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正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4月21日,北汽蓝谷(600733 .SH)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北汽蓝谷2019年实现总营收235.89亿元,同比增长3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25.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8.74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跌19.78%。
报告显示,北汽蓝谷2019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和政府补助,其中政府补助金额高达10.42亿元。也就是说,除去政府补助部分北汽蓝谷很可能净利润是负值。由此,针对北汽蓝谷究竟是否具备自主持续盈利的能力,投资者心里不免“打鼓”。
“销量第一”不等于实力超群
资料显示,北汽蓝谷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其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新能源”)创立于 2009 年,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据悉,北汽新能源拥有整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市场销售等产业链协同完整的运营体系。
从北汽蓝谷的背景介绍来看,无论其资历还是产销实力都比较亮眼。同时,按照其年报中的描述,北汽新能源自 2013 年以来连续七年保持国内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
不过从公开数据来看,北汽新能源“七年销量第一”的荣誉,现实意义却似乎较为局限。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比亚迪纯电动汽车累积销量9.7万辆,超出北汽新能源销量的49%。2019年全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150601辆,也就是靠着下半年的发力,北汽新能源才终于以微弱的胜率反超比亚迪。
(搜狐汽车:2019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品牌销量统计)
由此可见,尽管北汽新能源能够蝉联“全年销量第一”的宝座,但实际上优势却并不明显。其次,透过公开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北汽新能源的产品在品牌声量和发展潜力上也都显得稀松平常。
根据2019年巨量引擎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品牌主动搜索量top10中未出现北汽新能源的大名。由数据可得,消费者了解意愿较高的品牌基本集中在诸如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势力造车品牌上。
这也侧面反映了这些新能源领域的“后起之秀”们拥有极高的发展潜力,而一旦这些“潜力股”奋起直追,北汽新能源的市场份额将很难保证不被挑战。
汇总来看,从市场综合表现切入观察,能够证明北汽新能源实力的证据似乎只剩一个“七年销量第一“的名头,而这一名头在市场越发复杂的背景之下,一来稳定性较弱,二来也并未对其未来长久发展形成明显的助阵作用。
经营状况也让人担忧
当然,上述指标都具有动态变化属性,未来会是怎样的格局谁也不清楚。但仅看当前,北汽新能源的综合情况也同样不太“美观”。
除去北汽新能源全靠政府补助实现正向净利润这一点,事实上其已连续3年陷入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的状态当中。同时,北汽新能源其他的财务指标也已显现出一些迹象。
据了解,2019年北汽新能源总体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92%,财务费用同比上涨342.29%,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上涨9.09%和20.16%,营业外款项支出增加249.80%。相应的,作为其营收主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板块毛利率下降1.34个百分点。更糟糕的是,其纯电动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下降-59.75%和-4.69%。
对此,北汽新能源表示导致公司发展不够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新能源行业各方资本加速进场争夺市场等。不难发现,北汽新能源并未在自身经营方面着过多的笔墨。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家以汽车产销为主业的公司依赖政府补贴盈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北汽新能源目前最需要做的,想必是靠自身努力,完善经营及产销方面的营运,从而消除消费者因其财务状况透射出的”警报“而对其经营能力产生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