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双十一大战越演越烈,快递员却在消失?

 “天青色等烟雨,我在等快递……”这似乎是每年双十一必备的“主打歌”,今年尤甚。一方面,上半年的疫情隔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众的报复性消费心理,消费欲望爆炸式增长;另一方面,今年双十一战线明显拉长,无论是仪式感还是消费噱头,无一不在刺激着消费者的兴奋神经。

电商大盛,快递“沾光”。此前,国家邮政局公布,双十一期间预计日均快递业务量达4.9亿,约为日常2倍。然而,业务暴涨对行业而言未必是好事,这些年来,我们目睹过不少双十一的快递“囧途”,比如快递着火,快递落水,快递失踪,或者快递被偷……

桩桩件件,既好笑又辛酸。

今年的“快递囧途”尚未拉开序幕,行业却率先打起了退堂鼓。近日,“快递罢工”一词成为微博热议话题,话题阅读量高达1300多万,事实上,今年快递罢工事件频繁发生,据中国劳工-通讯统计,早在双十一之前,2020年快递行业罢工事件就约有23起。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恐怕不只是单纯的行业闹剧了。

压垮快递小哥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5月份,未满21岁的刘明在高职学校毕业后选择成了一名快递员,当被问起入行的原因时,刘明的理由很简单: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喜欢职场上的虚与委蛇,最重要的是听说快递员工资很高,顺便还能磨炼一下性格。

事实上,这几点理由虽然简单,却能映射出无数快递小哥入行的心声。根据调查访问,有71.2%的人选择从事快递行业的理由是“高收入”;同时,更有69.8%的人将“自由”列入从业理由之一。

可事实上,快递这座“围城”真如他们想象得那般美好吗?现实其实不然。

七月份,仅入职两个月的刘明选择辞职,他的经历再次印证了行业的人力窘态。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亚马逊快递劳工罢工开始,美,德,印,中乃至全世界快递行业离职率飙升,全球物流速率平均降低了17%-30%。

反观几年前,那时候的快递从业形势尚且一片大好。2011年发布的《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中显示,截止2010年快递从业人员达60万以上;而2016年初, 这个数字则变成了172.9万。换句话说,短短5年间从业人员增长3.4倍。

然而,时过境迁,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开始纷纷逃离这座“围城”,归根到底还是待遇问题。

诚然,“快递员月薪过万”的言论由来已久,但现实总是过于残酷。据“2019年全国快递人员职业调查”显示,大部分快递员的薪资都在5000元以下,这个比例则达到了惊人的75.07%,月薪过万的占比仅仅占到总人群的1.49%。关键是,大部分快递员都没有社保,甚至有的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尤其最近几年,快递行业大兴“价格战”,各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单票价格一跌再跌,正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巨头血战,为此买单的却是底层快递员的切身利益。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快递员到手派件费已降至0.4元/件,扣除短信费、电话费后,一单只能赚0.25元,此外,多数快递员还要自费快递柜、驿站费以及各种罚款。

此前,西安都市报道过,有新人快递员的第一笔工资是-2178元。据悉,快递行业的花式罚款数都数不尽,在知乎上,有网友透露过自己的从业经历,诸如破损投诉、遗失工单、差评罚款、误签罚款、投诉罚款等等,任何一种都有可能成为压死快递小哥的最后一根“稻草”。

双十一期间,价格战更是如火如荼。据悉,这段时间在义乌发快递,单件能低至一元钱发全国,甚至0.8元也常有之,不知道巨头激烈搏杀的背后,又会有多少“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剧上演。

逐渐形成的行业“鄙视链”

回望身边的楼道、电梯甚至是垃圾箱,到处都能见到双十一快递兼职的小广告,各种社交渠道也不例外,朋友圈里的顺丰日薪一度高达300元。即便是这样,杯水车薪依然难以解决人力僵局。

当然,快递行业从未停止过招贤纳士的脚步,尤其是今年,外有疫情冲击服务行业,内有价格战瓦解人心。

此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中显示,第一季度物流行业内招聘职位同比提高11%,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招聘职位数增幅分别达13%,13%和33%。

