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界

美团拼多多如此积极社区团购,拼的是资本,要的是流量?

一场疫情,让生鲜电商起死回生,也让社区团购迎来了第二春。

近日,网上关于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社区电商的评论褒贬不一,甚至连人民日报也发布犀利点评,别聚焦在补贴、低价吸客等“野蛮”行为。

抛开巨头入局社区拼团的初心,单从这种商业模式过去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带来的诸多可能来分析,就可以看出,社区团购模式的存在是否会持久,对于整个零售行业,是幸还是不幸。

社区团购的前世今生

简单来看,社区团购是过去拼购模式与团购模式的变种,因为其是围绕社区团购的团长展开的,因此带有社交的基因,更有社区的特性,也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该模式的关键点:

离不开人、货、场的有机组合。

该模式的先进性:

基于半熟人圈的社群化运营,犹如蚂蚁搬家、毛细血管一般,具有极强的渠道效应,规模效应。

该模式的优势:

人:用户粘性强,信任度高; 货:高频低价,新鲜快速 ;场:基于社区场景,可裂变可复制。

而且,因为生鲜电商不愠不火,蔬菜类商品不仅需求刚性,而且对于物流配送要求高,社区团购与生鲜电商相结合,相得益彰,几乎完美。因此,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资本与巨头争先恐后。

社区团购奈何烽烟再起

早年,社区团购与生鲜电商一样,虽然不乏实力强大的选手,但是并没有泛起多大波浪。

原因1:生鲜类商品的用户线上消费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加上超市、菜市场遍地皆是,送货到家几乎是伪命题。因此,一些生鲜电商O2O模式,尽管有资本助推,依然不愠不火。

原因2:物流冷链配送、库存成本高,在线生鲜类产品价格甚至远超线下,无法带来高频复购,大多数用户只是线上尝鲜、应急,因此不可持续。

社区团购的到来,则因为拼团、分销等模式,降低了物流运输、货品分发等运营成本,实现了团长分发、用户自提等,因此比生鲜O2O平台更具竞争力。

但是,因为这种平台也同样面临线上流量的困境,扩张速度、盈利周期都让平台的发展难以为继。所以,在这个领域虽然不乏选手,则死伤无数。

2020年,疫情让人们居家消费习惯发生巨变,线上消费习惯、送货到家等方式,让社区团购的优势再次展现出来。巨头也因此嗅到了这块市场大蛋糕的香味,纷纷入局,砸下重金。

这看似是因为社区团购是一块宝藏之地,却实际是巨头的发展焦虑。

巨头的流量争夺:社区团购或称挡箭牌

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巨头对于用户的争夺,已经逐渐转向下沉市场,但是缺少一个抓手。疫情之后,社区团购无疑是一个老少咸宜、一线二线城市通吃的模式。

过去,巨头风光无两,并不在意。但是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巨头一样陷入流量增长乏力的困境,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模式,打通下沉市场,与其它竞争对手一决雌雄。

而无论是本身就在三四线有群众基础的拼多多,还是聚焦本地生活服务的美团,又或者是以物流速度著称的京东,都可以在自己的平台生态中嫁接这样一种模式,带来无限可能。

因此,这看似是因为社区团购是一个香饽饽,实际上,也是巨头围攻对手打的防御战,用资本力量,去捍卫流量之争。

而社区团购的角色,更像是前方的挡箭牌。这条路能走多远,可能不取决于入局者,更取决于对手。

社区团购的问题:

1-团长一人入驻多个平台,分身乏力,疲于应付,出逃严重;

2-团长被平台绑架,受益越来越少,缺少积极性;

3-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补贴策略逐渐失效,难以持续保持低价高质量的商品;

4-供应链陪着平台赔本赚吆喝,既冲击线下零售生态,也让供应商无法生存。

未来的社区团购,将是腾讯系的厮杀?

杀入社区团购的美团、拼多多、京东,既友既敌,亦可能面临一场生死之战。

面对“兄弟”企业不断超出自家市值,危机飙升。在这场厮杀中,刘强东亲自挂帅督战社区团购,重金投资兴盛优选的动作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场战役中,是资本与流量的相争。除了美家买菜是背靠美菜网,兴盛优选、食享会、多多买菜、同程生活、美团优选背后均是腾讯,十荟团是阿里。由此可见,看似低调的社区团购,早已剑拔弩张,竞争白热化。

巨头纵有资本加持,吞下这个市场也尚需时日。因此,这将是一个持久战。耗的是资本、资源,拼的也是流量、模式、生态循环能力。因此,鹿死谁手,尚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生鲜电商及社区团购这种模式下,过去互联网行业打死烧钱补贴,先用低价诱惑用户“上钩”,再用平台规则绑架用户的套路,已经被证实是行不通的。

尽管疫情让消费者养成了线上消费习惯,但是用户终究还是会为性价比买单。因此,巨头混战的社区团购,实际上是浑浊互联网江湖的在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巨头争夺的,看似是社区团购带来的充满诱惑力的市场,或许不过是为了狙击对手,追寻一种稳住行业地位的安全感。

而谁才是最终的王者,是神仙打架,只有交给时间,才知道谁能“偷着”笑到最后。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