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从夹缝逆袭到业务升级,哈啰背后的商业进化逻辑

2016年共享单车投资热,随后爆发激烈的价格战,现在已硝烟散尽,两个头部玩家ofo和摩拜各有归属,从“彩虹大战”逆袭的哈啰不断拓展业务边界,让人不甚唏嘘。最近两则新闻再次让哈啰出行成为行业焦点,为行业平添了不少涟漪。

一则是,外媒报道,哈啰出行计划将在美秘密递交IPO申请。知情人士称,哈啰出行近期提交上市申请,多家国际知名头部银行为其提供顾问服务。

另一则是,哈啰出行入局家用两轮电动车领域,发布了行业首创VVSMART超连网车机系统和新款两轮电动车产品,并宣发打造线下体验售后和线上下单一体化的零售模式。

一个是哈啰出行海外上市的重磅财经消息,涉及资金规模可达上百亿人民币;另一个是,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哈啰希望以软件定义硬件,重新定义两轮电动车,推动产品、技术乃至商业模式的革新。

我更关心,这两件事,将对两轮、出行乃至在线生活市场的格局产生怎样影响。

 

【从两轮到四轮,哈啰不断以逆袭者攻城略地】

在科技圈里,成功的企业固然值得尊重,但那些逆境中逆袭的企业更令人佩服。小米曾陷入低谷,2017年凭借全面屏逆袭,抢滩高端机市场,在海外和IOT领域也风生水起。而哈啰单车在过去几年间,同样也实现从两轮到四轮,从出行到本地生活的不断探索。

在共享单车领域,哈啰后发而先至,在夹缝中成功逆袭。2016年底,哈啰单车在宁波首次上线时,ofo和摩拜两家单车都刚刚拿到巨额融资,在全国一线城市开打围剿战,疯狂攻城略地。此时,哈啰出行却在二三线城市悄然布局,避开两家对手,在下沉市场进行业务扩张。

待到2018年初,ofo深陷资金链断裂传闻,摩拜单车卖身美团,而滴滴也推出自营品牌青桔单车。在强手如林中,后发的哈啰已经成为三足鼎立中的后来居上者。更可贵的是,当其他单车沦为大佬的附属时,共享单车业务仍是哈啰单车扎实的业务底盘。

2018年9月,“哈啰单车”品牌升级为“哈啰出行”,实现从点到面的业务边界的扩张。发展至今,哈啰出行App总注册用户数现已达数亿,共享两轮业务覆盖超460城(含县级市),哈啰顺风车平台认证车主逾千万人,覆盖全国超300城。同时,通过2年多的时间实现嘀嗒6年的成绩,哈啰从单车逆袭者,又一次以后来者的身份在出行市场实现逆袭。

哈啰电动车新系统和产品的发布,秀出了哈啰综合技术实力的肌肉,也透露出新领域逆袭的方向——家用两轮电动车。

比如,拥有出行大数据的哈啰,可以分析市场全景需求,“反向定制”造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车,并与哈啰出行现有的共享服务、换电业务一同构建两轮出行生态闭环。哈啰首创的“超连网车机系统”的诞生,为两轮电动车打造的智慧出行方案,也标志哈啰已经掌握全链路关键技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其实,早在2020年12月,哈啰电动车就已经在安徽、江西、广东等多地招商,线下累计开店超过千家。按照常规思维,共享单车业务的升级,应该是共享电动车,车都卖给了用户,还怎么分享?卖车市场会挤占共享市场的蛋糕?很多人会觉得,”送牛奶“升级到”卖奶牛“,这个跨度是不是太大?

