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报道-o

除了真无线,为何骨传导耳机成为耳机发展的又一风口?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标配。音乐数码产品催生了一批曲不离耳的“耳机族”,殊不知,看似寻常的行为却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耳朵长期暴露在过大的音量下,会对听觉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此外还会对精神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近50%的12~35岁年轻人,即11亿人由于通过个人音频设备听音乐的音量过大(超过安全水平)而面临听力损伤风险。
噪声性的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长时间暴露在响亮的声音中,耳朵的感觉细胞会疲劳,导致暂时性的听力损失或耳鸣。声音特别大、频率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时,感觉细胞会出现永久性损伤,导致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
全球患有衰退性听力损失的人数一直在上涨,目前的数量为4.66亿人,预计再过30年到2050年全球将有1/10的人口,也就是9亿人患有衰退性听力损失。
 

 

使用个人音频设备听音乐的时间和音量是决定听力丧失风险的重要因素,正确使用耳机变得十分重要。一般建议娱乐声音低于80分贝,一周内最多听40小时,这是人的耳朵可接受的声能水平。
音频设备致聋的风险,在耳机行业催生了新的需求,除了苹果AirPods带来的真无线趋势,健康成为另一大耳机发展趋势。
 

 

骨传导技术的发展为耳机健康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骨传导耳机成为耳机行业的又一风口。
骨传导是一种另类的传音方式,它在没有空气振动的情况下直接对头骨进行振动,进行声音的传递,能够避免鼓膜劳损导致的听力问题。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骨传导耳机能更容易听到声音而不必增加额外的音量,所以它可以作为预防耳聋的有效措施。
 

 

但是,声音传递质量是影响骨传导技术规模应用于消费市场的制约因素。
在最早进行骨传导应用研究的日本,骨传导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助听、手机和耳机等行业,具备十分深厚的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积累。
 

 

 
近年,强势崛起的日本骨传导耳机品牌earsopen(EO)对骨传导动态振子的研究,拓展了骨传导技术在耳机行业的应用。earsopen(EO)系列骨传导产品制造商BoCo公司的骨传导技术研究始于2001年,共持有日本通产省特许厅(相当于中国的专利局)颁发的17项骨传导传感器技术专利,核心技术是研发出直径仅为10mm的超小型高效骨传导动态振子,可以发出4-40000Hz的超宽音频,远远大于人耳能够接收的声音范围(20-20000Hz)。
 

 

精密尺寸的动态振子,提升了骨传导的声音传递质量。earsopen(EO)骨传导耳机在健康聆听的基础上,音质不逊色于同等价位的普通耳机,甚至有更好的被音乐裹挟的震撼表现,这样一个飞跃,大大提高了市场对于骨传导耳机的接受度。
 

 

 
earsopen(EO)的全线产品已经在京东和天猫旗舰店上线,国内的消费者可以非常便捷地买到在日本市场表现傲人的骨传导耳机。对于习惯了影音数码产品的消费人群,要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娱乐生活和健康之间寻找到平衡,earsopen(EO)骨传导耳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