等老牌合资公司虽然实现盈利,但是与头部合资寿险公司差距已经拉开。

幸福人寿巨亏68亿元

2018年寿险公司具体亏损情况如上表所示,亏损排行榜中亏损前三甲分别为:①幸福人寿 ②长城人寿 ③合众人寿。三者合计超过32家公司亏损总额的65%,其中幸福人寿又以超出第二名50多亿的亏损额,夺得亏损榜第一。

要知道2017年的非上市寿险公司亏损记录还是中融人寿亏的11.44亿元,幸福人寿简直是亏出新天际,将亏损记录门槛大幅提高。

幸福人寿为何会如此巨亏?

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主要原因是2018年第四季度巨亏51.84亿元。加上2018年的前三个季度里,已经分别亏损的8.66亿元、5.79亿元、1.99亿元,全年累计亏损达68.28亿元。但亏损如此之大,还是让市场震惊。因为公司并非刚刚成立,成立于2007年的幸福人寿至今已有近12年的发展历史。

保险公司的利润一般来自两个领域,一是承保利润,例如控制赔付率,但实际这块可调控的空间并不大,因为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二是投资收益,一旦监管层对它的投资进行了限制,或者投资出现亏损,势必会对它整个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幸福人寿对外接受采访时称,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幸福人寿的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造成公司2018年度较大幅度亏损。但实际原因可能不仅仅如此。

从幸福人寿投资结构来看,该公司投资资产以固定收益类为主,2017年末占比为63.75%,权益类资产占比达到25.28%。其中,股票占比2.46%,基金占比21.37%,长期股权投资占比0.59%,未上市股权投资占比0.64%。权益投资造成如此亏损,这得说明公司的投资部门能力有多差。

另外,GPLP犀牛财经注意到,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幸福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91.66亿元,同比2017年的184.75亿下滑50%,或许原保费的下滑也是影响公司利润的重要因素。

另一位亏损大户长城人寿也不例外,在2016年亏损5.19亿,2017年亏损7.23亿元,加上2018年的亏损,三年合计达25亿元。

长城人寿的内部人士向GPLP犀牛财经表示,公司亏损主要是受公司上市权益类资产收益未达到预期和受信用风险事件影响,其中,公司个别固定收益类资产公允价值大幅下降并计提减值损失。

受以上因素叠加影响,虽然公司2018年度累计签单保费为98.44亿,同比增长高达47.43%,但公司净利润指标仍表现为亏损。不过2019年有望实现扭亏平衡。

合众人寿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巨额亏损均产生于下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亏损均在2000多万元,第三季度达到2.2亿元,第四季度高达6.6亿元,全年亏损9亿元。自2017年以来,合众人寿可谓坎坷不断,先是偿付充足率持续下滑,带动评级下调,后又频遭监管,在2018年前三季度原保费收入130.18亿,同比2017年同期下降超过30%。

今年元旦期间,合众人寿还一度传出要进入战略机构投资者,希望能在新的股东进来后改变公司目前低迷的业绩。

四家公司由盈转亏

在亏损排行榜中,幸福人寿、合众人寿、汇丰人寿、渤海人寿四家公司由盈为亏而引人注目。

前两家都居于亏损榜的前列,详情不再赘述。汇丰人寿则在2018年四个季度净利润均为亏损,分别为亏损1491万元、5834万元、2319万元、1.1亿元,此前汇丰人寿在2014、2015、2017年净利润皆为盈利状态,仅2016年亏损1.6亿元。 由于盈利不稳定,汇丰人寿在去年11月份迎来了新的掌门,作为中方股东的国民信托还曾在2017年动起了出售的念头。

而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的渤海人寿在2018年前三季度,只实现了规模保费39.51亿元,同比去年大幅下降49.24%。其中,原保费收入38.53亿元,同比增长8.41%;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收入0.9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7.68%。

对比数据发现,渤海人寿市场份额的下降主要由于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大幅下降,而原保险保费收入却只有小幅上涨。

GPLP犀牛财经分析后发现,主要是由于后续新产品却没有及时跟上,补充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下降造成的空缺。所以最终导致总体规模保费下降了近一半,收入的下滑也影响到了净利润的实现。

亏损企业中,除一些常年“困难户”,以成立时间较短的新公司为主。如招商仁和、爱心人寿、华贵人寿、海保人寿、国宝人寿、北京人寿、三峡人寿、海保人寿等。根据寿险行业“七平八盈”共识,新公司目前尚未迎来盈利周期。

不过保险公司盈利周期上“七平八盈”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行业中还有一个观点:险企盈利周期取决于公司业务策略和业务结构。公司盈利周期是由公司的投资者,股东决定的,取决于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业务结构。

权益市场波动影响净利润

对于亏损原因,幸福人寿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表示,主要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幸福人寿的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

亏损榜第二名的长城人寿向GPLP犀牛财经表示,2018年净利亏损主要是受上市权益类资产收益未达到预期和信用风险事件的影响。

实际上,2018年不少险企受到了权益市场波动的影响,投资收益出现下滑,进而影响了净利润整体收益情况。即便巨头中国人寿也因遭遇资本市场波动,2018年净利润预计会减少50%-70%。

对于业绩预减,中国人寿称,2018年年度业绩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市场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早在2018年三季报披露时,中国人寿就表示,受境内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权益投资收益承压。

从行业大类资产配置来看,2018年险资配置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9219.87亿元,占比达到了11.71%。2018年1月初,上证指数开盘为3314.03点,此后一路下行,在年末以2493.9点收盘,降幅达到24.75%,大盘表现并不乐观。

马太效应也在越发显著,除去尚未迎来盈利周期的新险企,寿险行业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盈利的公司大部分越赚越多,亏损的公司大部分继续亏损。

但是麦肯锡认为,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未来机遇大于挑战,中小保险公司要努力做到“小而美”而非“小而全”。“小而全”往往容易顾此失彼,导致资源分散,最终业务缺乏特色,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而要做到“小而美”,中小保险公司首先要对自身禀赋和短板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发挥禀赋,规避短板,并在这一基础上强化客户经营,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聚焦差异化的价值主张,真正做到纾困突围,茁壮成长。

从中小险企面临的困境来看,监管收紧,粗放模式不再。未来,良性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将逐步形成,行业的优胜劣汰会更加明显,中小保险公司的压力也会进一步增大。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