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房多多尴尬:屡次转型、更换上市地点背后 资本故事并不好讲

作者:夏天

审校:一条辉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房地产是个大池子,谁都想搅动一番。

北京时间10月9日,房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代码为“DUO”,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5亿美元资金。房多多在招股书中暂未透露发行量、发行价格区间等信息。

招股书显示,2019年上半年房多多的收入为16.04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10.32亿元增长55.4%;实现净利润1.00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3763万元。

事实上,屡次调整战略的房多多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因此与同行安居客、链家、房天下的差距逐渐拉大,作为一个房地产交易平台,现在给自己披了一层“产业互联网”的外衣,还能获得资本的青睐吗?

屡次转型,房多多有多焦虑?

想要做平台的房多多似乎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一个“追风者”。

2014年“互联网+”风靡,O2O模式盛行其道,房多多也不例外渴望通过O2O模式发动一场房地产行业颠覆革命。

房多多联合创始人兼CTO、昔日腾讯技术大拿李建成曾透露:“我们2014年的时候,在我们平台上服务的房产交易金额是2000亿左右,主要以新房为主。”

那时的房多多还颇受资本青睐,2015年的融资额高达2.23亿美元,由方源资本投资。

不过还没等房多多在新房市场站稳脚跟,房地产已从蓝海变为红海时,于是2015年房多多将突围方向定为二手房市场,渴望找到公司真正的“护城河”。

但是这时进场的房多多已经晚了,二手房市场已经被“蚕食”得差不多了。

头部玩家安居客、链家与房天下早已三分天下,爱屋吉屋、平安好房等中小玩家经过惨烈厮杀黯然退场,而房多多虽然活下来,但与头部玩家的差距已不可逾越。

易观千帆指数显示,2019年8月,房多多的月活指数为21.8万,安居客的月活指数为1928万,链家的月活指数为542.4万,房天下的月活指数为353.1万。

在二手房市场没有了话语权的房多多,也深知自己的故事不太好继续讲下去了,再加上从2015年就未传出融资消息的房多多,因此尽快寻求上市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了。

事实上在2018年6月,业内广传房多多将于2018年9月28日递交香港上市申请,但2018年9月末,风向又变为房多多将于12月在美国上市。

多次转型、更换上市地点背后,可以看出房多多的焦虑,再加上2015年获得融资后再也没有融资消息传出,可见房多多急于上市之心可见一斑。

“产业互联网SaaS第一股”的故事不好讲

2019年产业互联网的风口来了,房多多好像抓着一根“稻草”。

2019年3月,房多多在新春发布会上回应,2018年房多多发展良好,目前业务模式从B端、C端转为专注B端。

同时,创始人段毅对外界承诺,“做独立平台,不自雇一个经纪人,不开一个线下店;捍卫每一个平台商户的正当利益;不侵占任何一个商户的私有数据。并表示,这是他用3年时间、耗费3亿元买来的教训。”

简单来说,房多多想要做的是一个新房、二手房代销的超级服务平台。通过为中国的房地产经纪商户打造SaaS解决方案,以经纪商户为中心,充当着经纪商户与其他房地产专业人士、购房者、卖房者及交易相关服务提供商连接的桥梁,让经纪商户在房多多的生态系统内完成交易。

但是,问题来了。

房多多既不为中介服务,也并没有提升用户的效率,反而是为房产经纪人服务,但是这中间存在悖论,既然房产中介已经能够获得交易,为什么还会需要房多多这个平台呢?

因为从用户角度来说,选房购房会选择中介,用户也是为中介付费,之后中介已经可以到手的交易,不必要再去选择房多多平台,因为房多多平台赚取的就是交易佣金以及一些创新项目及增值服务。

另外,就算房多多解决了房产经纪的效率问题,但是最终买单的是用户。

说起SaaS,美国已诞生多家企业服务巨头。2019年上半年,Zoom、Slack和CrowdStrike这三家软件公司上市,且都有着惊人的估值,上市后股价更是涨势喜人。

但是反观国内的企业服务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更不用说房地产行业了,因为人们已经习惯看房、选房、谈判都在线下,那么这其中就有太多考验人性的灰色空间了。

房多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经纪人的行为记录并方便以后查询,但是这并不是短时间能够被规范下来,并且每一城市的行情也不一样,那么这可复制推广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房多多的上市之期不远了,那么如果成功上市,房多多又会讲出怎样的故事呢?值得期待。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