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其实,哈啰发力电动车零售,其意不止于零售。

 

首先,家用电动车是个高频使用的产品,用户每天都会打开它。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APP实现包括维修、保险、换电、配件购买等一站式服务,更长的使用时长、更高的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将和哈啰现有业务形成更好的交互质量。哈啰试图在电动车产品智能化层面进行突破,链接本地生活场景也将更有想象空间。

其次,哈啰首创互联网+门店模式,能够提供多种赋能方案帮助电动车行业门店更好地卖车。从模式上看,不同于传统的线下零售,也不同于网络购物,而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O2O模式,这对于需要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的电动车,无疑是最优购买模式。消费者不但获得了线上的高性价比产品,省去了安装调试步骤,在售后方面更是高枕无忧。

这不仅是一个多渠道的两轮电动车售卖网络,同时也能撬动两轮电动车后服务市场,线上线下俨然一张大网。未来哈啰还会在哪些领域逆袭?这个结果不难猜,在线生活的庞大市场,拥有巨大的空间。

【从出行到本地生活,探索更多可能 】

出行属于“吃穿住行”中的“行",而基于“出行优势”的普惠生活平台,无疑是哈啰再次逆袭的最好切入点,从两轮、四轮,迭代和延伸至本地生活服务,正是哈啰未来业务探索的最优路线。事实上,2020年哈啰陆续上线了同城物流、到店团购业务,同时内测酒店业务,验证了哈啰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探索方向。

在搜狗任职那些年,亲身参与并见证了搜狗凭借三级火箭改变了搜索格局。其实,哈啰的业务拓展过程也是三级火箭——共享单车是底座,出行业务是二级火箭,本地生活是三级火箭,每一级火箭把哈啰带到更广阔的赛道。

本地生活在线化才刚刚开始。单从规模上看,社会服务业几十万亿的蛋糕,但线上比例还很低,这个市场是个庞大的蓝海市场,有望创造出巨大的服务类交易平台。跟实物电商相反,服务电商的核心是供给端,B端供给数量海量,哈啰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去开拓。

在线服务的成长空间也很大。科技改变生活的趋势不可阻挡,在线服务中,优势供给具有很强的稀缺性,线上化、工业化、标准化、批量化是核心门槛,但行业改造空间还很大。从整体行业看,生活服务类中小商户众多,除了头部商户外,腰部和尾部商户的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哈啰曾在共享单车领域的二三线市场,实现成功逆袭,在线服务业有同样的机会。

为什么哈啰能够一次次的逆袭?

首先,哈啰是能力全面型的选手,我相信,这是未来独角兽企业的入门门槛。门户、搜索,互联网企业是内容的搬运工,电脑网络技术就够用;电子商务、O2O、在线支付,需要搭建物流、支付平台,甚至需要接驳线下资源;至于智能手机、IOT则需要软硬件技术通吃、甚至在人工智能有深厚的积淀。

 

共享单车,虽然单笔收入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单车制造涉及工业设计,单车管理维护需要大量线下运营团队;稳定的移动APP,需要扎实的移动开发能力;此外,人脸识别,在线支付以及出行大数据挖掘,都需要深厚的人工智能技术功底。从产品设计到线下运营,从硬件搭建到软件算法,每一项都不能有短板。哈啰在单车和出行领域的逆袭离不开基础能力的积累

从单车到出行,进而进军万亿本地生活市场的哈啰,曾经有过多次的成功逆袭的战绩,兼具技术、产品、运营和研发实力,这样选手登陆资本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结束语】

共享单车也好,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也罢,包括共享充电宝、共享空间等在内,本质上是一门正经的生意。也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更低碳、环保。严肃说,这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既然是生意,不是做公益,经济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情怀的归情怀。不敢说带节奏,非要搅合在一起,就是捣糨糊。

脚踏实地的企业,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区分“共享业务”和“租车业务”沽名钓誉,他们只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梳理不同场景的各种需求,用技术解决每一个难题,用务实的价格策略实现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市场才是最好的裁判,定价高低是否合理,市场会给出最后的答案。

站在在线服务的产业高度,共享单车只是一块细分市场,单车之外是出行,出行之外是在线生活。市场最初的进入者,未必是最后的赢家。只要积累足够多的用户,共享单车也好,单车零售也罢,在线生活服务市场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2020年热门关键词中有“最美逆行者”,就是明知有危险也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在产业界,我认为更需要哈啰、小米这样的逆袭者。哈啰们,大胆往前走!

雄观,资深新经济观察家、知名意见领袖,国内首个严肃科技脱口秀“雄辩”主讲人、十大科技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蓝港等著名互联网公司负责相关营销工作,参与5次IPO,横跨行业主要领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热点快评,发布于微信、微博、头条、百度,各大门户及科技博客、媒体社群、短视频等30+全部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最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FT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