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把用户数据“卖给”企业,今日头条的B端生意经能走通吗

 

  在整个国内的互联网科技圈里,字节跳动已经愈发成为BAT之下最受关注的那一家。

  成立至今仅仅七年的时间,张一鸣就带领字节跳动发展成为了一家估值超过七百五十亿美元的“巨无霸”,引领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的“算法推荐”浪潮。字条跳动旗下的今日头条、抖音等产品更是在腾讯系的强力围剿下一举成长为资讯、短视频、社交领域的“国民级”应用,风头一时无两。

  总结字节跳动的成功经验,除了敏锐的商业嗅觉与成功的运营手法之外,它在互联网行业中率先大力推崇的“千人千面”智能推荐算法一直是其得以成功崛起的关键。正是依靠这种千人千面的算法能力,字节跳动把今日头条、抖音等多款APP都带到了亿级日活的规模,也把自己带成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几极之一。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智能推荐算法为字节跳动带来了流量与用户上的成功,但这种成功一直都在面临着“娱乐至死”、“用户隐私”等争议。而随着近年来字节跳动开始发力B端业务、推出面向外部企业开放算法推荐能力的“灵驹”系统,字节跳动这种变相把用户数据“兜售”给企业的To B业务扩张路径又会强化其业务“原罪”的争议。

  在腾讯都还尚未走通的B端业务领地里,字节跳动依靠更富争议的智能推荐系统开放就能够走通To B业务吗?今日头条的B端生意经到底靠不靠谱?这是市场上一直存在的疑问。  

  灵驹系统,字条跳动切入B端市场的关键

  最近,网上有新闻报道出字节跳动旗下的智能推荐系统“灵驹(ByteAir)”已经开始为正式面向B端市场开放服务做准备。据悉,灵驹系统在去年就已经向部分企业提供了服务,近期字节跳动方面更是开始对该业务体系展开了相关内部培训。不难看出,字节跳动这是在为灵驹系统独立打包、适配给外部企业级客户提前做准备。

  定位在“全球领先的企业级算法服务提供商”的灵驹系统具体有哪些特质?根据官方介绍,灵驹系统是依托于字节跳动的大数据及机器学习平台,结合它在新闻资讯、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多个领域的能力积累,为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的推荐算法服务。灵驹系统可以利用字节跳动的智能推荐系统,为企业提供的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整合、标记,进而根据企业具体需求定制智能推荐方案。

  有意思的是,字节跳动此举有点像是对于竞争对手们的强势回应:当BAT们纷纷开始觊觎头条系旗下的流量池与千人千面系统,集中推出大量类似产品与功能时,字节跳动却又开始反向“输出”,它希望借助自己目前在智能推荐算法上的优势,实现对于B端市场的占领,从而构建属于字节跳动自己的商业生态体系。

  从能力上来看,字节跳动经过多年的在资讯、短视频、社交等领域的智能算法推荐能力积累之后,特别是在庞大的用户与数据积累之下,它的确已经能够做到算法能力“输出”。况且,在经历了今日头条、抖音等明星产品的成功之后,业内已经广泛认可了字节跳动在核心算法能力上的优势,这是它进一步开放B端服务的基础,也容易让合作企业相信字节跳动提供的能力可以帮助它们实现业务突破。

  从运作原理上来看,灵驹系统是通过对企业数据的对接,导入字节跳动旗下庞大的用户数据、物品数据、行为数据等,然后将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归纳分析,打上专属“标签”,最后再导出到企业自身的客户业务,实现精准推荐。

  就像头条对用户的“了解”一样,字节跳动希望将自己对于用户的了解开放给外部企业。据悉,目前在实际应用案例方面,除去头条系内部的产品,灵驹系统已经与魅族、OPPO、VIVO、三星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灵驹系统官网上的数据,自从上线之后,已经有合作企业在特定场景下实现了CTR 150%的增加、APRU 130%的提升、合作场景GMV 180%的增长;在实际操作层面,灵驹系统目前已经实现通过提供标准接口来方便企业快速接入,支持外部客户进行私有化部署等。

  腾讯没有的To B业务基因头条就能走通?

