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于斌(新号nuomi199202)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月5日,快手如期上市,互联网圈也早已是一片沸腾。仿佛快手上市,是所有人都值得庆贺的事情。不过,快手这番上市,确实令人惊讶:上市当天,快手即以338港元、近2倍的涨幅高开,截止收盘,市值即已高达1.23万亿港币。
以此数据计算,快手也是次于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和拼多多之后的中国第五大互联网上市企业。与此同时,快手也创造了继阿里巴巴二次上市以来,香港地区规模最大的IPO活动。
上市估值即破万亿,而且是在如今最为炙手可热的短视频、直播领域。一时之间,快手风光无二。借短视频、直播平台第一股的头衔,快手也成功封神。
可以如是说,快手上市是众望所归,也是其在该领域的初战告捷。快手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的赛道上,率先获得资本市场角逐胜利的同时,也将迎来该赛道新一轮决赛的开始。
十年磨一剑,快手的两次蝶变
2011年,在北京北五环外立水桥的一间民居中,快手创始人陈一笑与三个创业伙伴一起,开始了创业之旅。时至2012年,快手已经开始支持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视频制作、上传、观看,这些功能也为后来做视频社区埋下了伏笔。
随后的2013年,快手也正式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彼时,快手已经累计90万用户。随后,因为硅谷回来的程序大牛宿华的加入,快手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尽管短视频社区赛道上,不乏后来者,但是快手一直处于头部位置,且增势凶猛。
据港交所2月4日披露,快手在港公开招股冻结资金近万亿港元,超额认购逾千倍。「于见专栏」认为,其率先登陆资本市场,并受到众多资本的热捧,也是水到渠成。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快手,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短视频社区,更是一个直播电商平台。也就是说,快手10年的产品升级、迭代过程,实际上就是快手华丽转身、自我蝶变的过程。
从GIF动图工具迭代为短视频社区,再到短视频社区升级为兼具短视频内容社区与直播购物功能的新型电商平台,经历过两次自我革命的快手,从来都是一个激进者、变革者的角色。
尽管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快手的风格一直被业界视为“佛系”,但是纵观快手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快手既是趋势的引领者,落后模式的颠覆者,更是新型互联网产品的开拓者、缔造者。
此次上市,快手也在敲钟仪式上进行了创新,与其它上市公司邀请骨干员工敲钟所不同的是,快手邀请了快手在全球最富代表性的6位用户,共同见证这个荣耀时刻。与此同时,公开的股票代码为1024。
按照快手董事长兼CEO宿华的解释,受邀敲钟的6位用户,代表着快手数亿的创作者和用户。而快手选择1024作为股票代码,颇有理科生的浪漫——
1024是2的十次方,“ 它代表了一行行的程序代码,代表了科技的力量,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港股上市,仅仅冲刺92天,所以坊间也形象的称之为“
92天闪电式募股”。由此也不难看出,众多资本与快手,早已是“情投意合”,只是等待着时机成熟的那一天。
农村包围城市,快手打赢“翻身仗”
众所周知,快手的“老铁文化”由来已久。这一方面与其早期定位下沉市场有关系。因此,从平台的用户属性开始,就显得十分接地气。
另一方面,也在其打造私域流量标签上,具有一呼百应的效应。尤其是其转型为直播电商平台后,围绕直播主播的核心是“人”,而因为老铁文化形成的人设,也成为其平台独一无二的特色,更成为对应主播带货、变现的利器。
但是,贴近农村,繁荣于三四线城市的快手,并非一直固守其原有的城池。而是将其变成一种策略,外界通常用“农村包围城市”来形容,快手在用户定位上的战略方向。
与大多数互联网平台先主攻一二线城市,再不断将市场下沉所不同的是,快手反其道而行之,先用老铁文化圈住下沉市场,再不断用创新的打法开疆拓土,进军一二线城市。因此,出圈更是成为快手发展历程中的高频词。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两年快手的内容分布排名,“生活”类占比约30%,且一直排名榜首,而第2-10名,前后早已是天壤之别。虽然“小姐姐”的分类仍据第2位,但是比例已经由过去的14%降低至10%,而2018年曾占据前三甲的“美食”,占比11%,却下滑至第9位,仅占4%左右。
而与职业、技能、表演、段子、情感、萌娃相关的内容,曾经是快手内容的重头戏,均已纷纷退出了分类前十。与此同时,美妆、教育、三农、二次元等分类的内容也随之崛起。
作为一个短视频内容社区,内容的属性、调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平台用户的真实画像与核心诉求。而快手近2年内容的变迁,也是快手“农村包围城市”的缩影。这一点,通过快手公开的用户所在地域的分布的据,也可以窥见一斑。
数据显示,快手的一、二、三线城市用户占比分别达到15%、30%、24%,合计已达69%。由此可见,如果现在还将快手理解为一个“泥腿子”的网络江湖,恐怕有失偏颇。
相反,时过境迁,快手的用户、创作者、主播、商家、消费者的角色属性的转变,以及其商业模式的内核变革,都早已不是一个“下沉”标签所能概括的,而其商业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一切,资本市场给予其万亿的估值,便是最好的印证。
