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被误解、被“妖魔化”的电子烟,真的“有害”吗?

被误解、被“妖魔化”的电子烟,真的“有害”吗?

 

3月22日,为进一步加强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的监管,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同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原有条例附则中增加一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这意味着,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电子烟的监管力度。

被误解、被“妖魔化”的电子烟,真的“有害”吗?

 

事实上,监管之所以关注电子烟行业的最根本原因是,市面上流通的各类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质量控制等方面标准不一,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监管意见一经出台,关于电子烟的讨论空前多了起来。但其中的多数讨论绕过了监管本身关注的行业规范等问题,进而发展成为“电子烟有害”,“电子烟需要被禁止”的论断。

从第一支电子烟问世起,短短十余年,电子烟已经是快速增长的全球性产业。2016年,《时代周刊》甚至曾把电子烟评价为25大最佳发明。

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因为一些行业乱象与大众媒体误导,消费者对电子烟的偏见越来越深,关于电子烟的真相也离他们越来越远。

电子烟“偏见”

大众对电子烟的偏见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电子烟会让更多非烟民吸烟;电子烟不能帮助戒烟;电子烟比香烟更有害。

大众媒体加剧了这种“偏见”的传播。不同的媒体对电子烟产生不同的担忧,在电子烟兴起后,有媒体的报道历数种种电子烟的危害,甚至宣称“电子烟比香烟致癌率高几倍”;另外一些声音则表示,电子烟中的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因此存在“门户效应”:吸引一部分本来不吸烟的人,因接触电子烟而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最终成为传统卷烟的使用者。在一次次的“虚假”报道影响下,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开始从政策上一刀切禁止电子烟。

但这些声音通常都最终被证实缺乏科学实验与数据的支撑。2020年8月18日,福布斯媒体集团主席、《福布斯》总编辑Steve Forbes(史蒂夫·福布斯)在其最新一期的视频节目《What’s Ahead 》中指出,“反对电子烟的运动建立在大量错误信息和彻头彻尾的谎言之上”。

被误解、被“妖魔化”的电子烟,真的“有害”吗?

 

关于电子烟的争论从未停止,究竟什么才是真相?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要想弄清这个问题答案,就需要先简单了解电子烟的构造及原理。电子烟通常分为两个大部分:电子雾化器和含尼古丁、丙二醇、丙三醇的液体(烟油)。电子烟的原理,就是将烟油雾化形成烟雾。

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电子烟专题报告中,电子烟的官方定义是“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因不含烟草和焦油,也不会带来香烟燃烧时的有害物质,世卫组织将其与传统卷烟区分开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以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为基础进行排序,传统香烟>IQOS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有害度排名最后的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雾化电子烟。

也就是说,单纯从成分结构来看,电子烟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小于香烟;其次,电子烟因不含烟草成分,所以不会产生焦油,而焦油才是导致烟民肺癌的元凶。

这也就破解了消费者最为关心的一大“谣言”——电子烟的成分及其雾化环节,决定了它比传统香烟显著减害。

关于电子烟的真相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传统烟草的替代品,电子烟到底是一个改善公共健康的机遇,还是暗藏的威胁?应该对它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通过权威卫生组织和媒体以往报道,我们可以窥探出关于电子烟的几大真相。

第一,电子烟不会让更多非烟民吸烟。

针对电子烟是否是非烟民的第一口烟”的讨论,中英两国相继证实了电子烟不会让更多非烟民吸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在《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证明,中国96%以上的电子烟用户均为烟瘾大、想戒烟、了解吸烟危害的老烟民。

被误解、被“妖魔化”的电子烟,真的“有害”吗?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在《柳叶刀》上的一篇论文证明,非烟民使用电子烟占比不足4%。

根据英国卫生部数据,当前的大多数电子烟用户是前吸烟者或当前吸烟者。从未吸烟的年轻人中只有0.8%至1.3%是电子烟用户。

第二,电子烟能够有效帮助戒烟。

以戒烟作为主要目的之一诞生的电子烟,成功率有多高?在利弊权衡之后,是否值得一试?

被误解、被“妖魔化”的电子烟,真的“有害”吗?

