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小红书,旅游路上不再“红”

 

疫情企稳,小红书第一时间在线下进行了一场战略发布。发布会上,小红书宣布企业号限时免入驻费,给予百亿流量扶持新企业号和带货主播等,通过“KOC连接计划” 实现百万新品试用,以此连接品牌和用户。

就在这场发布会前不久,小红书对外宣布发力旅游业,通过“订单来了”直连民宿预订,与小猪短租等合作拓展销售渠道,以“出行决策平台“的姿态向OTA发起挑战。

那么问题来了,小红书做旅游胜算几何?

被高估的KOC

起步于出境购物攻略的小红书,在迅速呈现出社区形态后,其定位历经跨境电商、内容社区到“生活方式平台”等数轮调整,社区化、种草经济、多品类媒体形态构成了小红书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KOC(Key Opinion Consumer),即关键意见消费者。在今年7月的“Will未来品牌大会”上,小红书表示将通过百万新品试用计划,帮助品牌与KOC连接,解决新品缺少用户体验和分享的问题,以此实现带货。此举的端倪出现在今年1月,小红书曾发布消息表示允许未签约MCN机构的个人创作者与品牌商直接合作。

“扶持KOC”由早期紧抱KOL演化而来。KOL内容注水、带不动货的趋势出现后,小红书选择将KOC推向高位。不可否认,KOL和KOC是小红书的立命之本,在小红书每天超过80亿次的笔记曝光中,这些“关键人物”贡献了重要力量。由新媒体大数据平台克劳锐在今年4月发布的《传媒行业2020四大平台KOL粉丝分析研究报告(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中称,小红书KOL数量占比最高的是美妆护肤和时尚两大类,这两类KOL数量占小红书全部KOL数量的一半以上,旅行类KOL数量在排行中倒数第四。

 

但是,围绕KOC的争论一直存在,在豆瓣上不乏这样的言论:有人认为KOC是预算不超过200元的KOL,有人认为KOC是新型“割韭菜”方式……这样的言论背后是对KOC真实影响力以及可持续性的质疑。用户因噱头浏览KOC的内容不难,但是否会相信KOC、是否会为此买单,几乎没有夯实的数字可以证明。

早期,小红书邀请张雨绮、江疏影、林允等明星入驻,此后又大力圈了孟美岐、蔡徐坤、杨超越等流量“小花”和“小生”加入。这一战,小红书打得漂亮,通过明星特有的引爆力、圈层影响力、有效的人设,将“美妆种草社区”的属性站稳。

即便如此,当肤色暗淡、开着滤镜做美白广告的某女星被“小红薯”在评论区怒怼之后,当某流量“小花”狂推几十元面霜后,被粉丝质疑明星真的会让这些亲民价格的护肤品上脸吗,明星在小红书的商业化问题、内容虚假问题,都成为“小红薯”内心的问号。

无论是选择KOL还是选择KOC,其本质都是小红书对B2K2C模式的坚持。在B2K2C的链条中,品牌通过KOC的体验和分享去影响众多用户,进而产生购买行为——这是理想状态,但现实未必如此——缺乏信用备书的KOC对品牌的推动有预想中那么大吗?粉丝真的会相信素不相识的KOC向自己推荐的产品吗?

出行决策靠什么带动?

如果对现阶段消费者的旅行方式足够熟悉,这样的行为洞察就是常识:一个人从浏览内容到购买旅游产品,一般会经历几个阶段:首先,用户从在APP中浏览开始,通过攻略、笔记和视频寻找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然后锁定目的地,搜索该目的地下的相关内容,浏览点赞和阅读量较高的热门景区景点。第三个阶段,用户即将根据出发目的地搜索产品,不断进行对比和考察。第四阶段,便是用户真正下单的阶段。第五个阶段是发生在旅行途中的,行中的浏览和预订随时可能发生。

由此不难发现,跟携程、同程这样OTA直接上货的形式不同,真实的、用户自发分享的内容更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平台通过这些旅行内容给用户“种草”,然后可以顺理成章地带动消费。基于此,内容社区小红书为旅游业务的定位是:出行决策新入口。

但从数据上来看,旅游品类在小红书平台上的表现并不突出。互联网大数据平台QuestMobile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与抖音主打音乐、舞蹈,快手攻占强势领域游戏和时尚相比,小红书目前依然主打美妆,旅游品类在报告数据中的地位勉强属于中位。

