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斗米“独角鲸”进化受阻,逐步沦为不良招聘信息聚集地

当斗米还叫“斗米兼职”的时候,很多学生群体对它特别熟悉,早期聚焦在校园兼职招聘市场的它,可谓是大学生们的“噩梦”。象牙塔里的学生们还没有来得及见识到社会的“险恶”,却在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体验如何赚钱的时候,先迎来斗米的当头一棒:恶意收取中介费、兼职套路在斗米平台中数不胜数。

斗米兼职正式成立于2015年11月份前后,孵化于58赶集集团,半年就跻身兼职平台领域第一梯队。随后,由斗米兼职升级为斗米,表明其将不再局限于兼职招聘。斗米的新目标是做一个“人才活水池”,成为灵活用工一站式服务平台。而且斗米并不满足于独角兽,想要成为100亿美元的“独角鲸”。

然而,平台运营混乱导致的虚假宣传、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客服态度敷衍等投诉,让斗米在“独角鲸”进化的道路上受到阻碍。

斗米兼职受骗多,平台对用户缺乏保护机制

根据网络上的案例,在斗米有不少人因为虚假兼职招聘被骗。此类骗术,主要为通过给人介绍虚假兼职工作为由,诱导用户扫码,逐渐骗人钱财,主要形式是提前支付一笔入职费等,比如以“开通消费者协议”为由,引导用户扫描二维码付款给某公司。这种诈骗利用了用户急于找到兼职的心态,并且摆出一种正规平台的姿态,让获取客户的信任。

斗米上还有很多文字类兼职招聘,利用在校生时间多、劳动力廉价等特点,发布如打字员、写手招聘等信息,在用户贡献了劳动力之后,而劳动报酬所得就无法获取,对接人直接就拉黑其联系方式。斗米是不会过滤掉一些虚假招聘的信息,对于后期客户与需求方的合作,斗米平台也不会介入管理,顶多就是建议被骗的用户报警。

斗米上最多的就是刷单类型的兼职,或为他人购买虚拟商品,比如游戏类的道具等。这是利用用户的信息不对等,且会前期给到用户甜头,然后一步一步诱惑用户下比较大的单子,在建立了基础信任之后,用户就很容易迷失导致被骗,然后就被对方迅速拉黑。而用户也是投诉无门,斗米平台不会接入管理,而仅在平台上做个提醒用户的公告。

斗米步步沦陷,成为不良招聘信息聚集地

PC互联网时代,线上招聘一直由智联招聘、中华英才、前程无忧(51Job)几家老牌公司分食,而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构招聘行业,PC时代的老玩法过时了,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招聘新物种快速成长,新技术积蓄的力量正在颠覆招聘这个线上化较早的行业。

时任58赶集集团高级副总裁的赵世勇,在比较了当时各种O2O业务后,秉承蓝领招聘的商业信念,他带领团队从58赶集分拆独立,2015年成立了斗米,担任公司CEO。在决定创业的赛道时,就瞄准了服务业招聘市场。

招聘市场的特点足够明显,其一是市场足够大,截止2018年年底,我国服务业从业人数接近3.59亿;其二是服务业招聘行业是一个柠檬市场,痛点突出,一方面缺乏品牌,行业乱像丛生。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求职者找不到好工作,供需两端都难。

供需双方的矛盾,以及信息不对称性,斗米平台信息泛滥等原因,也造成斗米平台不可避免地步步沦为不良招聘信息聚集地。且斗米平台着重下沉市场,用户群体是白领和学生占比较大,给予骗聘很大的空间。而在面对铺天盖地来用户投诉时,斗米也像父亲一样腼腆。

用户群体偏向于白领和学生,防范意识较弱。早期以“斗米兼职”而知名,是聚焦在校园、白领等用户群体为主的兼职服务平台。斗米兼职”已经升级为“斗米”,业务从兼职招聘领域拓宽至综合招聘领域。但是,早期积累的用户群体大都是学生和白领,缺乏社会经验、维权和防范意识都比较薄弱,给了很多招聘骗子可乘之机,利用平台的权威来投放虚假招聘信息。

斗米着重发展下沉市场,用户普遍“好忽悠”。除了对客群有年龄和职业方面的偏向,斗米也会着重于下沉市场,而有网友评论:斗米着重于三四线城市,因为其流量更大,文化水平相对偏低,比一二线的消费者好“忽悠”多了。此类用户普遍风险意识较弱,且偏好“快速赚钱”的渠道,给了招聘骗子很大的机会。

斗米平台对于投诉无管理,疑似泄露用户信息。一名大学生在斗米上应聘寒假兼职的时候,“被招聘方恶意收取了中介费,同时发现实际兼职信息与平台宣传的出入很大,在投诉要求平台介入返还钱款的时候受到斗米客服的推诿、拖延,最终情况也没有得到解决”

针对受骗用户向斗米客服投诉后,斗米方面始终没有回应,同时该用户在个人电话未注册其他平台的情况下还收到了“有人以斗米名义邀请加QQ进行赌博”的消息,疑似斗米方面除了发布不实招聘信息,还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泄露或贩卖。

各方对斗米的投诉太多,售后不规范,许多受骗者找不到官方正规举报路径,甚至“闹”到各类互联网投诉平台和媒体上的负面新闻也随处可见,比如黑猫投诉、21cn投诉。比如在21CN聚投诉上,斗米在五星评价中只拿到了两颗星,平台统计的投诉数量有一两百起,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客服态度敷衍、活动造假、广告投放缩水等投诉比比皆是。

招聘市场的头部效应正在强化,而斗米一直在在强化“快”的理念,并且积极进行服务的延伸和赋能的探索。但是,斗米恰恰忘却了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的体验这一块。规模真的能够代表一切吗?斗米这种吃相难看的行业前三正愈发挑战着行业底线,作为招聘平台,斗米的公信力不断受到大量用户质疑,平台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不仅让用户,也让给斗米贡献营收的客户们怨声载道。

而逐渐失去民心的斗米,还能够走多远?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