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天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尝到网红流量变现甜头的如涵,也准备复制下一个、下下一个张大奕,但是张大奕只有一个。
8月29日,如涵控股(NASDAQ:RUHN)公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2020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财报显示,如涵控股净收入为3.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329 亿元增长34.3%;净亏损为2670万元(约合390万美元),2018年同期净亏损4460万元。
其中第一财季交易总额(GMV)7.58亿元,同比增长50.4%,但要明确一点,GMV本身是个充满水分的指标——下单但未付款的订单也算在其中。
于如涵控股而言,上市即是噩梦的开端。作为网红第一股,如涵控股并没有明确的对标,而投资者对如涵控股的态度也真实的反映在了股价上,截至8月 29日,股价相比最高价格早已腰斩,报收每股5.05美元,市值4.18亿美元。
从具体业务来看,如涵控股的第一季度自营业务产品销售收入为2.473亿元,比去年同期的产品销售收入2.11亿元增长17.1%;平台业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55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服务收入2170万元增长201.3%。
业务的增长当然离不开如涵控股对“网红”的孵化。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如涵控股共签约网红数量为133个,其中头部网红3位,肩部网红8位,腰部网红122位。而截至2019 年3月31日为128 个,截至2018 年6 月30 日为93 个。
但是,网红孵化所带来的业绩增长背后其实是如涵控股日益增长的高成本投入。财报显示,2020财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人民币7410万元,比上一财年同期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人民币4320万元增长71.7%。
对于营销费用高速增长,如涵控股表示主要原因有三点:(1)为提升产品销售毛利率而增加的促销费用;(2)网红孵化、培训、内容制作相关的费用增长,以进一步扩展公司的网红池,并以平台模式拓展网红销售和广告业务的增长;(3)无形资产-独家合作权的非现金性摊销费用。
对于如涵控股来说,扭亏为盈的第一要务是合理控制营销费用的增长。
可以看到的是如涵控股2020财年Q1大幅度缩小了净亏损,而且营业收入也是一个增长的趋势,但是,这个营收的增长远远低于如涵控股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如此大力气的去包装网红,通过各种营销方法去拓宽销售渠道,这其实并不是一个良性的商业模式,而且照现在如涵控股的发展,在“网红孵化”的路上,如涵控股还没有跑出一个商业闭环。
在提及风险上,如涵控股也承认,“如果我们继续产生大量销售和营销费用而无法实现预期的消费者和GMV增长,我们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可能无法改善经营利润率,并可能在未来继续产生净亏损。”
网红挣钱,网红公司不挣钱,高营收、持续亏损是摆在如涵控股面前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