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从涉嫌传销到疑似泄漏用户信息 云集从Costco学到了什么

作者:夏天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在电商版图固化多年的情况下,云集(YJ.NASDAQ)曾凭借“会员电商”的模式拼出了一条“血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云集也并不好受。

云集的业绩表现一直不好,2019年5月上市后,也没有明显的改善。从2019财年第三财季看,云集第三财季实现总营收为27.731亿元,同比下滑10%,环比下滑9.5%,净亏损为5130万元。

业绩下滑后,云集在资本市场更是一落千丈,上市的发行价为11美元/股,股价最高报18.20美元/股,截至2月11日,股价为3.67美元/股,与高峰时相比跌79.84%。

此前云集又因疑似泄露用户信息,遭到用户的投诉。那么本就有着涉嫌传销“过往历史”的云集,在中国电商行业显得愈发尴尬。

连亏3年盈利遥遥无期,资本市场失望下调评级

对于云集来说,亏损一直是其老生常谈的问题。

财报显示,2016财年至2018财年,云集连续3年分别亏2467万元、1.057亿元、5969万元。

根据云集发布的2019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报告来看,其亏损情况依然未见改善。财报显示,云集在2019年第三财季实现的总营收为27.73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30.84亿元下降了10%;第三季度运营亏损为1.32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7471万元运营亏损涨幅明显;第三季度净亏损为5130万元,2018年同期净亏损数据为5360万元。

云集连续亏损同时,运营开支却呈现上升趋势。根据财报数据,云集在2019财年第三财季的运营开支为6.36亿元,而2018年同期为5.93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为2.78亿元,而2018年同期为2.09亿元,同比增长33.3%。

云集在2019财年第三财季的运营开支占总营收的10.0%,2018年同期仅为6.8%。

2019年的前三个季度,云集的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67%、77.78%、82.23%,收入成本居高不下也成为了大问题。

虽然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云集的GMV整体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但其实际运营却是不断“亏损”的状态。

因此,很多业内人士预测云集未来很难跨越“盈利”这道门槛。

连续不断、未能见到改善的亏损状况当然也让资本市场没了耐心,在2019年8月云集被摩根大通(JP Morgan)将评级从增持下调为中性。

这以上的种种表现加深了资本市场对于云集的不信任,对于未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云集,又将如何面对自己长期的亏损难题?

涉嫌传销转型会员电商,疑似泄漏会员信息导致退款诈骗

好的商业模式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与检验的。

但是,云集所走的“会员电商”模式似乎在“边缘”试探。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成立的云集为了拓展市场,实施了激进的超出三级的分销模式,这也导致了其在经营活动中曾经出现“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等行为。

因为此模式,云集曾被杭州工商部门以涉嫌传销的罪名罚款超958万余元,随后,云集在2016年对业务模式进行了整改,将其改到了合规的二级分销,同时2017年1月份通过“第三方专家论证会”,成功区别于传销。

但是,这种“历史”一旦被打上了“烙印”在短时间内很难“洗白”。

之后,云集又做了调整,向会员电商转变,像小米、名创优品、网易严选等诸多都是Costco“中国学徒”,当然也包括号称“中国会员电商第一股”的云集。

在盈利模式上,对标的依然也是Costco的会员经济,做少而精的SKU,不断提升服务体验,提升物流速度,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这也并无离经叛道之处,都是主流选择。

不过区别在于,Costco主攻线下市场,云集发力在线零售。对于云集来说,学习先进的商业模式,不仅要学其“表”,更要懂其“里”,但是云集的学习能力实在堪忧,整体表现并不理想。

发力线上的云集却被消费者质疑泄漏用户隐私,以至于出行退款诈骗,消费者上当受骗。根据《中国消费者报》消息,2019年8月23日,张女士收到一通电话,对方声称是云集客服,告知张女士在云集平台购买的黛珂护肤品存在质量问题,化妆品检测机构要求返货返款给消费者。张女士将信将疑,却最终还是被骗6965元。

对于云集来说,不论其商业模式是创新还是“照猫画虎”,都应该有其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毕竟在会员经济的路上,阿里、京东、拼多多、小米、网易等电商平台各有特色,云集并无明显优势,论生态不如阿里京东,论性价比不如拼多多和小米,论气质调性不如网易。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