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进击的B站——资本宠儿的破圈之战

文/螳螂财经

作者/XL

1、B站回港,打新认购超40倍

过去一年,哔哩哔哩主攻两件事,而且目前看,都还完成得不错——用户增长和商业变现。

“螳螂财经”翻了一下2020年Q4财报,B站当季月活(MAU)达2.02亿,同比增长55%;当季日活为5400万,同比增长42%;当季月度付费用户数1790万,同比增长103%。2020财年总营收达120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38.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恐怖的91%。

这个增速数据超出预期不止一点点。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还嫌不“过瘾”,进一步给出了市场增长预期:“2023年内MAU达到4亿”。

B站的底气不可谓不足。过去的2020年,B站品牌认知率从31%提升到68%,股票价格也从19美元上涨至最高157美元,涨幅高达726%。

以这份漂亮的成绩单为底,今年以来B站更进一步,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上。

3月12日,B站30亿美元香港上市计划获得香港交易所批准,成为2021年第一个回港二次上市的明星公司。后续招股更是受到热捧,截至20日上午10时,最新孖展认购哔哩哔哩的金额已达303.43亿港元,相当于公开招股部分超额认购40.95倍。

有网友评论:视频平台千千万,资本独爱“小破站”。

而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这个节点投资B站,是乘胜追击还是操之过急?

2、昔日“小破站”,今日大明星

单从财报数据来看,B站的数据并非全部一骑绝尘,尤其是它近几年一直在亏损。

但投资者对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应当有不同的估值逻辑。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的企业,资本市场其实并不太重视它的营收规模、是否亏损等,而是更多地看中企业整体增速、用户粘性、用户增速、用户群体这些指标,以此来判断企业价值。

例如去年下注百亿补贴时期的拼多多,用亏损换来用户增长,市值也水涨船高,如今已经超过处于成熟期的京东。

而如今的B站,正是处于高发展时期。

互联网公司的基本盘从来都是用户。在亿级月活平台普遍进入存量深耕时,“小破站”的MAU已突破2亿大关,用户大盘增速可谓十分可观。与此同时,月付费人数和付费率也在同步增长,这表明B站在维持用户基数增长的同时,对全量用户的运营也取得成功。

在内容端,B站Q4月均活跃UP主数量达190万,同比增长88%;月均视频投稿量达590万,同比增长109%。在商业化上,毛利率也连续七个季度录得环比增长,达到24.6%。

用户侧、内容侧与商业侧,B站在三大维度都表现亮眼。这个增长有疫情期间“宅经济”助力,更多的是B站长期战略落地的成果。

一直以来,B站在华尔街算得上是个“宠儿”,投资者们盯着它,指望它是个年轻版的奈飞。这种光环之下,B站2018年上市纳斯达克以来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三年累计涨幅超过800%。

这三个维度能否维持增长,是衡量B站投资价值的关键所在,决定了它能否响应市场期待。

3、用户与内容的正向循环

“螳螂财经”依旧按照上面的三个方向去讲。

首先看用户大盘,B站野心不小,要三年内再翻番。中国互联网用户近10亿,理论上他们都可以成为B站的目标用户。报告称到2025年视频用户数量将接近12亿人,视频市场规模将超1.8万亿人民币。

B站“破圈”战略主要目的就是拉动用户增长,从结果看,2020年有一定收效。B站用户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超过86%的B站用户是35岁以下的用户,且第三方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85后甚至80后也成为B站用户。

更重要的是,B站敢针对用户数量做出大胆的增长预期,与内容大盘分不开关系。

“螳螂财经”认为,B站忙着破圈,从二次元平台变成了二次元属性较强、有手办有游戏直播的视频平台。定位的转变使它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2020年被头条系挖走了个别知名UP主,比如巫师财经。

但大肆扩张下B站依然分得清主次,明白自己的商业想象都需要构建于内容之上。

所以,我们看到2020年以来B站有30多项文娱投资,内容是大头之一。同时B站也在做自制内容,比如综艺《说唱新世代》、《我是特优生》等,并在纪录片、电竞直播等方面发力。

B站有着重仓内容的觉悟和坚持。许多老粉把国创区看作B站有别于其他视频平台的瑰宝。实际上国创区投入成本高,陈睿曾坦言不一定都能收回成本,但“我们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今,B站国创区月活用户已超过番剧区,成为B站第一大OGV品类。去年10月播出的《天官赐福》等作品,不断为B站创下用户拉新及付费转化的新纪录。

外界希望B站创造新商业模式、实现用户变现,那么B站就必须奔跑。它要丰富为更综合的社区、推出很多看似与以往不太一样的内容,来纳新、撬动更多资金、让外界看到它的无限可能。

从《后浪》三部曲引发广泛讨论,到品牌主张变更为“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再到第二届“最美的夜”新年晚会直播人气峰值破2.5亿,这些都让B站破圈的力度肉眼可见。

