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要盈利还是要融资?东软集团的子公司迷局

dongruan.jpg

  编辑 | 于斌

  出品 | 于见(ID:mpyujian)

  国内最早上市的软件公司是哪家?当然是1991年就已经成立的“东软集团”。发展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之后,东软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业务领域覆盖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及软件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性上市集团。

  但从2018年以来,这家老牌软件巨头却也逐渐显现出“疲态”,其业绩表现与业务布局开始不断面临质疑。根据东软集团对外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它在该季度实现的总营收为1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7.95%,但净利润却只有394.64万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85.96%。

  在过去的2018年,东软集团也同样面临着多项核心经营指标同比下滑的窘境。根据东软集团2018年财报显示,它在去年实现的总营收为7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陷入“瓶颈”,只有0.55%;净利润为1.10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达89.60%,这个数字比今年第一季度的降幅还要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17.65万元,同比更是大幅下降了95.27%。

  另外,东软集团旗下以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企业互联及其他、智慧城市、智能汽车互联为代表的主营业务还遭遇了整体性的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的情况,这同样让东软集团面临了诸多质疑。

  医疗产业信息化服务资深玩家

  东软集团不但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也是国内医疗产业信息化服务的“资深玩家”。公开信息显示,东软集团旗下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两百个业务方向,软件解决方案及产品数达到七百五十多种。在它所深耕的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企业互联等业务领域,东软集团均有不俗的表现。

  在核心的医疗服务业务上,东软集团目前已经为国内将近五百家三级医院、两千五百多家医疗机构、三万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与诊所、十九万家医疗两定机构提供了相关软件与服务,旗下“明星”产品“东软云HIS”覆盖了国内五万多家基层医疗服务机构。

  一个略显“夸张”的说法就是,几乎有一半的国内民众都在被东软集团所提供的社会保险服务“影响”,东软集团为大量城市提供的人社医保平台云服务支撑了整个中国的人口数据库管理。

  过去主营软件服务、近年来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东软集团旗下共有四个比较大的业务板块,分别是企业互联、智慧城市、医疗、车联网业务。主营业务之外,东软集团还孵化了包括东软医疗、东软熙康、东软望海、东软睿驰等在内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拥有高盛、平安等明星投资机构的加持,估值普遍都已经在几十亿人民币的量级,鉴于所涉行业领域潜力巨大,它们中的某些子公司在未来市值上往百亿走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这些子公司中只有东软医疗发展地相对成熟,目前在计划IPO,其他大多仍然还在巨额投入期,未来前景可能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利润快要“降光”,东软集团出了什么问题?

  最近,“东软教育”向香港股票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这让东软集团的“子公司分拆上市”再一次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近年净利润大幅下滑近九成、毛利率水平下降、营收增速遇瓶颈的东软集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根据东软集团官方的表述,“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与行业周期有关,公司业绩下滑是因拆分出多个子公司,前期对其投入大”。

  显然,东软集团旗下规模庞大的子公司们需要给它近年来的业绩下滑表现“背锅”。根据东软集团方面的说法,以东软医疗、东软教育等为代表的子公司们独立分拆上市是公司的既定战略,“为了高效运营,同时也是为了融资”,所以未来其他的子公司分拆独立上市工作“也会在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后东软集团真的将旗下的主要子公司全部拆分出去、独立上市,这虽然会让东软集团的整体估值大幅上升,但东软集团本身的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却需要承受重大的压力,更会让东软面临“净利润体外循环”、“掏空上市公司”等质疑。

  要利润还是要融资,东软集团已经给出了答案。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去除对于子公司“资金投入”的影响,东软集团的业绩表现仍然堪忧。以东软集团2018年财报为例,即便扣除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融盛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创新业务子公司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东软集团实现的净利润同比仍然大幅下降了超过20%。

  目前,东软集团在“大医疗健康”、“大汽车”等创新业务板块已经构造了东软医疗、熙康、东软望海、东软睿驰、融盛财险等一大批创新业务公司,这些公司绝大多数都还在持续的资本投入期当中,这对东软集团来说其实并不是“只要分拆出去就好”那么简单。

  一方面,这些子公司即便分拆,东软集团仍需要对自己的净利润水平下滑态势做出积极应对的动作;另一方面,这些子公司拆分出去之后虽然会获得高融资、高估值,但外部投资的引入将直接导致东软集团对于子公司持股比例及控制能力的下降,这些因素同样还是会影响其净利润表现。

  这家老牌的软件服务企业是会选择继续“放任”自己这么往“亏损”的方向走下去,还是及时调整应对策略以缓解市场的质疑?这可能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抉择。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东软集团怎么选择,它都将迎来“阵痛”。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