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玩游戏一定会沉迷?这可能是对孩子的误解

对于游戏这一热门话题,舆论正在经历从无理由的抵制到允许辩驳,这未尝不是游戏行业最大的改观。

2018年,《我的世界》开发者大会上,奥运冠军田亮意外现身,讲述了他与这款游戏的渊源。起初在得知Cindy玩游戏时,他很担心女儿会沉迷游戏,但在看到她玩《我的世界》的过程后,感觉到她是在尽情创造并收获快乐,于是也跟着一起玩起了《我的世界》。

《我的世界》在教育上的潜力已然在全球得到认可,而我国不是没有这类能够产生正面价值的游戏。早在2010年,一位学者以《三国志11》为例进行研究,她发现即使玩家不了解三国历史和人物,但通过游戏中人物的穿着、对话、背景环境等,也能在脑中形成视觉表象,更能准确地记忆历史人物。

当然,即使是《我的世界》,也经常会面临家长们对沉迷游戏的担心,但是游戏的反面未必是沉迷。更何况,玩游戏一定会沉迷吗?这不一定是个肯定答案。

不该把个例当全貌

当主流媒体上家长代表们依旧执着地呼吁“管管游戏,救救孩子”,在社交网络中,这句话则被修改成了“管管孩子,救救游戏”。

这一细节透露出两点:一方面,新一代年轻人逐渐抢夺话语权,开始引导舆论更客观地看待游戏,但另一方面,家长们对游戏的批判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过往的认知。如果说20年前他们视游戏为“猛虎”,更多的来自对游戏这一陌生事物的天然畏惧,可20年过去后,为什么很多家长仍不愿把“电子海洛因”的标签从游戏身上撕掉呢?

这大概也要互联网背锅,社交网络空前活跃,任何涉及到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事件一旦被曝光,都会被无限放大和解读,引发家长的恐慌。而往更深层次看,其实根本缘由在于这么多年来家长们把个例当作全貌的思维逻辑一直没有改变。

比如“某少年沉迷网游出现暴力倾向”,不少家长由此认定沉迷游戏一定会导致暴力倾向,而无人去关心那些即使热衷游戏却依然健康成长的案例。再比如“某初中生沉迷游戏不吃不喝”,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游戏影响孩子身体健康,而不会追究这名初中生生活的环境中有无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缺失。

未成年人防沉迷将作为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存在,但当舆论讨论这个话题时,个例固然值得探讨,可同样应该被看到的,应该是建立在统计和数据基础上对未成年人整个游戏群体的分析与判断。

近日,艾瑞咨询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及南方数媒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一份《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中我们能够更客观、更宏观地看待未成年人的整体现状,而这也是对“个例当全貌”惯性思维的最好的反驳。

以游戏氪金为例,因为新闻中报道过很多未成年人在游戏中大额充值的现象,这些案例中几乎没有低于上万的,有的甚至高达40万。但在白皮书中,根据调研结果,未成年人整体游戏消费行为健康,42%的未成年人认为自身游戏开销较为合理,开销过多、觉得超过自己或家庭消费能力的未成年人占比为17%。

而且,在游戏厂商纷纷开通退费渠道后,这种大额充值的情况下家长们也可以及时止损。

不只是游戏消费上,白皮书所透露的内容与大众认知还存在很多差别。

被低估的未成年人自制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游的彻底爆发,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门槛。2019年我国游戏市场收入规模约2939,3亿元,同比增长17.1%,游戏用户规模增长至 7.2 亿人,而其中未成年人游戏用户规模约为 1.1 亿人。

换句话说,每7个游戏玩家中有一个是未成年人,这个不小的占比恰恰是家长们焦虑的缘由,尤其是,未成年人首次触游年龄下降较为明显,年龄越小,自制力越低,家长不得不担心。

在家长看来,尽管他们认可游戏作为一种让孩子放松的休闲娱乐方式,可害怕游戏影响学业、损害身体健康或者接触到一些暴力色情的内容,使得他们宁愿选择不让孩子玩游戏。其实这些担心背后的潜意识就是未成年人的自制力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甚至极端些,不少家长从来不认为孩子有自制力。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童话大王郑渊洁被问到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游不上瘾时,他的回应是“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必须玩多长时间游戏,结果孩子就不太爱玩游戏了”。当满足了玩游戏的欲望后,未成年人也可以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

