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产业数字化博弈,网易能否继续守正出奇?

1个网易数字产业中心、2个网易数字产业基地、28个网易联合创新中心、15000家企业培育……

这是网易在2020 CITC上晒出的成绩单。

可能在不少人的印象里,产业互联网的热闹只属于BAT、华为等擅长造势的玩家,向来低调的网易一直是被低估的对象,却选择性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对于一家有23年历史的老牌互联网企业,一家赶上互联网所有技术节点的企业,注定不会在产业数字化的浪潮里做一个旁观者。

当网易开始有意向外界秀肌肉,正式成立网易数字产业事业部迎击风口,似乎还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属于网易的机会在哪里?

01 起底丁磊的“兵工厂”

网易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江湖里最为特殊的存在。

提起网易的时候,有人会想起“猪厂”的封号,有人会怀念网易的食堂,也有人会答出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等脍炙人口的产品……唯有网易的技术团队,偏偏成了深藏功与名、不为太多人熟知的“神秘部队”。

然而所有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是,做企业就像是造房子,产品、品牌、营销等都是外在的装饰品,想要房子在风雨中屹立不倒,根基其实还是技术。对于追求基业长青的网易,自然也不例外,而担纲丁磊“兵工厂”的正是网易杭州研究院。

时间回到2006年前后,彼时的网易可谓风头正盛,坐拥全球最大的中文邮箱,跻身互联网三大门户的行列,同时手中还握着游戏这头“现金奶牛”。但在平静的湖面下,网易却在技术上碰到了瓶颈,游戏点卡的Oracle数据库不堪重负,相册的数据库还堆在一个700G大小的MySQL里,NFS搭出来的分布式存储集群问题频发。

针对这些棘手问题,丁磊迅速作出了两大布局:在北京成立有道团队专攻搜索技术,在杭州设立研究院聚焦互联网创新业务。

注: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 汪源

彼时中国互联网还没有企业单独成立研究院,就连谷歌也还没有专职的研究部门,技术和业务往往是在一起的。所以网易杭州研究院并没有选择纯技术研发的定位,而是背负了业务创新与技术研究的双重职责:

一面攻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的技术难关,同时建设项目管理、商业智能、运维部、质量保障、用户中心等团队,支撑网易已有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探索这些先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网易培育更多新业务,促进集团多元化发展。

在这样独特定位指导下,网易杭州研究院探索出了一条融合技术、人才、产品、运营四大要素于一体的创新范式。

这一创新体系迸发出来的能量让网易欣喜。2014年前后,网易的互联网产品线进入到爆发期,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程、网易考拉、LOFTER、网易云阅读等产品应运而生,凭借扎实的产品功底和用户体验,坊间逐渐流行起了“网易出品,必属精品”的说法。

不过,网易杭州研究院并没有停下脚步。2016年网易杭州研究院推出多项“场景化云服务”,正式宣布进入企业服务市场,同时探索其创新范式在数字产业化方面的应用。

目前产业化最新沉淀出的产品就是新发布的网易数字产业平台,计划将网易沉淀23年的核心技术、生态资源、运营能力和合作伙伴的应用,凝聚为针对文创、教育、电商、制造、农业等领域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产业培育、生态建设、人才培养的一揽子服务。

02 网易特色的路线图

2016年是网易杭州研究院进一步转变方向的时间拐点。

和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思路一样,当互联网的人工红利渐渐消失,围绕产业互联网的呼声日渐高涨,将自身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输出给合作伙伴,将内部跑通和验证的创新范式落地更多的行业,也是网易进军产业市场的初衷。

不同的是,作为产业化主力军的网易杭州研究院并没有像阿里、腾讯那样高举高打,而是继承了网易擅长的守正出奇策略:

所谓的“守正”,可以理解为顺应潮水的方向。

互联网行业进入到瓶颈期后,互联网企业的掌门人和资本市场都将目光瞄向了二三线城市,相较于数字化平稳推进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仍然有大量互联网未曾渗透的空白地带,从土特产加工厂到铸造业工厂,再到教育、电竞、文创等产业,技术在这些市场有着庞大的应用空间。

