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柔宇到底是不是一家伪科技公司?

作者:王琪骥

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

然而,无论是“汉芯造假”还是“红芯造假” ,中国科技圈频发的造假事件令人震惊,需要所有人提高警惕,事实上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科技公司有了更多的审视和质疑。然而,该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伪科技公司,相对客观的衡量标准应该有哪些呢?

GPLP犀牛财经综合众多材料,简单总结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几个维度:

1、这家企业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是否拥有专利;

2、这家企业的核心团队成员履历及其所作所为;

3、其产品或者解决方案是否拥有足够的应用场景;

至于财务营收、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对于很多真正的科技创新公司来说,反而并不是最关键的判断标准。原因就在于创新二字,科技创新往往意味着要打破或者颠覆传统,需要持续的投入、反复的升级迭代、不断的市场开拓,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克服来自传统竞争对手的重重阻力。因此科技公司在创立后的很多年里,财务和产品可能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影响它们为人类释放科技的能量和光芒。

有人看资产,有人看销售,有人看盈利,虽然这些很重要,可如果这些就可以代表企业,为什么原来好好的企业会突然不好了?其实资产、销售、盈利这些常用的尺度,都是结果性的、外表性的,很多时候也是暂时性或者说是机遇性的衡量。因此,我们需要拂去表面的尘埃和纷扰,从源头去找到一些更本质的东西。

在美国,苹果、英特尔、高通、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型企业极大的推动了美国科技创新,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科技公司。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特斯拉成立至今连续亏损了17年;亚马逊从1995年成立之后,20年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苹果1976年成立,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脑Lisa(Mac的前身,开发早期的很多系统软件都是在Lisa上设计的),被视为苹果公司最烂的产品在1986年被终止,余货被埋在犹他州的垃圾堆填区。纵观历史,阶段性的财务数据,无损于他们的伟大。

在中国,存在这样的科技型公司吗?

看专利数量和创新能力,伪科技公司无处遁形

如果一个国家的专利数量明显上升,从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来看,说明这个国家的科技一定正在进步。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专利拥有量共计达到了160.2万件,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中国已经连续8年世界第一。

毋庸置疑,专利是评价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公司是否是科技公司的重要标准,在中国专利数量大幅上升的背后,真正的中国科技公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用这把尺子来量一量柔宇科技。

据GPLP犀牛财经查阅天眼查发现,柔宇科技专利信息共1328条,其中发明专利有663项,发明授权数据共有123条。

此外,据PatentHub专利检索平台一份关于《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战略分析报告》显示,柔宇科技还有一部分专利在实质审查阶段,目前公开的比例并不大,由此可以判断,柔宇科技专利信息肯定要大于1328条。

图1:按法律状态分析柔宇的专利状态

在柔宇科技的发明专利类型当中,PCT发明专利数量最多,这也就是说,柔宇科技约一半以上的专利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有申请,中国查询不到——PCT全称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及审查等。

图2:柔宇科技的专利类型进行分析

在柔宇科技这些专利的发明人当中,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及团队众多人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刘自鸿的专利数量最多。

作为一个科技型公司,柔宇科技所展现出来的科技实力令人震惊。如果是一家伪科技公司,显然是不可能成立8年并且不断推出技术专利的。

在柔性显示领域,从全球范围来讲,主流技术为三星所主导的OLED技术——主要采用传统液晶屏和曲面OLED屏使用的多晶硅做背板集成电路,不过硅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在柔性弯折可靠性和制造成本上具有先天的短板。

对此问题,柔宇科技最终用最少的经费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该技术采用的超低温工艺和非硅半导体材料,让柔性电子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曾称“柔性电子”是在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础上产生的颠覆性科学技术,将带动万亿元规模的市场。

ULT-NSSP技术研发出来后,一位国内产业巨头开出了3亿美元现金收购的优厚条件,柔宇拒绝了。他们通过筹资,自建了全球首条全柔性屏产线,实现了从1到N的大规模量产,整个柔性电子产业由此在中国正式落地。GPLP犀牛财经曾有机会直接进入该产线进行了实地参观,整条生产线均由柔宇自己设计完成,自动化程度非常之高。

柔宇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柔宇科技发布第三代蝉翼全柔性显示屏,该产品不仅多项核心指标达到全球先进水平,而且在显示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又有了一个新的跃升。截至2020年8月,柔宇科技在全球拥有4大研发基地,在柔宇科技2000余人的团队当中,研发人员占比60%以上,核心团队中有数百位国内外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包括多位在硅谷及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有丰富经验的海内外工程师、博士。

核心团队成员是谁,他们都做了什么

人是战略和执行的连接点,是战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柔宇科技创始团队成员为刘自鸿博士、余晓军博士、魏鹏博士。

刘自鸿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6年进入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

2012年,他放弃了美国几十万美元年薪,将筹得的400万元全部投入创办柔宇科技,在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一间不足一百平的小办公室里,和他的清华兼斯坦福校友余晓军、魏鹏开启了创业生涯。

为了节省经费,创业初期的刘自鸿经常居无定所在朋友家打地铺借宿,省下钱花在科研上面。“在创业初期没有很多投资,我们省下的每一分钱都会是研发经费。后来我们拿到了几轮融资,投资人都很惊讶每次追投的时候,我们上一次融的钱都没花掉。”刘自鸿曾表示。

作为柔宇科技的CEO,彼时,刘自鸿的工资只有3660元。

这与中国一些伪科技公司形成鲜明对比。有些骗子公司,成立目的即是骗取国家相关补贴,令人痛恨不已——2017年6月,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报道,长沙市人民检察院指控,从2010年开始,某伪科技公司采取成立空壳公司并虚构申报材料,以及利用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公司伪造、编造申报材料,采取共同申报或者互相纠合申报的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申报并骗取国家引导基金投资保障科技专项资金合计1322万元。没有专利,没有产线,没有真正做事情,这样的伪科技公司无一例外都迅速露出原形。

