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观察

净利暴跌99%、市值腰斩!永辉超市被“社区团购”第一个打趴?

近年来,社区团购与生鲜电商的崛起,以低价便捷的优势重新瓜分了行业内的用户,而原本老牌的商超一边背负传统超市的重资产压力,一边又疲于布局线上电商,许多巨头超市面临巨大的挑战,哪怕是昔日被看好的永辉超市。

最凸显其巨变的是,在2020年的4月,永辉超市股价高达11.05元,市值超过千亿,成为国内第1个市值高达千亿的商超企业。然而,现如今,其股价已经下探到5.48元,市值只有521亿元,相比一年前的千亿市值,跌去了50%。

股价几乎腰斩,然而永辉的至暗时刻可能还没到来,负面影响还在持续作用。

亲兄弟亦“分家”

永辉超市于1995年诞生,在张家兄弟俩协作下发展,度过了一个黄金时期。

虽然在本土超市里,永辉的规模不如华润万家和大润发,但市场认可度却是最高的,甚至被认为是"中国沃尔玛"。

在张轩松和张轩宁两兄弟的不懈努力下,永辉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超市,走上了不同于其他商超的差异化发展之路,率先打出生鲜超市概念,与此同时,还采用合伙人制度,将所有员工和公司绑定在一起,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企业的主人。

这些理念在当时都十分的新颖,也让永辉超市一飞冲天,突破巨头超市的封锁,业绩不断提升,自2010年上市后,依然保持迅猛发展速度,2013年永辉全年营收高达300亿,2017年永辉市值突破700亿,2020年更是直接突破了千亿。

2018年,因为经营理念不合,张轩松和张轩宁兄弟俩,突然对外宣布他们要分家。

关于分家的原因,当时的分析报道很多,大概是哥哥张轩宁认为,餐饮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应当将永辉发展重点集中到餐饮业,然而弟弟张轩松却认为,及时布局"送货到家"更符合当下市场需要。

两人为此争吵不休,而当时的永辉旗也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永辉云超、永辉云创、永辉云金以及永辉云商。

分家后,哥哥张轩宁带走了永辉云创和永辉小店,弟弟保留永辉传统业务,更是釜底抽薪,转身推出了永辉卖菜APP以及永辉MINI。

永辉业务被两人拆分,在物流、仓储和管理方面各自分立,既增加了彼此管理成本,也让永辉陷入内斗,为后来股价的暴跌埋下了伏笔。

新老业务“青黄不接”

回头看永辉的2021年前三个月,只能用"惨"字来形容:去年一季度明明还赚15.68亿元,结果一年过去后,利润只剩个零头,仅为2332万元。

具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永辉超市的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其中第一、二季度的营收分别为292.57亿元、212.59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5.68亿元、2.86亿元。

不过进入2020年下半年,永辉超市的业绩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其中第三季度归属净利润1.75亿元,第四季度更是直接亏损2.34亿元,拖累了上市公司的全年业绩。

更糟糕的是,永辉超市业绩下滑趋势在今年一季度进一步扩大。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永辉超市实现营收263.34亿元,同比下降9.99%;归属净利润2332万元,同比大跌98.51%。

业绩的下滑对应的是业务的萎靡不振。

2017年,对标盒马鲜生的超级物种在推出时曾被寄予厚望,主打"高端超市+生鲜餐饮+O2O"混合模式,但时间仅过去三年,超级物种就接连被曝出闭店消息。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生鲜电商的存在,生鲜超市的黄金年代可能早已结束,并且大超培育期较长,对于业绩的刺激,可能仍需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之后,2019年,永辉又推出了小店业务——对准社区生鲜的永辉mini店,并希望未来可以开出1000家门店。然而,在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热火朝天抢市场同时,永辉的mini店业务则在持续收缩,门店规模已经从截至2020年上半年的458家,持续下降至截至2021年的70家,平均以每个月43家的速度闭店。如果继续下去,mini店在2021年可能会被彻底放弃。

在财报会议上,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致歉并表示,公司的管理没做好,导致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一季度业绩不理想。同时展望道,面对激烈的竞争,永辉超市未来将继续聚焦零售主业,做好线上线下融合,"希望市场给一点时间"。

永辉云创曾被视为永辉超市发展的第二曲线,涵盖着永辉超市除了商超业务之外的所有新业务(超级物种、永辉生活、mini店)探索。三年的时间里,张轩宁的永辉云创连续亏损近10亿元,永辉超市为创新摸索付出了惨痛代价。

永辉超市内部对于永辉云创的态度也有多次变化,永辉超市2019年将永辉云创剥离,张轩宁成为永辉云创第一大股东。兄弟分家不久后,张轩松2020年8月又回头从张轩宁手里买回20%股权,并重新将永辉云创并表。

生鲜赛道太过拥挤

永辉一季度的业绩下滑并非个案,家家悦也出现了类似问题,这个"山东小永辉"2021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27.22%,并在4月30日同样一度跌停,最终收跌9.96%。

一时间,两大生鲜超市连锁头部企业成了"难兄难弟"。而他们的一个共通之处恰在于,生鲜均占有较大业务比重。

根据财报披露,永辉超市2020年生鲜及加工产品占主营收入比重为47.8%,家家悦2020年生鲜产品占主营收入比重达到48.1%,二者比重几乎持平,并且由于种种原因,永辉、家家悦生鲜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分别有10.94%、10.89%的大幅增加。

而生鲜品类,正是去年三季度以来,随着巨头下场后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日常家庭餐桌的鲜活水产、蔬菜瓜果、禽蛋奶等生鲜产品,成为巨头们"社区团购"业务的重点补贴品类,在初期为了抢占市场,巨头们通常豪横地以极低的毛利,甚至负毛利进行竞争。

同时,生鲜电商又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赛道,冷链物流的高成本、品控难保证等难点,也让生鲜成为门槛最高的品类之一,实现盈利的项目寥寥无几。

根据此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95%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而生鲜电商这个赛道的竞争还未止戈,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兴盛优选在2021年的GMV目标分别是2000亿、1500亿和1000亿、800亿。

没有千亿补贴,也承受不了负毛利的影响,本就经营状况不佳的永辉超市只好将自己的用户拱手相让。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永辉超市七个大区的营业收入均在下降,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09%。此外,七个大区的毛利率也同比减少3.48%-4.31%不等。

回顾永辉超市的发展史,从"农改超"起家,曾凭借生鲜打下一片江山,从福建福州走向全国。如今,生鲜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的"百亿补贴"下,求"新"的永辉超市新业态屡次受挫,超级物种和mini店的全面溃败、线下商超门店遭遇瓶颈。

现在来看,永辉超市想要重回昔日辉煌,或许有些难了。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