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熔财经
作者|徐石磊
4月29日,广汽集团发布2021年一季度财报报告。
综合一季度财报和2020年业绩报告来看,过去的一年,尽管受到疫情和行业下行的影响,但是广汽集团的整体表现强劲,远超行业预期。
可在这份优异的成绩背后,广汽集团却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自主品牌销量连年下滑、过度依赖合资业务以及造车新势力倒逼下的转型升级......
无不堵在广汽集团的心头。
广汽集团的“不开心”,财报向好,但自主能力受到市场质疑
根据2021年一季度广汽集团的财报显示,集团一季度总营收158.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47.60%的增长;净利润为23.66亿元,同比增长1896.65%。
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一季度由于疫情的影响产生的基数较低,所以此次季报才会呈现出如此惊人的涨势。而3月25日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报告,其实更具参考价值。
2020年广汽集团的财报显示,集团总营收631.57亿元,同比增加5.78%;归母净利润为59.66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85%。
从具体业务来看,旗下合资品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表现均好于业界同期水平。广汽本田销量为80.58万辆,同比增长2.65%,营业收入1184.27亿元,同比增长12%;广汽丰田则售出76.50万辆,同比增长12.17%,营业收入1107.58亿元,同比增幅为13%。其中雅阁、凯美瑞等车型贡献明显,在中高端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自主品牌及其他合资业务却全面下滑,广汽三菱、广汽菲克的状况最为严重,分别同比下降45.65%、45.7%,总销售量仅为35.40万辆,同比下降7.95%。
所以总体来看,广汽集团的表面风光仅仅是依靠“两田”的合资业务支撑。自主业务和其他合资业务表现疲软,品牌自主能力备受市场质疑。
为什么广汽集团除了“两田”合资业务外,其他业务的表现会如此让人揪心?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广汽三菱和广汽传祺就能明白其中的缘由。
广汽三菱:主打SUV市场,但车型匮乏、技术落后。
在车型布局上,广汽三菱燃油车只有三款产品,分别是欧蓝德、劲炫ASX、奕歌,其中欧蓝德为主打车型,整体定价在10-20万之间。在配置方面,现在的欧蓝德和劲炫ASX依然使用着多年前的技术:三菱4J和4A系列发动机。即便拥有CVT变速箱,也难以吸引消费者的青睐。其他车型指望走量就更不可能。
至于广汽传祺,他和吉利等国产品牌拥有相同定位布局:轿车、SUV、MPV三大领域共同发展。但是广汽传祺的整体销量过度依赖SUV,而SUV领域又过度依赖单一产品。
曾经广汽传祺最鼎盛的时期,GS4是他的门面。41个月,累计销售100万辆的佳绩,使它成为最快达成百万辆销量的自主品牌SUV车型。可随后的“断轴门”以及故障频发的双离合变速箱,让广汽传祺的口碑大打折扣,即便后来推出二代车型也没有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所以,车型布局匮乏、技术落后、质量堪忧等一系列问题让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和其他合资业务与消费者的距离愈发遥远,整个市场对于他的品牌自主能力充满了质疑。
与蔚来的三年“婚约”,折戟新能源转型
燃油车领域发展受阻,广汽集团如果想要找回曾经的自己,只有谋求新能源转型。
2017年,面对互联网造车的强劲势头,广汽集团选择与蔚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合作。次年4月10日,广汽蔚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元,由蔚来、广汽集团、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和广汽新能源各持有22.5%股权,其余10%的股权则由广州开创共进投资合伙企业持有。
成立之初,业界对这种“传统车企+互联网造车”的模式充满了期待。广汽集团负责整车的生产、研发,蔚来则提供智能网联技术和能源支持体系,双方以合创的方式共同助力合资品牌的成长
2019年12月27日,广汽蔚来以“HYCAN合创”之名发布首款新车007。
但处处都透着蔚来影子的合创007,并没有获得大众的认可,全年销量不足千台,令所有人都对他失去了信心。
为什么合创007会如此的失败?