  话说回来,字节跳动智能算法开放的“小算盘”虽然打得非常响亮,但从现实来讲,推荐算法面向企业级客户开放这件事之前并没有人做过,其前景还具有很大的“未知性”。另外,国内的B端系统服务市场一直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同样是流量巨头的腾讯此前都在B端市场上被广泛质疑为“没有To B业务基因”,字节跳动依靠着存在长期用户隐私争议的智能推荐系统就能实现它在To B业务上的破局吗?

  同样立足于社交+流量,我们可以从过去腾讯在B端市场上的摸索经验一窥字节跳动B端业务的未来。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腾讯一直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一个不可超越的“高峰”。别看字节跳动现在拥有着今日头条和抖音两大流量池,但坐拥QQ和微信的腾讯在用户与流量层面可是字条跳动长期需要追赶的“老大哥”。

  但就是这样的腾讯,多年来却也无法在To B业务上实现破局。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腾讯还是字节跳动,它们谋求B端业务发展的出发点都很一致,那就是因为它们在C端用户与流量层面正不可避免地面临发展瓶颈,想要进一步谋求突破的话,B端业务布局是首选。

  去年以来,伴随着腾讯不间断的组织架构调整与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宣贯,我们明显可以看出腾讯正在谋求B端市场的发展。但是,尽管腾讯To B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它在B端市场的发展前景却不容乐观。

  总的来说,从近十年前就开始发展的国内B端互联网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与玩法,强势如腾讯这样的公司想要切入,也需要面临“水土不服”的窘境。

  比如在云计算市场领域,阿里云常年一家独大,其他诸如Ucloud、金山云、百度智能云等等大中小玩家同样摩拳擦掌;比如在推送领域,行业大佬“极光”已经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比如在安全领域,360、梆梆安全、Testin安全等公司早已默默耕耘了很多年,市场份额接近饱和;比如在统计领域,被阿里收购了的友盟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比如在云测试市场,Testin云测一家独大;比如在游戏应用引擎市场、语音云市场、融云市场等等领域,同样是大中小企业布局不断,行业饱和度非常高。

  再加上腾讯一直以来重产品、轻服务的“基因”,腾讯在B端市场想要取得像C端市场一样的地位更是难上加难了。阿里铁军的“接地气”之下,腾讯在B端领域就像一个“花架子”,虽然看起来风光无比,但论及实际的业务布局与产品、服务体验,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B端市场,强如腾讯都没有办法依靠QQ和微信的入口级流量优势帮助它抢占企业级服务的高地,目前还在追赶腾讯阶段的字节跳动就更不要提了。

  与腾讯非常类似的是,字节跳动的核心优势也在于C端流量的获取上,在这种基因之下,字节跳动想要进入全新的B端领域注定艰难。

  当然,张一鸣对B端业务的“渴望”非常强烈,他曾表示,“过去我们做To C的业务,其实更有难度的是B端业务,To C端产品用的数据库、云计算还是芯片、支付系统,其实是ICT产业的更底层。如果C端做完可以往上游走,进入B端基础设施,如果能做成,是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提高”。

  但张一鸣没有说明的是,表面上他想要谋求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地位,实际却是在消费互联网红利逐渐衰退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前辈”腾讯都已经在面临C端流量见顶、积极布局产业互联网的境地,字节跳动当然无法坐视这一行业趋势的到来。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尽管字节跳动已经陆续推出了多款B端服务产品,但To B业务布局前路漫漫,腾讯过去在B端业务上走过的弯路难说字节跳动不会也经历一遍。

  去年,字节跳动全资收购了效率工具“幕布”;今年1月,字节跳动在2019引擎大会上发布营销服务产品“巨量引擎”和号称是秘密武器的“穿山甲”,以此来助力字节跳动商业变现;4月,今日头条发布对标钉钉、企业微信的企业协作软件“Lark”;同期,字节跳动收购数据库公司奇简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投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提供商“晓羊教育”、智能教育服务平台“一起作业”,收购K12在线辅导平台“学霸君”的B端业务,收购锤子科技部分专利,开发教育领域相关硬件......字节跳动在教育领域的动作也很多。再加上这次灵驹系统的开放,字节跳动在企业服务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