但与此同时,B站每一步扩张都在尽量连结其原有生态。比如它投资电竞、虚拟偶像,签约冯提莫、邀请罗翔等,都与站内用户喜好息息相关,这也是B站比其他社区做得好的地方。

更多品类、更多自制、更多UP主,B站在内容上大力出奇迹。游戏、科技、知识等已成为B站头部品类,但是也出现了外界质疑的声音,B站的二次元氛围正在减弱。

B站究竟要做成一个什么视频平台?现在没有定型,更没有定性。简单地说,就是用户需要什么内容,B站就提供什么内容;B站提供内容越多,用户也就越多。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4、被放大的商业想象

最后来看第三个维度——商业能力。

事实上,真正想要做到商业化与内容正相关很难,同行中的成功案例也就一个YouTube,它以内容和观看量进行商业化激励,但那需要海量用户为基础。

于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视频商业化的困境横在了B站面前。虽然财报营收数据很是撑腰,但B站貌似还没找到足够稳定的赚钱模式。它该如何响应二次上市后投资者在商业变现上的更多要求?

说起来,2021年是互联网公司排队上市的一年。上次这种盛况还是在2018年,48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记录一直保持至今。

有趣的是,B站两次的上市节点都恰好踩中了资本热潮期,它能成为资本幸运儿是有原因的。

如今B站的冲劲和热度很容易让人忘记,这还是一家还在为扭亏为盈努力着的企业。但在互联网行业有个常识——亏损不可怕,增长放缓才可怕。哪怕一直亏损、且亏损扩大,B站的股价仍然一路高歌,持续上涨的用户为它的商业未来渡上了金光,让其充满无数想象。

换句话说,在资本的概念里,B站商业化的路子没有那么局限。

“螳螂财经”看到,相比之前B站营收较为依赖游戏,如今随着用户大盘、内容生态的持续增长,B站商业化有着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接下来每一只现金牛都可能会迎来更大的爆发。

比如说电商。年初传出B站要做支付的消息,届时是要自做电商还是给别的平台做导流,B站有多种做法可以选择,这进一步使它的商业想象被放大。

互联网行业的另一个常识是,最美妙的就是用户快速增长中的“想象”,那意味着无限可能。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用户仍在快速增长、展开商业摸索的时期,是一个互联网企业最好的时候。这种最好,与最坏一线之隔。后者发生的情况是商业摸索不成功、或不如预期成功。

5、杀估值不杀逻辑

B站是有困难的。比如说用户增长速度如果超过自身建设速度,容易导致内容监控的压力增大。;大量UP主涌入后,不可避免会带来很多质量参差不齐的视频。

可谁还不是一边解决困难一边发展呢?

要衡量B站的投资空间,就要明白它的价值逻辑。

其实仔细看看B站给出的这张图,它的价值逻辑都在里面:高速增长的Z世代年轻用户(90后、00后);高粘性的社区;丰富的文化视频内容生态;以及上部分提到的商业化想象空间

社区(用户)+内容+商业化,这就是构成B站故事的金三角。

近日B站股价有所回调,但我们知道股市有三杀,逻辑是根基。只要上面“金三角”的故事还讲的漂亮,B站的投资逻辑就还存在,那么近期的回调就是“杀估值不杀逻辑”,我们可以认为B站基本面态势依旧向好。

这样的回调对基本面选手而言是好事,是理性回归;对投资者而言也是好事,是上车机会。

在过去的2020年,在线视频行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爱优腾全年MAU均首次出现下滑,抖音快手B站全面出击,加速争夺中长视频平台的流量。

那么这种问题又要冒出来了:哔哩哔哩和抖音、快手相比谁更有前景?

就说抖音吧,短期内两家可能都不会有正面竞争。相比盲目分个高下,看清两者根本性的差异更为重要。

抖音在需求方面的核心价值是kill time——提供高效的娱乐手段。然而一旦有国内综艺和影视剧大火,抖音的活跃数据会明显受影响。未来打败抖音的大概率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产品,就像以前谁也都想不到QQ会被微信替代。腾讯的幸运在于微信也是自家的,但抖音有没有这种幸运,就不好说了。

因此抖音的壁垒来自于外部,即其他kill time平台的出现,而B站的壁垒来自于自身。

而B站的核心在于创作者和用户连接构成的内容生态。弹幕、评论、私信,高活跃氛围让用户甚至能变成创作者内容的组成部分,许多好玩的梗都是普通用户创作的。诚然,包袱和梗会很快过时,但B站积累越多类似YouTube上的高质量内容,就越难以被替代。

就像知乎哪怕后面各种问题,依然是匹瘦死的骆驼,前期积累的内容足够把后来者挡在外面。

B站没必要去追求抖音的流量,短时间内可能也还追赶不上。相反,它应该走稳一些,保证平台态势的前提下,创作者都能留下、新用户都能沉淀,慢慢吃到那张4亿用户增长的饼,走向那端“最好”的想象。

时间会给足够的奖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