快手在招股书中透露,快手计划进一步扩大产品及服务组合,增加及丰富收入来源。除直播、在线营销、电商之外,还将在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共享等虚拟产品上发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招股书陈述:“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展庞大、不断增长且高度参与的用户社群,用户需求在生态系统内自然产生,从而创造多种变现机会。”作为超高粘性的社区化产品,快手有天然的私域社群生态与平台优势,也这也是快手能一直保持用户量、营收数据高速增长的核心原因。
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20年11月,快手电商共实现GMV(电商交易总额)3326.82亿元人民币。而2019年全年,这个数字还仅是596亿元。
数倍的GMV增速,已经在用最能衡量快手平台价值的数据,来印证其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的正确性。毫无疑问,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快手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与此同时,因为其在升级后的直播电商版图的行业地位,快手的未来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快手的商业化:加速是不变的主题
快手从最初的动图工具,到后来的短视频社区,一直在商业化变现方面保持着谨慎、克制的态度,甚至在2016年,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已经上马时,仍迟迟未上马商业化。
与抖音上线后,就在商业化方面十分激进所不同的是,尽管快手彼时也开启了直播业务,但直到2018年才正式进军电商领域。
据了解,早在2017年之前,快手的日活已逼近1亿,但背后实际只有几百名员工支撑,作为一家内容平台,快手的低调与蛰伏,一直被外界视为“沉稳”、“佛系”。
或许也正是因为快手对于用户体验的追求远远高于商业化,其用户粘性之高,也令人瞠目结舌。有数据显示,甚至是在其大力度推进商业化的2020年,快手App及小程序的前三季度平均日活为3.05亿人,每位日活用户在快手的日均使用时常超过86分钟。如此高的日均使用时长,一般的移动应用只能望其项背。
而拉升快手商业化速度的,是其在线营销。有了这个版块的赋能助力,快手似乎找到了一个敲开阿里巴巴之门的金钥匙,更发掘到了商业化加速的增长引擎。
以其目前占据快手营收核心的直播为例,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直播业务占平台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5.3%、91.70%、80.40%、62.2%。
由此可见,快手过去依仗直播打赏的商业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其广告业务收入,在2020年前3季度,占比已经突破平台总收入的30%。与此同时,其商业化团队与销售团队的规模,也大幅增加。在快手员工总数中的比例,也即将超过10%。
而且,随着商业化的持续开展,财报显示公司自2016~2019年持续保持盈利。据APP
Growing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快手的广告数量主要分布在社交婚恋、短视频、直播,手机游戏综合电商、文化娱乐、护肤美容等行业。
可以预见,上市后有资本赋能的快手,也因为营收结构越来越健康,在商业化方面有着更大的活力与底气。正如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宿华称,快手上市,对快手来说是接受公众考验的新起点,更是迎接更多更大机遇和挑战的新起点。
以未来的视角看快手,其未来的发展,在多方面仍有增量空间。首先,以其短视频广告的容量与目前覆盖到的行业类目,快手在这方面的变现规模尚是九牛一毛,存量市场的竞争,尚未来临。其次,借助其丰富的在线营销功能,快手有吸引更多优质广告主资源入驻的资本。再者,其直播电商已经跻身国内电商平台第一梯队,未来仍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由此可见,过去低调、蛰伏的快手,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快车道,其受资本的青睐,也充分体现了其平台“资产”的商业价值。而其未来的估值,也因为其在该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迭代与扩张,而充满了若干可能。而在商业化道路上越走越顺的快手,加速也成为了其不变的主题。
结语
2月5日的快手上市,意义非凡。从整个短视频、直播行业的高度来看,快手在用户量、营收、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足以提振行业信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其逐步实现商业化的过程,也印证了短视频、直播行业趋势的来临,并非只是一阵风,而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快手上市后,也会随着其用户体量、商业价值的进一步攀升,而带来更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应。
另外,快手10年期间,几经更迭、步步为营的发展历程,也给予创业者很多启示,也许在商业的世界里,“慢即是快”。而“用户思维”,则是决定其稳扎稳打,迎来胜利曙光的那把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