  就像过去的腾讯一样,已经成长为巨无霸、敢公开叫板腾讯的字节跳动进行了大量B端业务的布局。但暂且不谈对标阿里巴巴,未来字节跳动能否像腾讯一样拥有包含腾讯云、企业微信、社交广告、微信支付等在内的B端业务矩阵,又能否突破腾讯在B端业务市场一直面临的质疑,实现属于字节跳动的更大的超越?难度恐怕不小。

  携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开拓,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头条忘了“隐私”之痛?

  回到寄托了字节跳动B端业务根本上的“灵驹系统”来看,其运作基础是针对字节跳动旗下庞大的用户数据进行导入,然后将用户数据等进行分类筛选、归纳分析,打上专属“标签”,导出到企业自身的客户业务,实现精准推荐。而这种携用户数据进行业务开拓的思路,不免让字节跳动面临“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质疑。

  按照灵驹系统的服务思路,暂且不谈它导入的海量用户数据会不会存在一些敏感用户争议数据,这个数据标签的“定义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字节跳动手中,如果灵驹系统的商业模式真的能够走通,那么字节跳动就真的实现一手紧抓用户数据,另一手能够将这些用户数据“肆意”倒卖了。

  即便不谈这种“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思路能否走通,头条难道又忘了过往一直存在的“用户隐私”之痛?需要大量打入用户数据进而进行应用的灵驹系统真的能够处理好用户隐私的平衡与度吗?

  从过去字节跳动的一贯表现来看,我们持悲观态度。

  根据央视报道,在今年9月举行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一份来自权威机构针对二十万网民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四成的网民认为“个人的信息泄露情况较为严重”,近两成的网民认为“互联网企业履行安全责任情况并不理想”。

  就在不久前,国家四部委在公布的《移动APP违法违规问题及治理举措》中点名批评了今日头条等APP“未按照其隐私声明申请隐私权限,存在涉嫌超范围采集用户隐私信息的行为”,今日头条正处在国内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风口浪尖”上。

  涉嫌超范围采集用户隐私信息的今日头条想要靠着采集来的用户信息为企业级客户进行服务,这怎么看都有点“讽刺”的意味。

  从广义上来讲,目前用户信息的范畴已不再仅仅是定位、通话记录等传统内容。随着电子支付、人脸识别等的流行,面容ID、虹膜、指纹等生物特征以及摄像头、麦克风等权限同样是个人敏感信息。依靠用户数据采集实现智能算法推荐的今日头条系产品,显然离有效保护好用户隐私还有很远的距离。

  就像在一篇媒体报道中列举的例子那样,一位网友在某金融机构工作,他向媒体表示“自己刚刚和同事聊到某商品,打开今日头条就发现被狂推此类商品广告和话题,以前今日头条做现金贷广告时,保不准我的个人浏览信息也被和这些贷款平台共享,用来审批我的贷款额度和催收时做交叉追踪”。算法“无所不能”的背景下,今日头条能否抵挡利益的驱使,保护好用户隐私?

  今日头条的隐私条款中曾写明:“我们可能会将您的个人的信息与我们的关联方共享”、“我们可能会与合作伙伴共享您的某些个人的信息”。而这种单方面的宣布共享在法律的角度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新的国家标准《互联网应用(APP)收集个人的信息基本规范》已完成征求意见,很快就将出台。规范明确规定APP收集个人的信息时,应遵从“很少信息、很少权限”原则。未来,“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将会有明确的依据可循,届时字节跳动对于用户信息的收集可能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虽然灵驹系统是将用户数据进行标签化处理之后再导出给企业进行精准营销,但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把用户数据卖给企业”,一旦字节跳动在其中掌握不好用户数据的“度”,那么它的B端生意经就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To B之路问题多多,前面几年在C端业务领域顺风顺水的字节跳动会在B端业务上继续保持这股发展态势吗?目前来看,答案可能不太乐观。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