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互联网搅动疫苗“暗流”

或许是后疫情时代留在人们心头的乌云还迟迟未散,健康问题总是时刻牵动着每个人神经末梢,稍不留神便是杯弓蛇影,杞人忧天。

最直观的一点体现在疫苗接种上。不得不承认,从前国人对于疫苗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以最常见的流感疫苗为例,谷雨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8.8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类疾病,但国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接种率则为60%~70%。

今年的境遇却有所不同,无论是普通的流感疫苗还是HPV类,各种疫苗总是一针难求。据悉,今年到现在为止,流感疫苗签发到了3000多万人份,到下个月流感季来临前,估计将达到5000万人份;九价HPV疫苗排队战线能拉长至一年,中签率不足3%,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持续了两年之久。

目前,国内疫苗巨头企业在2020年的股价上涨超过90%,预计营收高达20多亿。去年六家企业共生产流感疫苗约3078.42万支,相比2018年增加了90.6%。

值得一提的是,这股“疫苗热”不出意外地引起了互联网的兴趣,不仅催生出庞大的线上代抢生意,甚至还惹来不少电商平台(如拼多多)的青睐,能否解决一针难求的问题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疫苗风云大概会愈演愈烈。  

有网红色号也有网红疫苗

家住临沂的李芹在今年24岁生日时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身份的朋友现在都在抢着预约HPV疫苗,我家附近的医院根本抢不到,别说九价了,就连四价都一针难求,我已经预约了青岛一家医院接种,算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抵达青岛顺利接种完后,李芹特意发了条朋友圈,来庆祝自己成功抢到这款“网红”疫苗。不得不说,这种画面看上去颇为眼熟,抢到疫苗的兴奋程度堪比抢到爆款口红包包。

环顾周围,HPV俨然成了新一代“网红爆款”。

在小红书上,搜索关键词“疫苗”的相关笔记超过20万篇,其中HPV笔记约为7万篇,不少博主晒出自己的预约攻略,点赞量轻易破万。此前,“丁香医生”发布科普HPV的文章,短短一天之内,阅读量高达10万。

一种潮流总会在无意识中拉动整个消费链,诸如不疯魔不成活的炒鞋、盲盒、汉服等等,作为疫苗的HPV似乎有同样的境遇,网络上的接种狂欢在某种程度上为日后的“一针难求”埋下了伏笔。

中泰证券数据显示,HPV疫苗在2019年已经成长为中国首个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疫苗大类。事实上,任何一种消费被网络趋势所裹挟时都会或多或少地遭人诟病,尤其是疫苗天然自带特殊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国人普遍对疫苗接种过于冷漠时,网络造势未必只是件坏事。

这种说法并非主观臆断,早在2015年,香港HPV疫苗开展补贴计划时就曾利用“明星效应”试图打开公众接受度,邓紫棋、蔡卓妍、郑伊健等人均在其列。效果立竿见影,此后香港HPV接种者大幅度增加,要知道,2006年至2014年,这漫长的时间段里香港女性接种HPV的人数大约只有8.85%。

无独有偶,2019年,美国老牌医药销售集团Walgreens邀请了数名社交媒体网红加入他们“流感疫苗数字宣传”。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与PGP合作时,PGP和120位网红展开合作,后续调查发现,目标地区显示出对流感疫苗的消极态度明显下降,网红博主们有关疫苗的动态评论中,有93%是正面评论。

毫无疑问,网络热度或多或少地消除着公众对疫苗的抵触心理,从冷漠到迎合的态度转变给公共卫生构建蓝图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资本市场向来“事出反常必有妖”,疫苗需求的高居不下给了那些前赴后继的灰色生意爱好者无限的容身之地。

明明一针难求,为何电商平台仍有“余粮”?

2019年4月份,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自己在海南某医院注射的九价HPV疫苗被认定为假疫苗。这起见怪不怪的假疫苗风波再次在公众心理拉起警戒线,与此同时,事故中涉案医院所触及的走私、造假等灰色地带也成为疫苗火爆背后最危险的雷区之一。

据悉,在内地疫苗缺口日渐增大的局势下,就连旅游业也不忘来借一把东风,给走私提供可趁之机不说,例如“疫苗接种旅行”、“境外接种中介”之类的玩法更是屡试不爽。根据公开报道,仅在2017年就有三起HPV疫苗旅客走私事件。

眼见各路势力都在见利起意,蠢蠢欲动。公众被真假疫苗吓得乱了阵脚,担忧之余更是着急,此时消费热潮中的黄牛通病便趁势而起。目前,国内的疫苗接种盘活了一个庞大的代抢黄牛生意,正所谓“黄牛或许会迟到,但永远都不会缺席”。

