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河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你可能不会相信,在即时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里,95后的我,还保留着与朋友书信往来的习惯。
Z先生的信到了,又是厚厚一叠,落尾处悉数写着6月2日、7月17日、8月21日……可能觉着每次寄一封麻烦,所幸将平日里想要倾诉的事情一件件累积,觉得足够时便一并寄出。坐在桌前,将信纸一一展开,熟悉的字迹变成了一幅幅鲜活的场景,好像过去发生的事情正在跟他一起经历,思绪随着他的描述时而欢心雀跃,时而懊丧失落。
信里提到的,不过是些平常事情。回到家乡读研,周遭熟悉的气息让他觉得安心;妹妹告诉他交了男朋友,那个小时候总是挽着他手臂缠着他的小屁孩儿,恍然发觉,早已经长大了;父母越发衰老,陪伴他们的时间却总也觉得不够;之后做科研还是找工作,该如何抉择……
绝大多数人可能觉得,这些能在微信里几分钟讲明白的事,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儿通过写信告诉对方。
《解忧杂货铺》里有一位浪矢爷爷,风趣和善,解答每一位陌生人向他提出的问题,在他看来,“写信的人,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在从那个破洞中逐渐消失。”
我想,我跟我的朋友们,就是浪矢爷爷说的那样。
之所以选择写信,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想通过书写的方式,回到自己内心,咀嚼正在发生的事情,无论快乐悲伤,都让它成为铠甲的一部分。待那些不快、怅惘,在文字中逐渐消解,收拾好心情再次出发。
写信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慢。大家被时代裹挟向前,太过着急寻找答案,着急下判断。即使”快“几乎已是当代行为准则,“慢“仍然是心与心交流的必然方式。当笔尖划过信笺,那些想要说的话语成为文字之前,必将经过大脑一番组织,留下来的字句,自然是最想倾吐的内容。少了”快“方式产生的碎语闲言,也就更能知道,之于对方,更想传达的是什么。
在信件到来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慢“,多一些些期待;在信件展开时,多一些些欣喜。
要不改天,你也试试跟你的朋友,换个方式说话。将思绪写在纸上,让他根据纸的厚度、气味、浇薄,知道你;再放一些阳光进去,让纸质沙沙沙地说些温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