京东物流也在去年3月初宣布,2019年将新增1万名员工,招聘对象以一线员工及基层管理者为主。

抛开“快递罢工”的浪潮不说,快递行业发展至今,似乎开始进入招聘瓶颈期。有调研报告显示,快递员是离职率较高的岗位,平均主动离职率在30%以上。

特别是管理岗位,有快递员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行业入门门槛较低,多数为高职或者是高中学历,管理岗位稀缺。

另一方面,量子咨询调查显示,随着快递主力70后、80后渐渐“老矣”,快递从业人员中的95后、00后越来越多。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群体在选择职业时总会有刻意的“面子倾向”,更多时候,在他们这代人的意识里,社会地位大于收入,服务行业天然与这种思想脱节,因此快递员的离职率越来越高。

根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近期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快递员排在第九位。

更有意思的是,同样作为从业门槛较低的服务行业,无论是“送餐外卖”、“同城配送”、还是“代派”,同类型的相关行业对快递员的去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刘明离职后,因为受身边跳槽同事的影响,逐渐开始做一些兼职骑手工作,“我有几个同事已经是全职骑手了,送外卖比送快递轻松得多,赚得也不少。”

外卖员的工资高于快递员,诚然,这不是主观臆断的结论,根据某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送餐员就业报告》的内容,2018年,全国送餐人员的平均薪资7750元,高于快递行业的6281元19%。

据悉,外卖行业还存在价格补贴政策,工作时间相对集中,这也是吸引大批快递业务员跳槽做外卖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知什么时候,在快递员与外卖骑手便筑起一条坚固的“鄙视链”。

成全与惫态: 快递行业死循环

早在2005年,快递行业便成了电商大兴于天下的基础脉络,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速递先后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推荐的物流企业。

坦白来讲,快递成也电商,败也电商。一方面,电商的火热为快递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快递严重寄生于电商,几乎成了电商的“附属之臣”,业务量全靠后者赏“饭”吃,这种依附关系本质上是“价格战”的渊源。

以中通快递为例,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中通共运送85亿件包裹,其中电商占比达到85%,散件与商务件以及微商买卖总共仅占比10%。无独有偶,圆通最高峰有70%的业务量都来自淘宝,对一些小型快递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产生的业务量甚至占其业务总量的90%-100%。

快递业务量因电商市场的膨胀而膨胀,很多“后遗症”也随之而来。价格战自然首当其冲,事实上,早在七八年前,在江浙沪等电商一线城市里,快递行业以低价抢单的现象就初见端倪,由最初的“十元发全国”,到后来的“五元发全国”,甚至一度低至“两元发全国”。似乎市场越辽阔,快递企业越信奉狭路相逢,“低”者胜的魔性死循环。

可“低价者”真的胜了吗?答案未必是肯定的。

据悉,近年来的中国快递行业增长迅速,业务量从2008年的15.1亿件,增加至2019年的635.2亿件,增长41倍,今年上半年,行业增速22%,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规模大幅度增量的前提下,各家公司的日子却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申通净利润预计大跌90%,数据显示,物流公司快递单票收入持续下滑,且同比降幅多数超过20%;从股价表现上来看,申通、韵达全部大跌,无一幸免。

在这种背景下,与电商捆绑没那么密切的企业反而能独善其身,以顺丰为例,由于顺丰的价格偏高,大部分线上商家会对其敬而远之,尽管价格战迫害无数,2020年上半年,顺丰净利润却增长21%,成了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此外,网购渐渐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消费者对快递的服务要求与快递行业本身的服务现状却越来越脱节背离,诸如“最后一公里”、“暴力分拣”、“快递员不良行为”等一系列因素,都给这个本该利民便民的行业贴上“争议”标签。

眼看双十一迫在眉睫,“快递罢工”却愈演愈烈,或许,这就是电商繁荣背后最大的代价。

声明:近期网络出现非法机构利用锦鲤财经影响力,冒充我们进行网络期货荐股喊单,在此我们严正声明,锦鲤财经从未从事期货股票喊单之类的非法业务,我们将会对此事持续跟踪曝光。请广大读者谨防上当。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