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当AI+RPA成为投资新风口 来也科技是追风口还是玩噱头

作者:夏天

编辑:一条辉

来源:gplpcn(ID:gplpcn)

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RPA(机器流程自动化)时,它已悄然成为今年的一个新风向。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全球60%的职业至少有30%的工作可以被完全自动化。如果再考虑从事基础事务性工作的人数,最终可被自动化的量级将会非常可观。

而推动这一切发生的就是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就是让机器看懂并学习人类,从而进行计算机自动操作的自动化软件,但现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简单来说它是通过软件去代替人工在电脑上执行各种类型的操作。其不但解决了大量重复性工作的自动化,还拥有更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能力,别忘了RPA还可以7×24小时连续工作。

而2019年,注定是RPA爆发的一年,它以一种浪潮汹涌之势快速渗入各个领域。不断进入的竞争者,动辄上亿的融资,这其中就包括初创公司来也科技。

近期,人工智能公司来也科技宣布完成与RPA创业公司奥森科技的合并。“新来也”同时宣布完成B+轮3500万美元融资,全面进军RPA+AI市场。

但是风口来了,市场也进入到鱼龙混杂的状态,而很多企业也开始在资本市场左右逢源。那我们该如何理性的看待这一热潮呢?

什么场景需要RPA?

重复、基于规则,以及需要在不同系统或传播介质中切换的工作,正是 RPA 应用的最佳场景。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被一些很琐碎的工作消耗着时间,虽然现在在日常办公中很多工作都能够实现线上化办公,但其实还有很多工作占据着我们大量的时间,比如贴发票、填报销单、扒数据、资料报送等等,重复琐碎、耗费大量人力。

顺着这个逻辑,小至个人的日常事务管理,大到拥有多层级的组织系统和业务条线的中大型公司,都会存在大量这样的需求。

而这个RPA,也就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它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的机器人,它更像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工作流自动化工具,让计算机在一个共同的工作流程中处理一系列高度可重复的活动。

其实就是通过这个软件代替一部分人工的工作,只不过这个“机器人”是虚拟的。这就像来也科技推出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UiBot”。

据官网资料介绍,UiBot平台搭建的机器人,可通过用户使用界面,智能理解企业已有应用,将基于规则的常规操作自动化,如自动重复读取邮件和系统,进行繁琐的计算,大批量生成文件和报告,完成枯燥的文件检查等工作。

而且来也科技官网也介绍了其拥有核心技术,包括引擎也是自主研发,但是其实作为初创企业来说的话,技术是立身之本,但是真正能够突围出来的,还是看谁能落地,谁更能获得企业用户的青睐。

否则,只是概念无法落地,只是空中楼阁,最终只会被用户无情的抛弃。

AI+RPA成为投资新风口

事实上,2018年RPA概念刚火的时候,有AI公司还不愿意承认自己是RPA公司,但其实他们的产品业务本质就是RPA,到今年RPA赛道爆发之后,才挂上RPA的标签宣传融资。

当然除了贴标签之外,就是拉出美国的公司作为对标,在缺乏投资主题的 2019 年,如此巨额的投资+成功的海外对标故事,让RPA 赛道成为一时“风向”。

说起对标公司,就不得不说到RPA 赛道最受关注的公司UiPath,2019年5月5日,UiPath宣布完成5.68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资后估值为70亿美元。在过去两年中,年度经常性收入(ARR) 从800万美元增长至2亿美元以上,目前是全球增长最快、价值最高的AI企业软件公司之一。

UiPath 成立于2005 年,主要为企业提供全套软件平台,帮助企业有效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0万用户,培育了全球最大的RPA社区。目前已完成了4轮融资。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他们更喜欢流程引擎和AI两者通吃,既要RPA概念的钱,又要AI颠覆世界的愿景。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市场已经形成一波AI公司转型RPA的潮流。

这不来也科技也是其中之一,那么进入这一赛道后,获得资本的青睐获得迅速发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要放在落地这个最终的落脚点上。

当前,很多RPA 产品还是用机器来模拟人的操作行为,只是将这一流程通过“脚本”的方式自动化,但这其中仍有不少环节需要人来操作。

再加上,当前 RPA 服务的客户还是大客户,基本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本地实施部署。这意味着,企业要做大,很可能会受限于“产能”。因此,只有通过技术的手段,提升产能,才能克服增长的天花板。

而作为初创企业,并非只是提供技术,但是同类型的企业越多,同质化也就越高,但是技术本身并没有太多技术壁垒,那么作为初创企业的来也科技又如何冲出重围呢?GPLP犀牛财经会持续关注。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