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泡沫,开始破灭和消退,这是一个共识。就在早两天,百度的李彦宏,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表示:“人工智能领域肯定有泡沫,而且泡沫还不小。”这一席话,击破了目前资产层和公众层面,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现有认知。
其实,人工智能也被过渡吹捧和炒作,本身而说,就是技术载体,技术往往是需要通过场景,价值输出,转化成为公司的财务报表的。所以,技术并不伟大,更不是神秘兮兮的产物。人工智能,目前的规模有多大,报道显示,中国人工智能规模十分小。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52.1亿元,增长率达到51.2%。预测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280亿元左右。
对没有错,2019的市场规模是280亿左右。在这个市场规模争夺战役里,人工智能公司多如牛毛,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等。关键的是,目前能够大众化应用、大面积广泛应用的商业场景,其实是十分少,但是,人工智能有没有前途。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现在、未来、很可能只是新闻稿里面吹嘘的宏伟蓝图,深度学习是有限的,人工智能还缺乏对符号的理解,和对于创造性事物的理解。所以,人工智能大面积落地,很可能是一个关键。
人工智能退潮的资本信号
目前,人工智能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化的问题,在这个领域,诸多产品,算法算力、芯片和开源平台,和硬件产品,基本上都是各家玩自己的。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标准。所以,相互间连接的可能性就降低。加上国内人才被掣肘,很多优质的开发人才资源,就十分稀缺。这一个情况之下,就出现了基础设施被其他拥有核心技术的地区,给抢滩。另外,最为严重的就是资本层面。
软银愿景基金清仓“人工智能第一股”的英伟达,股价已经“腰斩”。要知道,软银对于资本市场的敏锐度是十分之高的,2018年12月左右的时候,人工智能的呼声是十分之高的,技术成熟度曲线顶点。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软银旗下的愿景基金出售了英伟达所有的股票,约3980亿日元。在孙正义抛售英伟达股票的同时,昔日“人工智能第一股”的英伟达,其股价相比最高时已经遭到“腰斩”。在英伟达股价崩盘以及被软银抛空背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业务构成,成为其股价暴跌的根本。
软银愿景基金清仓人工智能第一股,其实已经很清晰了。资本根本不愿意长期去价值投资人工智能公司的股票,套现,和高位套现是一个近期需求。也就是说,或许,能够长期留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其耐心已经越来越低。
旷视科技未来可好
也就是互联网科技股破发潮大潮中,3月18日,有媒体报道称,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计划于4月底至5月初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考虑采用“同股不同权”的架构,消息称此次集资规模暂定为5亿元至10亿美元(约合39亿港元至78亿港元)。根据媒体称,对于上述传闻,旷视科技方面回复称“不予置评”。
另外,根据投资者网报道,矿视科技过去曾考虑在A股上市,但现时偏好在港上市,又说在科创板名单中,旷视科技名列第一位。总之,就是这家公司,目前在选择一个上市地,毕竟,在目前这个行情下,需要找一个融资能力强的版,所以,在选择上,可能还是比较谨慎。
在业务上,旷视业务很多元,企业端业务也很多。旷视科技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视频云产品、智能传感器产品、智能机器人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手机、安防、物流、零售等领域,拥有上千家核心客户,其中包含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富士康、联想、凯德、华润、中信银行等众多行业级头部企业。
不过,根据投资网报道,安防是一块业务,此外,公司另一落地场景金融领域也具有一定“隐患”。在21CN聚投诉平台中,有用户投诉旷视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方,利用借款时人脸识别的照片进行暴力催收,疑似侵犯用户隐私权。
所以,可以看的出来,旷视是一家针对企业端,和事业单位提供“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的财务报表是一个维度,另外一个就是未来的商业延展性。目前,在目前泡沫开始消退的时候,旷视要上市,可能还需要讲讲更大的故事。当然,旷视也需要面对,软银愿景基金清仓英伟达,股价惨遭腰斩的问题。
毕竟,任何一家公司,都是要给投资人,带来投资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