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松雒
编辑:楚客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爱美不只是女人的天性,而玻尿酸被称为美容界的圣品,但是大家对其背后的公司了解可能不深。现在跟GPLP犀牛财经来看一家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所属于生物医药行业,是以透明质酸为核心,覆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原料到终端完整产业链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医药、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等领域。
最近,华熙生物在申报在科创板上市。在此之前,华熙生物曾登上过资本市场的舞台。2008年10月华熙生物科技(00963.HK)在港交所上市,9年后因股价持续低迷,公司花费31.29港元将公司实施私有化,正式退出港交所。
毛利率超过76%,研发占比不足5%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华熙生物在2016年实现营收为7.33亿元;2017年实现营收为8.18亿元,同比增长11.58%;2018年实现营收为12.63亿元,2018 年同比增长54.41%。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2.22亿元和4.24亿元。2017年稍微回落后,2018年归母净利润较2017年归母净利润翻了近一倍。当然,华熙生物此次冲击科创板将适用于预计市值10亿元的上市标准。
表一:华熙生物分产品营收(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具体来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三类产品构成,三类产品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16%、98.34%和 99.56%。其中,原料产品的营收占比超过50%。
表二: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2016年-2018年,华熙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77.36%、75.48%和79.92%,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不低,其中昊海生科和欧舒丹的毛利率还略高于华熙生物。玻尿酸行业是高毛利行业,很大程度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会产生终端严重溢价现象。
以注射类玻尿酸为例,其成本也就每支300元或400元,但是终端价格每支3000元或4000元不止。
总体来看,华熙生物的业绩还是傲人的,但研发占比低也是一大隐患。
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占比分别为3.27%、3.14%和4.19%,三年均不足5%。但是营销占比分别为14.60%、15.34%和22.46%。生物医疗行业应该是无研发无创新便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行业,但是华熙生物的研发支出竟不足营销支出的四分之一。
而且,华熙生物招股说明书写明:由于公司尚未完全进入资本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装备水平、扩展营销网络、加快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均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有限的融资渠道束缚了公司更快的发展。但是公司却在2018年底进行了10亿元的现金分红。这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分红腰包里有,研发拓展用资金需从资本市场筹集。
行业前景广阔,但企业竞争力受限
玻尿酸作为美容用品,主要分为两大用途,一类是作为化妆品的原材料,另一类是作为微整项目注射类的填充剂材料。
表三: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护肤品作为我国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大品类,行业规模在逐渐扩大。而且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对化妆品的需求也会逐步升级。
表四:全球透明质酸注射市场(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近年来,在微整行业透明质酸(即玻尿酸)一直是应用最多的软组织填充剂。由于玻尿酸的生物相容性和填充效果出色,所以正逐步取代胶原蛋白等其它填充剂,成为当前主流的填充材料。根据全球美学整形外科学会的资料,2017 年全球共进行透明质酸注射项目329.83万次,占整体注射类项目比例达38.48%。
而且玻尿酸注射项目具有多频性,基于爱美心理,一般注射过一次的客户,都会选择持续消费。玻尿酸一般分为两种,短效型的可被人体完全吸收但时效性不超过1年;长效型的含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时效性不超过3年。注射用玻尿酸的多频性,铸就了其行业前景不致萧条。
另外,玻尿酸还是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基础物质,广泛运用在骨科、眼科、皮肤科甚至胃肠科,玻尿酸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近 2000 亿美元。其中,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速近20%,增长十分迅速。 而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润滑性、黏弹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眼科、软组织填充等领域的各类生物医用材料中。由于玻尿酸旺盛的终端需求增长,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从玻尿酸的美容和医疗应用行业来看,市场前景很广阔。
玻尿酸在医疗产品、护肤品等应用的终端市场中,境外国际品牌如瑞典Q-MedAB公司、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美国Allergan公司依托跨国大型企业背书,取得了较高的品牌认可度。而国内的玻尿酸生产厂商的品牌影响力还有所欠缺。
同时,华熙生物产能接近瓶颈。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各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2018年,透明质酸原料、针剂类医疗终端产品、次抛原液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87.75%、94.78%和80.43%,已接近饱和状态。产能瓶颈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华熙生物的交付能力将会大打折扣。