 

《瘾》发表的研究称,在英国,每年有超5万烟民在电子烟的帮助下戒烟。

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两位行为科学家主导了一个为期4周的小型实验。招募26名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烟民,把他们分成四组:一组强制戒烟,一组用尼古丁贴片辅助戒烟,一组吸电子烟,最后一组作为对照组继续抽传统卷烟。

4周后,强制戒烟组的7人中,有两名成功戒烟;尼古丁贴片组一共有8人,其中7名戒掉了卷烟;电子烟组的戒烟成绩和尼古丁贴片组一样。

这意味着,对于想要戒烟的烟民来说,相比强制戒烟,电子烟显然可以更有效。2018年11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也向大众表露了自己的态度。它推荐已经有烟瘾的人改换电子烟,而且尝试戒烟。

第三,电子烟比传统香烟减害

BBC纪录片《电子烟:奇迹还是威胁》中展示了传统烟草和电子烟的烟雾分析结果:传统卷烟燃烧时产生约6000种化合物,其中大概100种是有害或可能有害的,而用同样的方法扫描电子烟的烟雾,各种化合物浓度都急剧减少。

该纪录片表示,虽然还不能说电子烟绝对安全,但它比传统卷烟安全95%左右。

纪录片中的另一个实验以以呼吸系统的活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接触卷烟烟雾、和电子烟烟雾。结果显示,传统卷烟的破坏力是毁灭性的,细胞在烟雾攻势下只有6%的存活率。

而电子烟的实验结果让人意外:培养皿中尚有53%的细胞存活。

正视电子烟真相的英国政府因此认为,完全从卷烟改吸电子烟的烟民在健康得到显著改善,电子烟可以在政府实现无烟一代的控烟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极大缓解医疗财政压力。

根据前不久发布的《英国公共卫生部2021证据更新》,电子烟产品是2020年英国尝试戒烟者最常用的辅助手段,每年有5-7万人通过电子烟戒烟。

电子烟需要被理性对待

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电子烟有害论的认知来自信息接受的“幸存者偏差”。在电子烟行业内,从源头的选材合规再到出厂前的安全性检测,整个链条都应该经过严格的把关。

很多未经检测、使用不合规添加剂的电子烟品牌流入市场,才造成了一系列乱象,给消费者留下电子烟有害的现象。用一位从业者的话来讲,这就好像“毒奶粉”现象,“有的奶粉被检测出有毒,但不意味着整个行业应该被误解。”

英国政府一直以来对电子烟的支持态度,是为电子烟正名的最好例证。

被误解、被“妖魔化”的电子烟,真的“有害”吗?

 

为了帮助更多烟民戒烟,英国将电子烟商铺引入了医院。

英国支持电子烟,鼓励传统烟民向电子烟转化。目前,英国有900万烟民,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电子烟使用者。英国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烟监管体系,并对尼古丁含量进行严格管控。自2016年以来,英国一直遵循欧盟的烟草制品规定。该规定对广告宣传进行了限制,并严格限定了电子烟液中尼古丁浓度最高上限为20mg/mL。

作为最先明确官方支持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的国家,英国不仅一直致力于电子烟的科学研究,还将其作为控烟的关键手段,鼓励烟民改用电子烟。

而这样做也已经得到初步的效果:2019年,全球烟草业监管机构 STOP 报告将英国列为控烟最佳行动国;今年的报告显示,英国成人吸烟率在2020年继续下降,政府的控烟措施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可见,有了清晰的监管方法,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产品质量低下等乱象。英国对待电子烟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学习:对电子烟持续污名化实际上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能正视电子烟,也就会间接导致更多人死于香烟,进而失去改善公共卫生的机会。

电子烟在中国是一个合法的产业,企业依法设立、经营及纳税,受到法律保护。但由于监管缺位,这个行业滋生出一些不合规的事情,也让群众将这个新鲜事物视为洪水猛兽。但如今,监管的到来即将解决这些乱象,也将让中国的电子烟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和想要尝试电子烟的“传统烟民”而言,要做的则是远离偏见,对电子烟建立科学、系统的认知。(文| 李亚)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