对比柔宇的核心团队成员,刘自鸿曾如此描述他的典型一天:每天5点多从深圳南山家中起床,6点多到公司,趁着其他人都还没到,在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思考很多问题,然后开始一个CEO处理事务的繁忙一天,直到晚上八九点甚至更晚,才会离开。可以说,刘自鸿的生活也非常简单,“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公司创始人之一的余晓军毕业于清华、斯坦福,创立柔宇科技之前一直在IBM工作——工作稳定且体面,在美国属于典型的中产,然而最终,他们卖掉了纽约的房子,带着孩子与刘自鸿一起回到深圳创业了。

柔宇科技的另外一个创始人魏鹏也是专注于科研攻关的高级技术人才,目前担任柔宇科技副总裁。他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目前主要负责柔宇北美和欧洲区域的业务,包括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及市场推广、销售。

据了解,柔宇团队从成立到现在420多亿的估值,柔宇的初创团队还有50%左右的股份,截至目前没有一个人套现。过去40多亿的投资中,股东也没有一家对外进行工商变更和转让退出。柔宇科技在2019年之前的所有融资,全部投到科技研发和工厂建设中。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鲍哲南教授表示,“在全柔性显示领域,柔宇创新开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是当前全球范围有望革新传统显示产业的原创技术。创始团队刘自鸿博士、余晓军博士、魏鹏博士都来自清华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属电子工程、材料、化学领域内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创新家,恰好组成了柔性核心技术的‘三叉戟’,这在全球柔性集成电子技术领域是一个处于金字塔尖的组合。不同学科领域顶级的有机组合,构建了柔宇技术突破的基石。”

有这样世界顶尖的核心团队,如果还有人说柔宇是一家骗子伪科技公司,你信吗?

跳出“贸工技”,“技工贸”路线推动应用落地

众所周知,联想的“贸工技”路线是早期中国企业普遍采取的一条发展路线。在那个需求远大于供应的年代,先通过贸易把国外或者发达地区的产品引入国内和不发达地区市场,是一条无可厚非的捷径。它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随后企业再介入生产制造环节,通过OEM和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进一步获得发展红利,然后不断学习慢慢进行技术研发,积累自身的技术能力来升级制造和贸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贸工技”成就了大批本土企业,也诞生了企业在toB和toC上的分类方式。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贸易和制造所带来的红利进入瓶颈期之后,对于核心技术的依赖就逐步显现出来。人们发现技术跟随的端弊越来越明显,学习和跟随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很难超越先进,而且还会因为政治外交甚至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而陷入到被“卡脖子”的境地。于是,“技工贸”路线开始被广泛关注。

中国的“技工贸”路线——指先开发自有新技术,然后通过生产制造实现新产品批量上市,再进行市场开拓和销售,获得新技术、新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简单讲,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驱动生产制造和市场。在当今逆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尤其是“一芯一屏”和“国产替代”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技工贸”路线显然更符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和需要。

柔宇科技选择的就是“技工贸”路线——先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电子新技术,随后迅速将技术进行产业化实现规模量产,进而推动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据悉,柔宇科技所研发的柔性电子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航空、汽车、传媒、家电等多个领域,在这个过程当中,柔宇科技趟出了一条“B2B+B2C”的发展模式。

“柔性技术在终端产品上并不成熟,在形态上可以做很多东西。我们自己的团队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些技术,会发现一些市场上还没有的应用场景和新产品,自己做比别人做的更快。关键是,还可以迅速形成“研发—应用—反馈—研发”的闭环。经过几次循环,新产品可以快速孵化成熟。”柔宇科技负责人表示,柔性技术尚未达到大规模商用阶段,因此在推动技术解决方案产业化方面,公司在智能终端、智能交通、时尚传媒等六大行业内作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

“B2B”主要是基于柔宇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柔性传感与显示技术,柔宇科技为众多企业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全柔性触控屏幕搭载在任何物体的表面,可以不受空间条件限制,为用户带来“万物皆可交互”的体验,增强企业服务用户的能力,比如空客、LV、丰田汽车、格力家电、泸州老窖等国内外500多家不同行业企业。

“B2C”是指柔宇科技的系列终端产品,比如折叠屏手机柔派,柔记2智能手写本等产品,一方面与其他消费电子企业一样通过产品实现营收,另一方面也藉此不断推动消费者认知和市场培育,这是柔宇科技近年重点发力的方向。

2020年8月,柔宇科技的智能手写本RoWrite柔记2正式上市销售,这是一款采用柔性传感技术的电子手写类设备,基于轻薄柔的电容式传感技术将普通纸笔书写的内容进行电子化,并自动上传和存储。该产品推出后凭借亲民价格与优质的性能,获得了商务、教育、手绘和手帐爱好者等人群的高度认可,销售量和好评量在京东同类产品当中均遥遥领先。

这款产品只是柔宇科技众多消费电子产品的冰山一角。

内部消息称,9月份柔宇的第二代折叠屏手机柔派2还将批量上市。

分析人士指出,柔宇有独家的技术优势,不论B2B还是B2C,都是在把柔性电子技术尽可能产业化,并应用到更多产品当中去。通过技工贸的产业化运营,柔宇可以发掘更多的应用场景,积累行业经验与客户资源,为柔性电子的爆发增长蓄积能量。

而这一切,正是那些真正的科技公司所做的事情。

[!--page.stats—]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