编辑:楚客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爱美不只是女人的天性,而玻尿酸被称为美容界的圣品,但是大家对其背后的公司了解可能不深。现在跟GPLP犀牛财经来看一家玻尿酸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所属于生物医药行业,是以透明质酸为核心,覆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原料到终端完整产业链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医药、医疗器械、功能性护肤品等领域。
最近,华熙生物在申报在科创板上市。在此之前,华熙生物曾登上过资本市场的舞台。2008年10月华熙生物科技(00963.HK)在港交所上市,9年后因股价持续低迷,公司花费31.29港元将公司实施私有化,正式退出港交所。
毛利率超过76%,研发占比不足5%
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华熙生物在2016年实现营收为7.33亿元;2017年实现营收为8.18亿元,同比增长11.58%;2018年实现营收为12.63亿元,2018 年同比增长54.41%。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亿元、2.22亿元和4.24亿元。2017年稍微回落后,2018年归母净利润较2017年归母净利润翻了近一倍。当然,华熙生物此次冲击科创板将适用于预计市值10亿元的上市标准。
表一:华熙生物分产品营收(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具体来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三类产品构成,三类产品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16%、98.34%和 99.56%。其中,原料产品的营收占比超过50%。
表二: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2016年-2018年,华熙生物的毛利率分别为77.36%、75.48%和79.92%,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不低,其中昊海生科和欧舒丹的毛利率还略高于华熙生物。玻尿酸行业是高毛利行业,很大程度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会产生终端严重溢价现象。
以注射类玻尿酸为例,其成本也就每支300元或400元,但是终端价格每支3000元或4000元不止。
总体来看,华熙生物的业绩还是傲人的,但研发占比低也是一大隐患。
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占比分别为3.27%、3.14%和4.19%,三年均不足5%。但是营销占比分别为14.60%、15.34%和22.46%。生物医疗行业应该是无研发无创新便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行业,但是华熙生物的研发支出竟不足营销支出的四分之一。
而且,华熙生物招股说明书写明:由于公司尚未完全进入资本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装备水平、扩展营销网络、加快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均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有限的融资渠道束缚了公司更快的发展。但是公司却在2018年底进行了10亿元的现金分红。这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分红腰包里有,研发拓展用资金需从资本市场筹集。
行业前景广阔,但企业竞争力受限
玻尿酸作为美容用品,主要分为两大用途,一类是作为化妆品的原材料,另一类是作为微整项目注射类的填充剂材料。
表三: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护肤品作为我国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大品类,行业规模在逐渐扩大。而且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对化妆品的需求也会逐步升级。
表四:全球透明质酸注射市场(数据来源:华熙生物公开数据)
近年来,在微整行业透明质酸(即玻尿酸)一直是应用最多的软组织填充剂。由于玻尿酸的生物相容性和填充效果出色,所以正逐步取代胶原蛋白等其它填充剂,成为当前主流的填充材料。根据全球美学整形外科学会的资料,2017 年全球共进行透明质酸注射项目329.83万次,占整体注射类项目比例达38.48%。
而且玻尿酸注射项目具有多频性,基于爱美心理,一般注射过一次的客户,都会选择持续消费。玻尿酸一般分为两种,短效型的可被人体完全吸收但时效性不超过1年;长效型的含有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时效性不超过3年。注射用玻尿酸的多频性,铸就了其行业前景不致萧条。
另外,玻尿酸还是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基础物质,广泛运用在骨科、眼科、皮肤科甚至胃肠科,玻尿酸拥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全球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近 2000 亿美元。其中,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同比增速近20%,增长十分迅速。 而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润滑性、黏弹性、生物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眼科、软组织填充等领域的各类生物医用材料中。由于玻尿酸旺盛的终端需求增长,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从玻尿酸的美容和医疗应用行业来看,市场前景很广阔。
玻尿酸在医疗产品、护肤品等应用的终端市场中,境外国际品牌如瑞典Q-MedAB公司、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美国Allergan公司依托跨国大型企业背书,取得了较高的品牌认可度。而国内的玻尿酸生产厂商的品牌影响力还有所欠缺。
同时,华熙生物产能接近瓶颈。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各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2018年,透明质酸原料、针剂类医疗终端产品、次抛原液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87.75%、94.78%和80.43%,已接近饱和状态。产能瓶颈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华熙生物的交付能力将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