按理说,有着广汽集团的生产能力、蔚来的智能网联化技术,合创007应该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毕竟在2020年,无论是蔚来还是广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认可。可合创007的销量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熔财经”粗略分析如下:
首先,合创007的定位定价出现了严重问题。
合创007补贴后售价在26万~40万之间,与广汽埃安LX和蔚来ES6高度重合。消费者如果想要长续航和性价比完全可以去购买广汽埃安LX,如果冲着蔚来的智能网联化,那他自然会首选蔚来ES6。而合创007夹在中间不上不下,他既没有蔚来ES6智能也没有广汽埃安LX有性价比,所以很难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与此同时,特斯拉的model 3也实现了国内量产,34万的售价更是对整个行业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除此之外,从广汽蔚来自己发生的乌龙营销看,我们能知道他们还输在市场营销上。
2020年10月,广汽蔚来第一次发生乌龙营销事件。广汽蔚来CEO廖兵通过微博表示:“广汽蔚来将与所有使用宁德时代811电池的汽车厂商共同承诺,若电池起火整车全赔。”而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五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先生还在拍胸脯说:宁德时代811电池可做到“不起火,不冒烟”。此举无异于狠狠地抽了合作伙伴一个耳光,出面道歉是小,可自此大众对广汽蔚来的品牌形象划上了大大的问号。
然而,闹剧并没有就此结束。
2020年最后一天,广汽蔚来的品牌形象彻底丢失。
为了博取大众眼球,广汽蔚来可谓煞费苦心。这一天,他紧随特斯拉的国际潮流,打出了“中国首家接受比特币支付的汽车企业”的口号。可在博眼球的背后,却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无视。因为比特币不属于中国法定货币,不可作为支付方式。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品牌形象就是安全可靠。广汽蔚来此次无视法规的宣传手段,让很多的消费者认识到了他,但也自此疏远了他。
广汽集团和蔚来都救不了广汽蔚来
当广汽蔚来出现营销危机后,无论广汽集团还是蔚来都没有对他伸出援手。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帮他,只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广汽集团新能源品牌埃安虽然在2020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AION S的销量在2020年的前十个月位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AION S多次发生自燃、涉嫌续航里程虚标等问题,让广汽新能源业务深陷舆论压力。此时的广汽集团自己的麻烦都处理不过来,更不要说去帮广汽蔚来分担了。
其次对于蔚来而言,广汽蔚来的意义更多的是通过低价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输蔚来的品牌理念。对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他,口碑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广汽蔚来四处“撞壁”的营销方式,是蔚来无法接受的。所以蔚来果断与广汽蔚来之间划清了界限。
随后不久,蔚来淡出了广汽蔚来。
根据2021年2月广汽蔚来对外公布的最新增资扩股信息来看,此轮融资共获得资金24.05亿元,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9.23亿元,占股68.55%成为最大股东;广汽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增资约4.82亿元,总持股比例达到25%。而蔚来没有跟进,所持股份被大幅稀释。
此外,广汽蔚来的工商信息也发生了巨大变动。企业的法人由李斌变更为李志红且公司也更名为合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自此广汽集团与蔚来的“婚约”走向了消亡。
可广汽集团的“不开心”仍在,他依然在迷茫地探索着未来。
华为的出现,就能缓解广汽集团的“不开心”?
2021年4月17日,北汽极狐阿尔法S正式发布。作为首款搭载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型,其包含了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以及激光雷达、AR HUD在内的三十余个智能化部件,能够实现Level 4级别的自动驾驶。
眼前的华为是不造车的,但透过极狐他在向业界传递着一个声音,他要做汽车界的Tire 1。通过自己的技术赋能车企,帮助像北汽、广汽之类传统车企,实现电动化、智能网联化转型,打消了传统车企沦为代工厂的顾虑。
4月19日,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与华为合作研发的车辆将于2024年投产,该车型将按照全新电子电器架构设计,面向无人驾驶量产化。
为什么华为可以缓解广汽集团“不开心”?
经历过广汽蔚来的失败后,广汽集团的内心多少有些阴影,毕竟那段时间里不仅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没发展好,合资企业也由于缺乏管理最终不了了之。所以广汽集团重新把重心放到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上,与华为合作共同研发,从生产到销售全程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避免曾经的悲剧再次发生。
除此之外,与华为的合作还可以让广汽集团收获更多。
广汽集团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其实并不止生产一辆可以自动驾驶的汽车,而是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融合,最终广汽集团可以借助华为的鸿蒙生态平台,在万物互联网的时代下,走近消费者的身边。
简言之,华为拥有互联网思维下的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广汽集团缩短研发周期,缩短与互联网造车企业间的时间差。同时,华为的品牌认知度和庞大销售网络,可以为广汽集团的产品背书,从而进一步提升销量。此外通过HMS平台,广汽集团还可快速感知消费者,加速产品的优化和新品研发。
虽然有着种种利好,但并不意味着广汽集团可以高枕无忧。
为什么“不开心”只是缓解而没有消除?“熔财经”认为有2点。
首先是价格,对于互联网世界来说,没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周期的。眼下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熟,成本价格很难下压,如果智能网联化导致价格偏高,那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次,如果说华为在三电上的积累无法让广汽集团100%信任,广汽集团还有自己的电动化技术可以与之互补。那么数据上的运营和掌控,广汽集团应该如何应对?毕竟互联网汽车的核心优势在于未来生存能力取决于如何围绕用户的使用习惯推出人、车、生活相融合的服务。到最后华为会放出多少数据与广汽集团共享,广汽集团又能掌控多少数据都是值得深思的。
而更深层的隐忧其实来自华为的不确定性。
眼下,华为在失去了手机等主要营收业务后,资金吃紧,难以入局造车。可如果华为拥有充足资金后,他是否会加入造车行业?
就造车的技术实力和营销能力而言,美团的王兴都觉得华为是可以与特斯拉旗鼓相当的对手。就商业模式而言,何小鹏也曾说过只有软硬结合才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互联网汽车最好的选择。
或许不久后的某一天,华为汽车会如同手机、电视等业务一样,在多次辟谣后反倒成为行业翘楚。
可未来华为一旦入局,在数据资源上的分配是否会出现变动?业务的重心是否会向自家品牌偏移?这些问题都需要广汽集团深思熟虑。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广汽集团身上,现在的他可以“不开心”但绝不能着急,因为眼前最重要的其实是想办法打造出一套更加合理的自主品牌结构,实现自主品牌的稳定增长。
至于新能源转型最终如何,只能交由时间来作答。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熔财经:城市商业新媒体,区域经济链接者,产业趋势发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