据了解,尽管目前的代抢费在1000到2000不等,甚至有些成倍翻涨,但不少人会欣然接受代抢,因为除了时间成本小以外,数千块钱的代抢费远比出境接种或者来历不明的疫苗要划算得多。

代抢生意如此好做,足可见小小一针疫苗有多难得。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疫苗这厢一针难求,公众不吝金钱也未必如愿以偿,而那厢的电商平台却似乎“库存充盈”。

以“拼多多”为例,10月份,拼多多上线流感疫苗预约功能,地区范围辐射约有30多个城市,并宣称平台多为“现货疫苗”。实际上,这并不是拼多多第一次做疫苗生意。早在今年的4月份跟5月份,拼多多就曾先后三次以秒杀形式上线HPV疫苗。

当然,不止拼多多,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也不乏提供流感疫苗预约服务的商家。如此问题便来了,明明是一针难求,为何电商平台看起来“余粮”颇多?

尤其是拼多多,仅在2020年上半年的疫苗抢购活动就超过三次,尽管平台对“现货”来源有过解释,依然冲淡不了外界的疑惑与猜测。有业内人士分析,电商平台上的现货疫苗极有可能是黄牛转手疫苗,暂且不论这种推断是否能够成立,平台现货之说往往就容易引起争议。

在拼多多搜索关键字“HPV”,会出来不计其数的商品推荐,但多数都只是提供预约服务,京东与淘宝也是如此。以某销量为1.3万的疫苗预约服务为例,商品页面上赫然标注着“预约服务非现货,介意勿拍”。

此外,一出出假疫苗风波将无数公众变成了“惊弓之鸟”。10月20日,韩国再次发生流感疫苗致死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反疫苗”抗议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费者能否接受拼单疫苗还有待商榷。

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直言“它敢上,你敢拼吗?”也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电商平台上的疫苗接种医院多数都是民营医院或体检中心,不知道会不会有莆田系医院……”种种迹象无一不在暗示着公众对拼单疫苗的担忧。

疫苗“反哺”互联网?

如果说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疫苗被公众冷落的尴尬,那么反过来,疫苗也在“反哺”互联网。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来看,国内的疫苗市场近年来持续扩大,预计在2030年总规模将突破11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9%。尽管现在距离千亿市场还有十年之久,但资本的动作似乎有些迫不及待了。

疫苗冷链运输这块蛋糕就颇为诱人。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药冷链销售额达3395.03亿元,同比增长20.1%;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预测,至2020年,我国医药冷链销售额将突破4000亿元,其中,疫苗占医药冷链市场份额高达13%。

2020年1月份,顺丰医药与某疫苗企业建立“深圳疫苗仓储项目”;与此同时,京东冷链在今年上半年上线医药冷链产品。尽管这是一场物流行业的狂欢,但实际上,疫苗冷链市场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据悉,目前我国主要的疫苗物流配送企业是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等医药物流龙头。

今年上半年,九州通营业收入513.49亿元,同比增长6.03%。净利润为12.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39%;国药控股三季度报告中披露,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76亿元,同比增长4.77%。

很明显,在这片市场上,京东、顺丰甚至未来的三通一达,无论哪家都应该有“虎落平阳”的危机感。

除了物流运输,疫苗预约这条赛道也俨然已成拥挤之势。2020年9月份,阿里健康与科兴控股达成合作,据悉,阿里健康将涉足疫苗在线预约、疫苗全流程追溯、疫苗接种后健康状况随访、疫苗科普教育等多个领域。

巨头入局肯定不会是阿里一家独大,据了解,京东健康、百度健康也赶来分食一杯羹。“天眼查”显示与疫苗预约相关的企业共有29家,“小豆苗”、“育苗通”以及“约苗”等平台在市场上已经混了个“脸熟”。

以“约苗”为例,自2017年7月作为微信公众号上线,数据显示已完成疫苗接种预约30万+剂次、接受疫苗相关咨询300万+人次, 用户超过400万。

回望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黄牛代抢充当中间商无所不在,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电商预约服务也在异军突起,疫苗难求的戏码愈演愈烈,不知双方狭路相逢会是怎样一场较量呢?

声明:近期网络出现非法机构利用锦鲤财经影响力,冒充我们进行网络期货荐股喊单,在此我们严正声明,锦鲤财经从未从事期货股票喊单之类的非法业务,我们将会对此事持续跟踪曝光。请广大读者谨防上当。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