网易自然也不例外。比如网易的工业互联网团队跑了300多家工厂,对每家工厂遇到的痛点和数字化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度的讨论和思考。摸清了二三线城市中各行各业存在的问题后,网易开始以联合创新中心的形式为企业赋能转型,经过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网易数字产业中心、网易数字产业基地三大载体,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规模和需要进行针对性布局。

对应的“出奇”,可以理解为网易找到的切口。

有别于阿里、华为等围绕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展开的宏大布局,网易在一座城市扎根前首先会关注当地的产业政策,然后评估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结合点。比如落地在成都高新区的网易数字产业基地,将打造面向西南地区的数字内容创业集聚地;兰州网易联合创新中心关注的核心产业是文创和农业。

确切地说,网易的战略思路是“对症下药”,与网易杭州研究院的使命和背景不无关系。就像网易杭州研究院曾开创性的提出了“场景化”云服务的理念,强调技术要直接解决企业业务痛点,结合软件生产、业务安全、通信与视频等典型场景给出破解技术难题的“特效药”。这种务实的风格也被延续到了产业数字化赛道上,在整个市场都在讲述大战略、大布局的时候,网易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之路。

毕竟产业数字化不只有颠覆或重构的模式,深入到产业中去做企业的赋能者,切实帮助企业处理卡脖子的问题,同样是推动产业数字化的一种范式,同样可以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抓住市场的话语权。

03 产业数字化进行时

只是习惯了低调的网易,为何在这样的节点上秀肌肉?

2020年的特殊之处似乎已无需赘言,经济增长一度由正转负,也为中国的经济态势制造了新的分水岭:2020年前的“产业化”,多半是指数字产业化,即要将数字产业持续做大做强;2020年后的“产业化”,已经是产业数字化,即推进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特别是在新基建、“十四五”规划等顶层设计的引领下,产业数字化从未来时进入到现在进行时,而且有着不可逆的趋势。

原本还在迟疑是否数字化转型,在心中盘算一笔经济账的传统企业,面临的不再是一项可选题,而是一道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对于数字化弄潮儿的互联网巨头而言,产业化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候选项,需要切换企业的核心赛道。

曾经在互联网上缔造过神话,并且有着充裕现金流和人才优势的网易,显然不愿意成为新语境下的守旧者,何况网易杭州研究院早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6年网易联合创新中心首次落地运营,不到五年的时间,包含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网易数字产业中心、网易数字产业基地在内的创新载体已经在30多个城市生根,网易“对症下药”的策略被证明是帮助地方产业升级的良方。

2018年7月,网易联合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南宁,针对广西在农业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网易选择将智慧农业作为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并将2009年开始探索的“互联网+农业”的技术和运营经验输出给当地企业。

其中广西邕之泰实业有限公司利用网易的产品和技术完成了数据中台的建设,并在网易的帮助下完善了产业数字化体系与上下游管理创新,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较过去提升了200%。网易没有料到的是,广西邕之泰实业有限公司尝到了甜头后主动找到网易联合创新中心,试图利用网易的技术资源打造区域化的畜禽肉品供应链联盟平台,想要带动上下游企业的智慧化转型。

类似的案例可能有很多,却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幕:产业数字化的本质并非是兜售技术或解决方案,而是帮助当地企业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帮助他们走出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可能在某个时间点回头再看时,曾经的一个普通合作项目,潜移默化中为当地产业带来了“雪中送炭”的倍增效应。

至少从2020 CITC上传递出的信号来看,成立网易数字产业事业部、发布网易数字产业平台和网易数字产业生态平台等一套组合拳的背后,网易赋能地方产业数字化的布局正进一步向纵深挺进。

04 结束语

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预测,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预计到2025年将为科技企业带来40万亿至50万亿元的整体市值。

言外之意,产业数字化的市场空间要远大于互联网。

陪伴了我们20多年的互联网,孕育出了阿里、百度、网易等风格迥异的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精彩服务,产业数字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阿里、腾讯、华为等长袖善舞的玩家,也需要网易这样低调务实做事的企业,中国的产业数字化大格局从来都不只有一种底色。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