根据白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未成年人自我认定限制他们游戏时间的因素中,占比最高的是担心过度游戏对学习产生影响,这与传统认知中认为未成年人游戏时间主要受控于外部环境的偏见不同。

不少未成年人本身就是为了缓解学习压力而选择玩游戏,所以在他们的行为中,会潜意识地避免过度游戏。

不过考虑到游戏本身确实有成瘾性,游戏防沉迷系统作为第二层“保护”机制的作用也就由此发挥出来。在白皮书中,我们也看到,防沉迷系统有效限制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在他们看来,防沉迷系统所起到的作用要大于家长、老师限制及外部条件限制。而且在控制游戏消费上,也更表现出强大的干预力。

在游戏消费上,33%的未成年人认为自己会为了虚拟物品头脑发热、过度消费,防沉迷系统上线后,对这部分人群的抑制作用明显。

究其原因,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越来越重视玩家充值时的身份检测。

如腾讯游戏,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100多款移动游戏产品开启人脸识别后,最新的腾讯未保系统3.0不仅在支付过程中上线语音画面提示功能,而且为了防住孩子盗用爷爷奶奶的身份信息,也开始对60岁及以上的用户进行限制,月消费超过1000元的账号会开启人脸识别验证。

根据腾讯游戏提供的数据,目前平均每天有393万个账号在登录环节,1.2万个帐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人脸”,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登录环节有约90.2%的账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环节有85.3%的账号被拦截了充值行为。

除腾讯外,网易游戏也在加紧搭建“网易家长关爱平台”以及升级App端“家长护航功能”,接入网易旗下全部游戏。

矛盾缓解,家长对游戏的包容度增加

每当有因玩游戏而引发的负面新闻爆出时,家长与游戏的对立总是被挑起,但实际上,双方势如水火的状态已经在渐渐减少。比如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掌控上,约有7成左右的家长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游戏时间。

而这和他们选择的管束方式有关。

白皮书调查显示,除了年龄,家长所选管束方法与家长对孩子游戏认知程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完全了解孩子玩什么游戏的家长中,73%的家长选择通过沟通协商约束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但随着家长对游戏认知程度的下降,采取沟通协商的比例下降较为明显,而采用直接管理未成年人软硬件的比例上升。

一个让未成年人感到乐观的信息是,根据对13-17岁未成年人的调研发现,未成年人认为家长对自身游戏内容可以大致掌握的比例为47%,未来家长对未成年人游戏内容将愈发了解。

这和家长们的代际更替有关,当初最早接触游戏的一批人开始为人父母,他们的理念改变着家庭处理孩子游戏问题的态度和行为,使其更倾向于使用软性手段进行游戏的管控,双方的矛盾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只是,有一点也必须认清,我国还是存在着大量没有接触过游戏的家长,他们没有主动沟通协商的意识或是无法有效沟通、与孩子达成共识。这也是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的最大盲区,外界不可能要求他们先去了解游戏,再来管教孩子。

目前看来,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只有防沉迷系统。像腾讯未保系统3.0已经尝试从家长的网络素养入手,其发起的网络素养三节试课已经在线上线下铺开,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提升网络素养。

除此以外,因为处理未成年充值退款的过程中,腾讯游戏增强了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沟通客服能趁机让他们了解并利用防沉迷体系,还可以回答家长处理孩子与游戏关系时产生的一些难题,这大大扩展了防沉迷系统起到作用的范围,促使家长主动去了解孩子玩的游戏。

白皮书中也指出了这一点,家长普遍对防沉迷系统已有了大致了解,并认为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根据调研,家长认为防沉迷保护系统中最有价值的功能主要是各类被动限制,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对筛除不良信息、控制游戏时长以及保护孩子远离不法侵害。

这和防沉迷系统成为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第二重要因素,也恰好相符。

在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问题解决上,白皮书的内容,其实透露了一种三方合力的积极状态:

当家长们对游戏不再一味的抗拒游戏,游戏企业主动用技术手段升级“防御”系统,再加上社会、家长及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及他们的自制力,一个健康的游戏环境将逐渐形成。我们也希望这一天不再遥远。

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歪道道(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