 

新媒体大数据平台克劳锐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小红书的用户在与不同类别KOL的互动中,明星、娱乐、情感互动率较高,旅游的互动率垫底。

 

这样的数据并不难理解,不同于美妆冲动型消费,旅游消费属于典型的重决策,非简单通过小红书的“笔记”种草就可以完成,这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曲线。进一步的解释是,小红书这类综合的、生活方式社区在旅游业的积累,还无法与一众在线旅游平台相提并论。这些专注旅游的“前辈”早已通过包罗万象的旅游商品和旅行内容强势占据了用户心智。

在小红书高估KOL和KOC的同时,却低估了OTA的内容运营能力。

在携程、美团、马蜂窝、飞猪的APP首屏,都早已采用双排信息流的方式展现优选内容,根据用户所在的位置、历史搜索等推给用户真正需要的内容。携程甚至将“旅拍”这类内容属性很强的业务放在APP工具栏最中心的位置。精致的“千人千面”成为这些公司内容运营人员追求的最高境界。

(携程将“旅拍”放在工具栏中间位置)

在内容形式上,尽管小红书“笔记”类的短内容看似符合新的内容浏览习惯,但由于旅游消费金额高、决策难,无论是长效品牌建设还是直接引导交易,纯粹通过短内容转化或为产品背书还是太过羸弱。尤其是中长途的旅行,游客需要参考体系化的长内容、配以视频、直播来进行决策。在体系化的长内容中,会包含众多利于游客决策的信息,如乘车路线、票价、景点营业时间、航班建议等。唯有通过丰富而立体的内容形态辅以结构化梳理,才足以对旅游消费决策形成强大的购买驱动。

显然,小红书眼中的那些“正统”旅游平台早已将旅游内容运营作为战略级动作。这些公司,少则10年,多则20余年的行业积累,比小红书拥有更多旅游数据,这些数据是为用户提供精准内容和服务的强大基础。小红书或许懂“用户”,但并不比这些“老家伙”懂“游客”。

出行决策平台,小红书还没做到

做旅游,小红书不可谓不努力。今年端午期间,小红书联合平台旅游博主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周边发起“端午种草周边游”直播活动,还邀请旅游达人、民宿经营者和文旅局局长进行直播。端午之后,旅游直播声音已经寥寥。相比之下,杨天真在小红书上直播带货大码女装显得更加隆重并且成果颇丰。

疫情以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在内的数位跨界玩家都已进军旅游业。因疫情迫使人们只能聚焦“近处”,周边游便成为小红书顺势跨界旅游的切入口。但回归行业本质,想要成为“出行决策新入口”,远没有设想的这么简单。

“出行消费决策”必须是“种拔一体”的,小红书的问题在于:“种草”容易,“拔草”场景建立艰难。

做在线旅游,无论是平台模式还是自营,都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撑。旅游作为典型的服务行业,其上下游大多是传统公司,供应链的建立涉及大量线下的“脏活累活”,其对接、磨合与优化绝非一日之功。2017年,美团在之所以能够在旅游赛道中突出重围,就是凭借其强大的地面景区、酒店的拓展能力以及数亿用户基础。

对于目前的小红书而言,做内容社区所需要的短平快流量思维根深蒂固,这对旅游生态的建立并无实质帮助。要想趋近内容到交易的闭环,它面临的问题与抖音无异:内容多于产品,甚至无处购买产品。

今年4月,小红书已和民宿公寓管理系统“订单来了”达成合作,首批有200家民宿入驻,7月,小红书与小猪短租也达成战略合作,首批有超过300家民宿入驻。但某民宿账号的留言区,不只一位用户在浏览内容后询问“怎么订”,账号运营人员通常会回复:“发你啦”,或者“来啦”——如果用户看到内容而不知到哪里购买、要靠运营人员手动发送购买链接的话,小红书的“出行决策新入口”就真的沦为了一句空话。

作为近年最受瞩目的独角兽之一,小红书的一举一动必然备受瞩目。在旅游这条坎坷的路上,小红书这条船,稳吗?也许,回到广告的老路上去,把枪口对准快手、抖音,才是这家“网红脸部落”的发展正途。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