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界

WeWork可能推迟上市软银也没辙 只因470亿美元估值被腰斩

作者:山河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原计划下周上市的WeWork,目标估值正在大幅下调,上市时间也出现了变数。

在日本软银集团孙正义的不断注资下,WeWork估值一度高达470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美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然而,据CNBC9月5日消息,由于需求疲软,WeWork的估值正被大幅下调至250亿美元以下。

2019年8月,WeWork向SEC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出售价值约35亿美元的股票。如若出售成功,WeWork将成为今年仅次于Uber的第二大IPO。

公开资料显示,WeWork成立于2011年,是共享办公空间模式的始创者。如今,WeWork的业务遍布29个国家,111个城市,运营528处共享办公空间,全球财富500强中有38%的公司是它的客户。

据WeWork招股书介绍,摩根大通和高盛集团在内的多家银行对一项60亿美元信贷安排的承诺,条件是它通过上市交易筹集数十亿美元。

然而资本市场对于WeWork的此次上市,并不十分看好。

首先,WeWork的盈利能力备受怀疑。业绩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衡量标准,WeWork的成绩单却稍显暗淡。就目前WeWork披露的数据来看,虽然去年全年实现营收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03.2%,但其亏损额也是巨大的,高达161亿美元。

Uber和Lyft虽然在今年都以亏损状态上市,但两家公司的股价均在之后破发,这也让美国投资者对此次WeWork的上市更加谨慎。

其次,不少人认为WeWork只是一个办公室租赁商,而非自我标榜能“提升世界觉悟”的科技公司。以美国经济学家维贾伊的观点来看,科技公司广泛具有“低可变费用、高网络效应、低扩张成本”等要素,而WeWork在这些方面都不达标。

就低可变费用、低扩张成本而言,打个比方,微软多卖1000套程序系统的成本微乎其微,而新增1000个住户需要投入的场地费、服务设施费等等,却是高昂的。

WeWork的网络效应也十分有限。淘宝每新增一个用户,都能使现有用户受益,因为新用户潜在的商品评论能力能给现有用户提供便利,而WeWork的联动效应就没这么直观了。

除此之外,WeWork的CEO亚当·诺依曼在近期通过转让股权和债券套现至少7亿美元的行为也让人大跌眼镜。通常情况下,创始人会等到公司上市后才套现现有股票。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诺依曼已经成立了家族基金,拿这笔收益去进行投资,并聘请专业的金融人士来进行管理。

美国财经博客ZeroHedge分析称,现阶段WeWork的目标并非实现盈利,而是通过在全球“跑马圈地”取得足以强势的市场份额,之后再将竞争对手都赶出去,获得行业最终的定价权以及更高的利润率。

以WeWork为蓝本,中国的共享办公平台也在持续发展,其中,较知名的有优客空间、氪空间、纳什空间等。然而,据GPLP犀牛财经了解,这些公司都并不好过。优客空间还在对自己的盈利模式进行探索;氪空间在2018年12月被传出裁员消息;ibase原点空间也在2019年1月传出租户被“扫地出门”的丑闻,WeWork在之后接盘了其场地。

企业增值服务收入能力低,盈利模式单一是每个共享办公企业面临的难题。也有人提出,共享办公商业模式的本质,已经不是“二房东”、“租金差价”,而是各类不同企业、创新团队的“软资产”管理商。据中商产业研究观察,共享办公领域的未来趋势之一,便是房地产开发商逐渐入局。

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系列产品纷纷暴雷之后,共享办公会成为共享体系中的黑马,还是又一支盛放一时的烟花?行业巨头WeWork的境遇尚且如此,共享办公的明天会更好吗?WeWork上市在即,时间会揭晓答案。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