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温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时隔近三年,嘀嗒又要闯“钱关”?
1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嘀嗒出行正在寻求IPO前一轮融资,且已募集资金2.5亿—3亿美元,准备在港股或A股上市。
对此,GPLP犀牛财经向嘀嗒出行方面求证,其官方回复称,针对这个消息不予评论、没有相关信息可以对外披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9月2日,嘀嗒出行CEO宋中杰宣布,公司目前已经实现整体盈利。而才过去4个多月,嘀嗒就被曝出在寻求融资后上市,这不由让人思考,嘀嗒这么缺钱了吗?
业内人士表示,嘀嗒在宣称盈利的情况下,还在寻求融资上市,的确存有向滴滴挑战的可能性,但从当下出行市场的形式来看,嘀嗒此举更趋向于自保。
公开数据显示,嘀嗒出行前身是嘀嗒拼车,2014年成立,目前业务主要为顺风车和出租车业务,和滴滴相比业务范围相差不小。
不过,2018年期间,滴滴顺风车因两起安全事故暂时下线,嘀嗒迎来机遇,迅速扩大自己主营事业之一的顺风车扩大规模,准备弯道超车。
接近嘀嗒的知情人士透露,在滴滴顺风车下线期间,嘀嗒顺风车收获的订单量直至增长10倍左右,日均订单在70万左右,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嘀嗒出行联合创始人李金龙曾表示:“行业巨头滴滴顺风车的下线带来了领域真空,必然会吸引新的平台进入。”言下之意,也是承认确实受到滴滴顺风车下线带来的优势。
然而嘀嗒的好日子也不是高枕无忧,在2019年11月滴滴重开顺风车业务后,嘀嗒方面立刻感觉到了压力。可以看到的是,即便滴滴顺风车恢复开城数量有限,但其热度一直高居不下,东山再起之势已成。
如此一来,嘀嗒方面就不太好过。
嘀嗒出行的投资方张君毅提出了,嘀嗒的盈利构成来自于两方面即顺风车业务和附加业务,但后者对于嘀嗒整体盈利的贡献占比较少,最大头仍是来自于顺风车业务的营收。
而如今顺风车业务嘀嗒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也就迫使其要寻求新出路。
可以看到的是,近期的嘀嗒一直都在往出租车方面努力,比陆续寻求各地出租公司合作,推出“出租车·新出行”的概念,欲借助出租车方面,避免因滴滴顺风车回归后,可能造成的业务影响。
李金龙此前表示:“目前国内整个9000万的日均订单出行市场中,更多的订单来自传统的出租车,规模仍高达5000万单。”言下之意,出租车是一个蓝海市场。
但是由于出租车出现时间较早,就算为其赋能,需要消耗投入精力和资金也都不少,这也就可能导致导致明明宣布盈利的嘀嗒再闯“钱关”。
结合以上信息来看,嘀嗒出行的此次融资,或许并未为了挑战滴滴,反而是直面滴滴恢复顺风车业务,准备的后路。
嘀嗒出行的崛起有一丝运气成份,但也不能总靠命运女神眷顾生存,在当下时局,如何守住顺风车市场,同时开拓好出租车市场,让其成为自家护城河,才是嘀嗒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